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713782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1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生产对标管理规定(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Q威 信 公 司 第 一 发 电 厂 企 业 标 准 Q/WXDC2XXXXX-2011A生产对标管理规定 2011年8月15日发布 2011年XX月XX日实施威信公司第一发电厂 发 布26前 言本规定是为加强威信公司第一发电厂生产对标体系的管理,根据火电厂对标管理,结合威信公司第一发电厂的具体情况编写的。本规定自发布之日实施。本规定由威信公司第一发电厂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本规定主要起草人:蒋敬文审核人:韩继军批准人:本规定于2011年8月15日首次发布。生产对标管理规定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威信公司第一发电厂(以下简称我厂)生产指标对标体系的管理、检查与考核。2. 规范性引用文件火电

2、厂对标管理3. 术语与分类3.1 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是指企业持续不断地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与最强的竞争对手或那些被公认为是行业领袖的企业的产品、服务及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简单地说,对标管理就是企业找到一个或几个学习的榜样作为目标,这些榜样在业务流程、制造流程、设备、产品和服务方面说取得的成就,就是企业学习和赶超的标杆。3.2 归口管理部门:本规定所指的归口部门是生产技术部。3.3 协助管理部门:本规定所指的协助管理部门是我厂其他各生产部门。4. 管理职能4.1 组织机构4.1.1 生产指标对标管理领导小组4.1.1.1 组长:生产副厂长4.1.1.2 成员:生技部

3、部长;设备管理部部长;运行管理部部长。 4.1.2 生产指标对标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对标管理办公室,挂靠生产技术部,具体负责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的日常工作。4.1.2.1 主任:生技部部长4.1.2.2 副主任:设备管理部部长;运行管理部部长4.1.2.3 成员:生技部节能专工;运行管理部锅炉、汽机、电气、化学脱硫专工;设备管理部汽机、锅炉、电气、热控主管。4.2 各级人员职责4.2.1 生产指标对标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4.2.1.1 负责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在我厂对标管理体系内,根据一级对标指标的要求提出我厂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目标。4.2.1.2 安排、部署我厂的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的相关工作

4、。4.2.1.3 听取对标办公室对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实施情况汇报,指导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组织攻关小组就生产指标对标管理中的难点进行重点突破。4.2.2 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4.2.2.1 生产技术部是生产指标对标体系的二级责任部门,负责生产指标对标管理的日常工作。4.2.2.2 根据我厂年度对标管理的要求,负责二级生产指标管理,负责对二级生产指标进行分解,负责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4.2.2.3 每月负责对二级生产指标对标指完成情况标进行整理、分析和逐级上报工作。4.2.2.4 负责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4.2.2.5 完成生产指标

5、对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4.2.2.6 定期对各生产部门生产指标对标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4.2.2.7 每月召开一次生产指标对标分析会,对月度生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4.2.2.8 负责对生产各环节中的过程加强管理,不断降低煤、水、电、油等资源的消耗水平,实施费用控制,加强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情况及三项费用的管理,并按照各级责任主体进行汇总、对比、考评。4.2.2.9 负责及时收集整理生产指标对标管理过程中卓有成效的管理理念、措施、方法,并推广应用,放大生产指标对标管理效果。4.2.2.10 定期听取各生产部门生产指标对标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并对各指标

6、责任部门进行检查、指导。4.2.2.11 对各部门及班组(值)的对标工作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生产指标对标工作计划落实整改情况,指标完成情况,资料齐全完整性,数据真实可靠性。4.2.3 各生产部门职责4.2.3.1 负责对部门所属三级生产指标控制值的细化和分解,负责确定三级生产指标控制值,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确保三级生产指标计划值完成,确保二级生产指标不断进步。4.2.3.2 负责每月对本部门三级生产指标对标完成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和逐级上报工作,报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办公室备案。4.2.3.3 负责对各部门生产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跟踪、分析、处理工作。4.2.3.4 定期组织本

7、部门总结交流对标管理工作经验。4.2.3.5 负责对生产各环节中的过程加强管理,不断降低煤、水、电、油等资源的消耗水平,实施费用的控制,加强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情况及三项费用的管理,并按照各级责任主体进行汇总,报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办公室备案。4.2.3.6 对所属值、班组的生产指标对标工作开展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并在部门月度工作会议上进行全面总结。5. 管理内容与要求5.1 指标体系5.1.1 生产性指标主要包括: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凝汽器真空、高加投入率、给水温度、补水率、空预器漏风率、排烟温度、排烟氧量、主要辅助设备电耗率、入炉煤低位发热量等。5.1

8、.2 指标体系分类5.1.2.1 一类指标:是指对我厂经营影响大、技术复杂程度高、跨部门,需我厂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控制,由各部门部长协调完成的综合性、经营类的营运指标。主要包括:非计划停运次数、发电量、综合供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修理费、材料费、等效可用系数 EAF、机组大修后无非停连续运行天数、入厂与入炉煤热 值差、重点技改工程计划完成率。5.1.2.2 二类指标: 是指对机组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及营运成果有较大影响、部门内部协调完成或部门间可自行协调完成,主要由部门主管控制完成的指标。主要包括:发电厂用电率、补水率、补氢率、AGC、一次调频投入率、 热工(继电)保护投入率、热工(继电)保护正确

