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710156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论 文)题 目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氧化炉是硝酸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氨气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炉内,在铂触媒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氨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是一种放热反应过程,工艺要求反应温度为8505。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氨气和空气的比值。当温度受扰动而变化时,均以改变氨量来补偿。试设计硝酸生产中氧化炉温度控制系统。1.技术要求:测量范围:01000控制温度:8505 最大偏差:10;2.说明书要求:确定控制方案并绘制原理结构图、方框图;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

2、作用方式;若设计由计算机实现的数字控制系统应给出系统硬件电气连接图及程序流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目 录第1章 绪论1第2章 方案论证12.1 方案选择和论证12.2 总体方案论证1第3章 控制系统组成及器件选择33.1 被控参数的选择33.2 传感器、变送器选择33.3 执行器的选择33.4 控制器的选择4第4章 总 结6参考文献6第1章 绪论在硝酸铵生产过程中,氨氧化炉是关键设备。其工艺流程: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进入氧化炉,在铂金触煤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

3、成所需要的一氧化氮,这是一个多种参数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工艺控制指标的好坏关系到生产能否稳定运行,生产效益以及设备安全问题。氨氧化法制硝酸是硝酸生产中比较普遍的方法,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经静化后,进入氧化炉,在铂金网的作用下,在绝压045 MPa,温度850的条件下,将氨氧化成一氧化氮气体,影响氧化反应过程的因素有氨的体积分数,压力,氧化率,反应温度,混合气流量,铂网活性等,氧化率是氧化反应的指标,但目前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率正比于反应温度,而氨气是氧化反应的主要成分,反应的温度取决于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而氨的体积分数又无法测量,只有氧化炉温度能间接反应出氧化率。为了获得更高的

4、氧化率,氧化炉温度与氨的体积分数均控制在极值,而炉温超到1100会烧毁价值昂贵的铂金网,氨的体积分数超过14会引起恶性爆炸事故毁坏生产设备,必需加设联锁保护系统,氧化炉温度及氨空比是最关键的控制参数,对仪表精度要求极高。因此氨氧化反应对氧化炉内的氨空流量比和炉温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氨空比与炉温的实时检测与稳定控制是氧化炉控制的关键。第2章 方案论证2.1 方案选择和论证方案一:以炉温为主调参数,氨流量为副调参数,构成串级控制系统。但是此种设计调品质不好,偏差太大,原因是空气控制是开环的,当干扰出现时,由于对象通道太长检测滞后,而不能克服,因此不予采用。 方案二:以炉温为主调节回路,氨空比值为

5、副调节回路,构成变比值控制系统。串级比值调节回路中,当出现直接引起氨气,空气流量变化的干扰时,通过比值系统,可以得到及时克服,以保持炉温不变,对于其他干扰如氨气、温度压力变化,触媒活性变化等引起的炉温变化,可通过主调节器对氨空比值进行修正,以保证炉温恒定。串级比值调节系统,快速而有效地克服各种干扰,可使温度控制精度达到恒定。故采用此种方案。 2.2 总体方案论证氧化炉中部温度与氨的转化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选择氧化炉温度作为主控参数的间接指标既经济又合理。氧化炉温度取决于氨空比、混合器中的混合气预热温度、氨的氧化率、负荷等等。显然, 氨空比是控制氧化炉温度的决定性因素。氨空比受气氨、空气的工作

6、压力、温度与含湿量的影响, 根据这些环境因素应进行气氨空气分子数的动态修正。而保持氧化炉温度的平稳与随氧化炉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氨空比为最佳变比值。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1 所示。氧化炉过滤器混合FCFT1FT2TTTC空气氨气 图2.1 控制系统结构图 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 主控制器副控制器调节阀副对象主对象除法器氨流量测量变送空气测量变送温度变送 图2.2 控制系统方框图 第3章 控制系统组成及器件选择3.1 被控参数的选择根据工艺要求选择被控参数,是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根据工艺要求,深入分析工艺过程,找出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环境保护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且可直接测

7、量的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参数(直接参数),构成过程控制系统。氧化炉温度取决于氨空比、混合器中的混合气预热温度、氨的氧化率、负荷等等。显然, 氨空比是控制氧化炉温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以炉温为主调节回路,氨空比值为副调节回路,构成变比值控制系统。串级比值调节回路中,当出现直接引起氨气,空气流量变化的干扰时,通过比值系统,可以得到及时克服,以保持炉温不变。3.2 传感器、变送器选择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因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测量范围广。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且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其中,铠

