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125694581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0.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2(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2 页 轨道交通明挖施工监测方案 第 2 页 共 72 页 目 录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4 1 1 基坑概况 4 1 2 基坑围护结构概况 4 1 3 施工部署 5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6 2 1 地形地貌 6 2 2 工程地质 6 2 3 水文地质 9 3 周边环境及工程风险周边环境及工程风险 10 3 1 周边建 构 筑物 10 3 2 周边地下管线 14 4 监测目的与意义 监测目的与意义 14 4 1 监测目的 14 4 2 监测意义 15 5 编制原则与依据 编制原则与依据 16 5 1 编制原则 16 5 2 编制依据 16 6 监测等

2、级与监测范围监测等级与监测范围 17 7 监测 监测对象及项目对象及项目 17 8 监测点布置与监测方法 监测点布置与监测方法 18 8 1 测点布置原则 18 8 2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19 8 3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22 8 4 水准测量方法 24 8 5 支护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26 8 6 支撑轴力监测 30 8 7 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34 8 8 支护桩顶部竖向位移监测 36 8 9 地表竖向位移监测 37 8 10 建 构 筑物竖向位移监测 38 8 11 建 构 筑物倾斜监测 39 8 12 地下管线竖向位移监测 41 8 13 地下水位监测 42 8 14 立柱结构竖向

3、位移监测 43 8 15 建 构 筑物裂缝监测 43 9 监测点保护与补救措施 监测点保护与补救措施 44 第 3 页 共 72 页 10 现场安全巡视方法与技术要求 现场安全巡视方法与技术要求 46 10 1 地下管线现场安全巡视 47 10 2 地表现场安全巡视 47 10 3 建 构 筑物现场安全巡视 47 11 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 48 11 1 监测频率 48 11 2 停测条件 48 11 3 监测频率设置说明 48 12 预警值的确定与应对措施 预警值的确定与应对措施 49 12 1 预警值确定 49 12 2 预警分类与分级 51 12 3 监测预警后应对流程 52 12 4

4、监测预警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53 12 5 消警措施 53 13 信息化监测成果反馈与报送形式和内容 信息化监测成果反馈与报送形式和内容 54 13 1 监控信息反馈 54 13 2 报送形式及内容 54 13 3 监测信息分级处理与反馈流程图 57 13 4 监测资料的档案管理 57 14 监测组织机构 监测组织机构 58 14 1 监测机构 58 14 2 监测人员 59 14 3 监测仪器设备 60 14 4 总体监测工作流程 61 15 保证措施 保证措施 62 15 1 技术保证措施 62 15 2 质量保证措施 62 15 3 安全保证措施 63 16 监测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监测技术

5、质量管理措施 64 16 1 监测工作服务的目标 64 16 2 进度计划及保证进度的措施 64 16 3 质量与服务保证措施 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措施 64 16 4 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65 17 应急监测预案应急监测预案 66 17 1 应急监测资源配置 66 17 3 应急触发条件 69 17 4 应急条件及处理措施 69 第 4 页 共 72 页 施工监测方案施工监测方案 1 工程 工程概况概况 1 1 基坑概况基坑概况 XX 站 XX 站明挖区间位于兴平东路上 布置于兴平路路中 东西走向 是地下站向 地上站的转换区间 分为暗埋结构 U 型槽及桩板结构 设计起讫里程为右 YD

6、DK27 200 000 右 YDDK27 615 000 区间右线长 415 000m 明挖暗埋段起讫里程为 右 YDDK27 200 000 右 YDDK27 380 000 U 型槽段起讫里程为右 YDDK27 380 000 YDDK27 615 000 基坑总长约 415m 基坑宽约 11 7m 22m 基坑 深度 1 5m 15 7m 1 2 基坑围护结构概况基坑围护结构概况 明挖区间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采用 800 1200 钻孔灌注桩 800 600 旋喷桩 钻孔灌注桩进入坑底以下 3 5m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 C30 抗浮钻孔灌注桩为水 下 C35 保护层厚度为 70m

7、m 围护桩桩间均采用 100mm 厚挂网喷射混凝土 桩间采用 800 三重管旋喷桩进行桩间止水 旋喷桩进入风化岩层顶面下 1m 先进行钻孔桩施工 再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 本地下区间明挖段根据抗浮及承载验算 设置 800 抗拔桩兼做 基础桩 抗拔桩均为钢筋砼灌注桩 区间底板主要落在 1 3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 钻孔灌注桩底进入 1 3 中风化泥质粉砂 岩层 端头井段至挖深 15 8m 区段 竖向设置 3 道支撑 一道钢筋砼支撑 二道 609 t 16 的钢支撑及一道换撑 挖深 9 2 至 13 7m 采用一道钢筋砼支撑 一道 609 t 16 的钢支撑 挖深 4m 至 9 2m 竖向设置一道砼支撑