9、动作率、入厂煤低位发热量、烟尘、NOX、SO2 排放浓 度、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5.1.2.3 三类指标:是指相对较为单一、各部门内部控制的指标。由各部门专工/主管组织协调、控制以及在专工/主管指导下由班组(值)控制完成的指标。主要包括:入炉煤发热量、真空严密性、真空度、凝汽器端差、空预器漏风 率、高加投入率、给水温度、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排烟温度、飞灰可燃物含量、烟气含氧量、电除尘投入率、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送风机耗电率、引风机耗电率、一次风机耗电率、 制粉系统耗电率、给水泵耗电率、循环水泵耗电率。5.2 指标分解5.2.1 生产技术部指标强迫降出力次数、强迫停运次数、非计

10、划停运次数、等效可用系数、重点技改工程计划完成率、入炉煤低位发热量。5.2.2 运行管理部责任指标强迫降出力次数、强迫停运次数、非计划停运次数、发电量、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发电厂用电率、锅炉热效率、补氢率、补水率、凝汽器端差、真空严密性、真空度、给水温度、高加投入率、胶球清洗 装置收球率、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排烟温度、飞灰和炉渣可燃物含量、烟气含氧 量、煤粉细度、电除尘投入率、汽水品质合格率、送风机耗电率、引风机耗电率、一次风机耗电率、制 粉系统耗电率、给水泵耗电率、循环水泵耗电率、脱硫电耗、运行材料费、运行燃油消耗量、烟尘、NOX、 SO2 排放浓度、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酸

11、耗、碱耗、发电水耗。5.2.3 设备管理部责任指标强迫降出力次数、强迫停运次数、非计划停运次数、机组大修后无非停连续运行天数、等效可用系数、AGC 投入率、一次调频投入率、继电保护投入率、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热工保护正确动作率、热工 保护投入率、热工仪表准确率、电气仪表准确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真空严密性、高加投入率、空预器漏风率、修理费、材料费。5.3 指标监督模式及管理方法5.3.1 指标监督管理模式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实行三级指标监督管理模式。分解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生产指标对标管理施行标准化管理,在充分总结对标工作经验及与标杆值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生产指标对标管理工作。

12、5.3.2 对标管理方法5.3.2.1 我厂对重要指标如发电量、综合供电煤耗等关键性指标实行宏观上的监督管理。5.3.2.2 将厂级生产指标分解到部门,各部门应围绕我厂生产指标体系的内容,根据部门职能分工, 进一步细化,制定出符合部门需要的指标体系。5.3.2.3 由部门分解到班组(专业),并强化管理,注重实效,使所辖各项指标得到优化,确保我厂指标体系的改善。5.3.2.4 通过运行值(专业)的日分析(主要是指标异常分析,见附录 B)、周分析(见附录 C)进行短期经济运行指标的内环反馈;再次,通过部门的月、半年度、年度分析进行中长期经济运行指标的外环反 馈。内环反馈至部门并由部门及时提出偏差整

13、改意见;外环反馈至生产技术部,由厂级审核并批准, 再由部门将偏差整改意见下发到运行值、班组(专业)进行落实,最终达到实现经济运行的目的。5.4 对标管理方式 对标管理方式主要是借助短期跟踪(日、周分析)和中长期分析(月(见附录 D)、半年度、年度)。5.4.1 短期分析 主要是围绕统计指标由运行各值完成。主要包括发电量、发电厂用电率及主、再热蒸汽温度、主、再热蒸汽压力、补水率、飞灰含炭量等指标。重点放在经济指标异常波动、工作不到位对指标造成影响 等方面的总结分析及处理上,找出设备运行中各参数发生偏差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5.4.2 中长期分析 部门对各班组提交的值(日)分析报告和报表基础

14、数据进行审核,然后进行趋势分析和运行总结形成周、月、年度分析报告和报表。通过周、月、年度报告和报表对统计期间的经济运行工作出现的问题 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原因,再将下一统计周期的经济运行工作偏差整改意见下发到各班组。5.4.3 指标的分析说明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主要指标及较大变化指标完成、变化情况分析说明,找出影响指标完成的重要因素、影响程度及存在问题等。设备管理部主要按照指标的分工,对改善指标所进行的工作及效果进行说明;运行管理部运行值重点对值小指标竞赛完成情况及所实施的工作效果进行分析说明,并在各专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值间、机组间指标差异性分析。5.5 指标的监督及跟踪5.5.1 各运行

15、值应在值长的领导下,根据各自所辖指标,严格执行我厂的各项管理制度、措施,及时反映发现的问题,做好调整、维护及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在最经济工况下运行。每日的交接班碰头会上应对指标完成情况、人员工作质量等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说明,提出改进要求。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新技术、合理的运行调整方法及确保经济安全运行的措施,随时检查指标完成情况及与先进值的差距,挖掘潜力,保证所辖指标的先进性。认真做好班分析、月总结及台帐管理工作。积极向部门反应本值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成效,配合部门认真做好各项指标管理工作。5.5.2 各相关部门专工/主管应每天巡视设备,检查影响指标完成的各项因素,及时指导、协调相关人员完成设备检修维护、运行调整工作。督促、指导和定期检查各运行值班分析、及月总结工作。做好机组各项 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监督管理以及指标完成情况等台帐,确保指标管理有充分基础资料支持。认真做好各项技术报表的上报工作,并对各项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