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22817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及试题库.doc(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学基础绪论一、何为教育学 总之,教育学是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它不同于教育方 针、政策,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1.何谓“教育”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培育和规范人的发展,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和变革的。2.教育学研究的切入点与任务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 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去揭示教育的

2、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客观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从研究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说: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注重探讨教育的价值 教育不仅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也是一种有着价值取向的活动。人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掌握规律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动的作出多样化的价值选择,主体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故事辩证统一的关系。重视探讨教育的艺术 教育也可以具有艺术性。艺术讲究:个性与众不同创新前所未有 教育者要努力形

3、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受教育者需要在富有艺术氛围的教育活动中成长。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区别与联系教育学教育方针政策形成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的学科。由从事教育工作或研究教育的个人提出,反映个人观点。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制定出来的教育工作准则。由国家权力机关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体现国家意志。作用没有法律上的效力,可供讨论和选择。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必须遵照执行。联系教育学研究为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教育学同教育经验汇编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学不是教育经验的简单汇编,而是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将教育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的指

4、导教育实践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教育规律提高工作效率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取向了解教育艺术形成教育风格三、如何学习教育学1.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框架2.理论联系实际联系自己的受教育经历进行反思;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思索;联系教育改革、社会热点进行批判。3.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一些零散、片断、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等,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和作品中。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荀子、韩愈、朱熹、颜元等代表作:论语、学记、劝学、师说、语录等学

5、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1.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等 理想国、论演说家的培养等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比学记晚三百来年。(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这时的教育研究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开始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学问题,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终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康德、赫尔巴特、裴斯塔洛齐等代表著:大教学论、教育漫话、爱弥尔、康德普通教育学、林哈德与葛笃德等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

6、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时间代表人物著作或事件1861斯宾塞教育论1901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1908拉伊实验教育学191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39凯洛夫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 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56布卢姆制订教育目标分类系统1963布鲁纳教育过程、发现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1975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他强调教学应走在学 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1972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1806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通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7、它标志 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定义: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社会性、目的性【根本区别】)人类教育活动动物活动产生社会生活需要,生产劳动本能方式经验的传递与共享条件反射,简单模仿目的性有目的无目的广义和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门组织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

8、动地学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教育的质的特点: 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 激励和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教育的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启发、激励、引导和规范上。教育者是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和有着独立个性的个体的统一。 受教育者。凡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都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 教育内容。是教育

9、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概括起来,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及综合实践等几个方面。 教育活动方式 。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现代教育特点: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加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三)未来教育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统一;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教育特点:1.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2.学校出现

10、并发展;3.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小结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教育既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又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定义:*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儿童 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分为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特点: 未完成性。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表现为人的非特定化、儿童的未成熟状态、人的不完善性等。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

11、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能动性。人的发展的能动性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界及动物的发展变化最重要的不同,能动的自我塑造是人的教育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顺序性。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不平衡性。人的发展不总是匀速渐进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速率,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的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阶段性。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

12、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有效促进个性发展。 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 整体性。人的整体发展总是呈现出其各个方面相对独立发展时所不具有的一些性质和功能,要求教育吧学生看成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行等方面和谐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一)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命机体及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

13、提条件。1.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精神文明。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它是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设置的生活环境,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源泉,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是指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

14、、给定的。环境的给定性表现在环境能给予人的发展的条件是既成的、有限的。人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人对环境条件的能动地选择上,而且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真环境”)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1.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的发展;2. 人可以能动地适应、选择、改造环境为自己和后代的发展服务;3. 二者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三)个体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是指人在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并表现出来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一种能力。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意义)1.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4.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引领和组织学生的主体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其自我设计、自我建构,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与个性的发展。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它是一种专门化、制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