8、装热电偶具有能弯曲、耐高压、热响应时间快和坚固耐用等优点,铠装热电偶与装配式热电偶一样,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常铠装热电偶和显示仪表、记录仪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同时,铠装热电偶亦可以作为装配式热电偶的感温元件。铠装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从01100范围内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3.3 执行器的选择执行器的作用是接收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改变被控介质的流量,从而将被控变量维持在所要求的数值上或一定的范围内。调节阀是过程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好坏对控制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被控介质的情况选用气动执行器。从保征过程控制质量来看,在系统设计

9、中,除了选择调节阀的类型外,还应包括下面内容:(1)口径的选择调节阀口径的确定依据,有两个基准:一是阀全开时,应至少通过正常流量的1.25倍,这是一个停止阀工作在全开或全关位置的安全系数;二是阀的特性和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希望在正常流量时,阀的开度范围控制在3070%(直线阀)或3080%(等百分比阀)。在正常工况下要求调节阀开度处于1518之间。因为调节阀口径选得过小,当系统受到较大扰动时,调节阀可能运行在全开时的非线性饱和工作状态,会使系统产生暂时失控;调节阀口径选得过大,系统运行中阀门会经常处于小开度的工作状态,造成流体对阀芯、阀座的严重冲蚀,在不平衡力作用下易产生振荡现象,甚至引起调节阀

10、失灵。调节阀口径的选择和确定主要依据阀的流通能力即Cv。从调节阀的Cv计算到阀的口径确定,一般需经以下步骤:1)计算流量的确定。现有的生产能力、设备负荷及介质的状况,决定计算流量的Qmax和Qmin. 2)阀前后压差的确定。根据已选择的阀流量特性及系统特点选定S(阻力系数),再确定计算压差。3)计算Cv。根据所调节的介质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和图表,求得Cmax和Cmin. 4)选用Cv。根据Cmax,在所选择的产品系列中选取Cmax且与其最接近的一级C.5)调节阀开度验算。一般要求最大计算流量时的开度90%,最小计算流量时的开度10%。6)调节阀实际可调比的验算。一般要求实际可调比10。7)阀座

11、直径和公称直径的确定。验证合适后,根据C确定。(2) 气开、气关的确定确定调节阀气开、气关的原则是当调节器输出信号为零(或气源中断)时应使生产处于安全状态。为保证调节阀出故障时,生产处于安全状态,调节阀选择气开阀。(3)流量特性的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位移(阀门的相对开度)间的关系,理想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和快开等4种。常用的理想流量特性只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快开三种。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可以通过理论计算,但所用的方法和方程都很复杂。目前多采用经验准则,具体从下几方面考虑:从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分析并选择;从工艺配管情况考虑;从负荷变化情况

12、分析。通过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来补偿被控过程特性的非线性,从而达到系统总放大倍数不变的目的。综上所述,系统应采用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调节阀。3.4 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判断、指挥中心。其作用是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偏差)进行一定的数学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以一定的信号形式送往执行器,以实现对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调节系统由电动单元组合DDZ-型仪表组成。DDZ-型电动单元控制器是模拟式控制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以来自变送器或转换器的1-5v直流测量信号作为输入信号,与1-5v直流设定信号相比较得到的偏差信号,然后对此信号进行PID运算后,输出1-5v或4-2

13、0mA直流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工艺变量的控制。(1)控制规律的选择在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时,选择调节器的控制规律是为了使调节器的特性与控制过程的特性能很好配合,使所设计的系统能满足生产工艺对控制质量指标的要求。所以,应合理正确选择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在选择控制规律时,应根据过程特性、负荷变化情况、主要扰动以及对控制质量的要求等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应考虑其经济性与投运方便等。本设计生产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能灵活地随第三个参数的需要进行调节时,可选用变比值控制方案。主动量和从动量经检测、变送后送入除法器相除,除法器的输出即为它们的比值,同时又是比值控制器的测量值。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主被控变量(即第三参量)稳定,主控制器的输出也稳定不变并和比值控制器信号相等,从物料量控制阀门稳定于某一开度,控制器的比值恒定。当主物料量受到干扰发生波动时,除法器输出要发生改变,从物料控制系统调节从物料控制阀门开度,使从动量也发生变化,保证主物料量和从物料量比值不变。当从物料量受到干扰发生波动时,和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及双闭环比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