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716516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管理)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一,工厂化育苗的含义工厂化农业是世界农业继原始的采集业进入现代种植业之后,具有华时代意义的农业革命.这是人类适应环境,利用自然,挖掘资源,满足物质需要的高科技行为.工厂化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环境控制技术,现代新材料不断创新和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荷兰,以色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工厂化农业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出最佳的人工栽培环境,从而打破了水,土,季节等环境限制,大幅度提高了园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工厂化农业定义为:利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在可控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集成

2、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是近年来园艺中出现的新概念,就是在人工建造的设施(光,温,水,气可控制)内,进行园林植物育苗(成批量,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我国于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洲,杭州,沈阳五大城市实施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使我国自行设计的适应不同气候特点的华北型,东北型,东南型,华南型温室首现风采,其中一些新技术及配套设施达到了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可见,工厂化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与高新技术最佳结合的产物.工厂化生产育苗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先进的工业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为花卉育苗,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并按照市场经

3、济原则和人民生活需要进行有计划,有规模,周年生产的科学生产体系,以提高花卉苗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获高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工厂化生产育苗的作用,意义花卉苗木工厂化生产,育苗是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一次革命,是花卉苗木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厂化的目标是提高花卉冒充产品产出率,质量和档次,改善劳动环境,增加种植者和企业收入.2003年中国的花卉出口额是1,5亿美元,仅占世界花卉交易额的1%左右.而花卉种植面积仅是我国1/10的荷兰,花卉进出口创汇额却占世界的70%以上.不容置疑,花卉工厂化生产起了关键作用. 工厂化生产育苗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意义1,迅速扩大园林植物新品种的群体.

4、工厂化生产是环境相对可控的农业生产,打破了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因此可以减轻由于干旱,冰雹,涝灾,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作到周年生产种苗,保证一个新品种引种成功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其群体数量,加速其产业化开发利用。2,推动园林苗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国目前的园林苗木生产大多采用传统露地栽培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出现将会推动园林苗圃在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栽培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和改革。3,创建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明显。 园林花卉苗木的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阳光产业,如以色列创造出每公顷温室每季收获300万枝玫瑰的高产量

5、,江苏省农林学校投资近280万元建成的彩叶苗木种苗生产基地,其工厂化生产设施投资就高达160多万元,每年生产种苗超过300万株,年产值超过350万元。高效的工厂化育苗生产产值可达到大田作物产值的几十甚至几百倍.4,具有良好试验示范和推广辐射作用。 在目前我国园林苗圃生产技术还相对落后的形势下,园林苗圃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出现,对广大苗木生产专业户和普通苗圃提高其生产技术无疑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因此,工厂化育苗具有良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辐射作用。5,环保,节能并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 工厂化育苗所大量采用的日光温室园艺生产使我国北方地区花卉小苗不能生产的冬季变成了生产季节,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同

6、时减少了由于温室加温造成的环境污染. 园林花卉苗木的工厂化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涉及设施,环境,种苗,建材,农业生产资料等许多方面.以日光温室为例,一般设施结构建筑投资每亩需要1,2万元(竹木土墙结构)-10万元(钢架砖墙保温板结构)不等,生产投资每年每亩需要0,5-0,8万元,因此如按现有日光温室700万亩计算,每年生产费用投入可达400亿元以上,由此可带动建材,钢铁,塑料薄膜,肥料,农药,种苗,架材,环境控制设备,小型农业机械,保温材料等行业的发展.三, 工厂化生产育苗的概况园艺作物的工厂化育苗在国际上是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现代农业,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7、19世纪后半期,人们利用玻璃温室进行了植物带叶扦插生根试验,并对植物生根的相关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34年温特(F、W、Went)等人在进行植物生长素促进插穗生根研究的同时,应用喷雾灌水法从生理方面对促进生根进行了研究。1940年以来,有多人先后报道了应用喷雾技术促进插穗生根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灌溉技术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以色列利用廉价的塑料管材大力发展微灌事业、澳大利亚研制出多种微型喷水装置、苏联的雾灌技术也有很大发展。60年代美国康乃尔大学在定时钟和阳光控制器的基础上发明了电子叶控制间歇喷雾装置,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从此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开始进入生产应

8、用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引入了电子叶间隙喷雾装置,对喷雾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并开始报道应用这种新技术,但都是在塑料大棚和温室内进行、没有形成专门为嫩枝扦插育苗的成套设备。1987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出双长悬臂自压水式扫描喷雾装置,可以在全日照条件下进行喷雾扦插育苗。由于采用了新颖实用的旋转扫描喷雾方式和低压半面折射喷头,所以正常喷雾不需要高位水压,而且喷雾均匀,停电时还可启用备用塔进行人工控制,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应用。进入90年代以后,微喷灌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塑料管和塑料型喷头在花卉和农林园艺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利用微喷灌技术解决了幼苗移栽成活难的重大课题,使

9、全光喷雾扦插育苗技术更加完美。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穴盘育苗技术,70年代欧美等国在各种蔬菜,花卉等的育苗方面逐渐进入机械化,科学化的研究,由于温室业的发展,节省劳动力,提高育苗质量和保证供应时间的工厂化育苗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发达国家的种苗业,已成为现代设施园艺产业的龙头。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了组装式镀锌管棚架生产技术,使我国塑料薄膜大棚在结构上出现一次飞跃,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建立了一批温室生产厂家。80年代中期从美国引进了轻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和设备,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辐射推广,给我国花卉,蔬菜育苗带来了重大的改革,采用轻基质穴盘育苗已成为花卉,蔬菜生产现代化的切入点。95

10、期间大型温室引进出现一次高潮,从96-2000年花费大约1亿美元从法国,荷兰,西班牙,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引进全光大型温室,面积达175公顷,特别是北京和上海的几个园区从荷兰,以色列,加拿大引进温室的同时还带来了配套品种和专家。近几年来,在工厂化农业示范园里先后引进了连栋玻璃温室,连栋塑料温室,连栋PC板温室及与之配套的遮阳,内覆盖,水廉降温,滚动苗床,行走式喷水车,补光系统,加光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由此,园艺作物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也已迅速推广开来。但目前工厂化生产育苗也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次性投入大,能耗成本高: 现年引进,仿制,自行研制的大型温室,尤其是引进的温室,多数处于亏损经营状

11、态。亏损原因主要是,建造投资高,能源消耗大,产品质量低,产品价值难以实现。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工厂化农业发达国家,建立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体制和机制。温室内环境控制水平及设备配套能力不够: 如大棚,温室结构简易,设备简陋,难于进行温,光,气,水等环境的综合调节控制。覆盖材料在透光性,防老化,防尘性能方面亦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或虽然硬件装备水平并不低,但生产管理和运行水平远不及国外。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低: 以人均管理温室面积比较,只相当于日本的1/5,西欧的几十分之一。缺乏系列化温室栽培专用品种: 目前温室种植品

12、种大部分是从常规品种中筛选出来的,还少有专用型,系列化特别是国内自己选育的温室栽培品种。四,工厂化生产育苗的特点 为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工厂化生产育苗必须有保护设施,这是工厂化生产的最根本特征。大部分生产活动都在室内进行,配套的保护设施有温室,大棚,高架荫棚等。 一般工厂化生产育苗车间配置有增温降温,补光,自动喷淋设备。生产手段先进,改善了苗木生长发育的条件,苗木的生产受季节的影响小。但温室的光,温,水,气控制系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这些都必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完成,技术含量高,稍有失误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节省能源,容器育苗比重大。目前,工厂化育苗大多采用穴盘育苗(种苗)和纸

13、袋育苗,成品苗的容器栽培也正成为发展方向。培养容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与苗木一起定植的容器,如纸杯、黏土营养杯、营养砖、泥炭容器、纤维质压模容器等;另一类是不能与苗木一起定植入土的容器,如乙烯膜袋或营养杯以及可拆式种植钵、穴苗盘等。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现比较,育苗效率由每平方米100株提高到7001000株。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种苗产量,节省电能2/3以上,显著降低育苗成本。工厂化生产育苗能实现种苗的标准化生产,育苗基质,营养液等采用科学配方,实现肥水管理和环境控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穴盘育苗一次成苗,幼苗根系发达并与基质紧密粘着,定植时不伤根系,易成活,缓苗快,能严格保证种苗质量和供苗时间。工厂

14、化育苗由于采用机械精量播种的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播种出苗率,节省种子用量,其生产的苗木无论在色质、株型、生长势及苗木包装运输,还是在定植等方面,均比露地培育的苗木在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市场竞争力强。五,工厂化育苗的场地,设施,方法1,场地工厂化育苗的场地由播种车间,催芽室,育苗温室及附属用房(包装间,组培室等)组成。播种车间占地面积视育苗数量而定,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主要放置播种流水线,绞拌机及一部分基质,肥料,育苗盘,推车等。催芽室一般15平方米左右,设有加热,增湿和空气交换等自动控制和显示系统,室内温度,光照可调,相对湿度能保持在85%90%范围内,室内的温湿度,照度在误差允许

15、范围内相对一致。另外还有育苗温室。2,设备设施(1)穴盘精量播种设备和生产流水线 为工厂化育苗的重要设备,它包括以每小时40300盘的播种速度完成拌料,育苗基质装盘,刮平,打洞,精量播种,覆盖,噴淋全过程的生产流水线。(2)育苗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主要指育苗过程中的温湿度,照度等的环境控制系统。加温系统:以燃油热风炉为宜,水暖加温往往不利于出苗前后的温度升温控制。育苗床架内可埋设电加热线以保证秧苗根部温度的任意调控。保温系统:温室内设置遮荫保温帘或入冬前加装薄膜保温。降温排湿系统:主要是内外遮阳网,天窗,侧窗,南侧配置大功率排风扇,北侧配置水帘墙。补光系统:通常在苗床上部配置光通量为16000l

16、x,光谱波长550600nm的高压钠灯。控制系统:常由传感器,计算机,电源,监视和控制软件组成。(3)肥,水,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常见的有行走式喷灌系统,滴灌系统,悬垂式喷灌系统。运苗车与育苗床架:运苗车包括穴盘转移车和成苗转移车。育苗床架可选择固定床架和育苗框组合结构或移动式育苗床架。移动式育苗床架可使温室的空间利用率由约70%提高到80%以上。3,方法(流程) 工厂化育苗目前主要是采用穴盘育苗。穴盘育苗是一种采用一次成苗的容器进行种子播种及无土栽培的育苗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工厂化专业育苗采用的最重要的栽培手段,也是蔬菜、花卉苗木生产中的现代产业化技术。(1)穴苗盘的选择 市场上穴盘的种类比较多,且穴盘的种类与播种机的类型又有一定的关系,因而穴盘应尽量选用市场上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