8、 挖深小于 4m 采用悬臂桩 或放坡开挖 人会区间明挖段基坑主要工程参数如下表 表表 1 2 1 本标段基坑开挖参数表本标段基坑开挖参数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盾构始发井盾构始发井及暗埋段及暗埋段U 型槽型槽 1基坑长度180m235m 第 5 页 共 72 页 2基坑宽度12 7m 22m11 1 12 7m 3开挖基坑深度7 1 15 7m1 5 7 1m 4支撑体系 始发井 一道砼支撑 两道钢支撑 暗埋段 一道砼支撑 一道钢支撑 箱 涵东侧为两道钢支撑 U 型槽 一道砼支撑 具备悬臂和放坡开挖 1 3 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基坑土方开挖分两个工作面展开 主体结构按东 西两个工作段组织流水作业 总

9、分 十六段 施工时按时空效应合理组织流水作业 与主体结构施工协调进行 计划开挖深度 0 8m 范围内采用一台 PC300 挖机装土 基坑内采用 1 台 PC200 和 1 台 PC120 挖机分层接力倒运土 最底层采用一台 PC60 挖机捡底和挖排水沟 计划每天出 土 800 1200m3 到达设计标高的剩余 20cm 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倒运 结尾剩余的 局部土方采用长臂挖机挖除 图图 1 3 1 基坑开挖纵剖面示意图基坑开挖纵剖面示意图 剩余部分 始发井 土方采用长臂挖机挖除 底部采用一台 PC60 挖机配合捡底 第 6 页 共 72 页 图图 1 3 2 基坑捡底开挖示意图 始发井 基

10、坑捡底开挖示意图 始发井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XX 站 XX 站明挖区间地处金衢盆地东段 为浙中盆地地貌 属一级冲洪积阶地 场地普遍受人工开挖 回填的影响 部分路段人工填土较厚 地形平坦开阔 地势整体 起伏小 现地面标高约 73 84 75 42m 该段现为兴平东路 艺海北路 XX 等市政道路 交通便利 2 2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基坑开挖地层主要为 1 1 2 素填土 2 10 2 圆砾 6 1 2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根据详勘钻孔揭露的地层岩性特征 埋藏条件 物理力学性质及周边测绘成果 勘探深 度以内可分为 3 个大层 细划为 12 个亚层 分

11、布规律如下 1 1 2 素填土 Q4ml 杂色 灰褐色 松散状为主 局部稍密 稍湿 潮湿 主 要由黏性土及碎石 块石组成 在已修建好道路表层有约 20 30cm 沥青混凝土 分布于 车行道路 人行道及居民区 层厚 1 40 5 00m 该层全区分布 动力触探击数标准值 N63 5 3 95 击 2 3 1 粉质黏土 Q4al 灰色 软塑 刀切面较光滑 韧性及干强度中等 只 分布于 XX 站 YD XK RMZ Z17 YD XK RMZ Z22 及 YD CK RMZ Z03 孔 层厚 1 00 1 40m 标贯击数 N 8 00 击 2 3 2 粉质黏土 Q4al 灰褐色 灰黄色 可塑 韧性

12、及干强度中等 含少量 第 7 页 共 72 页 砾石 砾砂 该层仅分布于 XX 站一带 层厚 0 70 3 30m 标贯击数标准值 N 13 95 击 2 6 2 粉砂 Q4al 灰色 稍密 主要由粉砂粒组成 含少量黏性土及砾砂 局部中砂含量高 该层分布于 XX 站 YD CK RMZ Z01 YD CK RMZ Z03 YD XK RMZ Z12 YD XK RMZ Z14 及 YD XK RMZ Z16 一带 层厚 0 60 1 40m 标贯击数平 均值 N 12 60 击 2 8 2 中砂 Q4al 灰色 稍密 主要由粉砂粒组成 含少量黏性土及砾砂 局部粗砂含量高 该层分布于 XX 站

13、YD XK RMZ Z01 YD XK RMZ Z04 YD XK RMZ Z11 及 YD XK RMZ Z26 一带 层厚 0 60 3 10m 标贯击数标准值 N 9 75 击 2 10 2 圆砾 Q4al pl 灰色 稍密 局部中密 饱和 粒径一般为 0 2 2cm 含量约占 55 少数大于 2cm 局部为卵石 余为粉质黏土及少量砂充填 该层广泛分 布于全场 层顶标高 68 88 73 71m 层面埋深 1 00 5 95m 层厚 1 30 5 80m 修正后 动探击数标准值 N 9 80 击 6 1 1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K2j 紫红色 原岩结构基本破坏 岩芯呈土状夹碎 块状 该层分

14、布广泛 层厚 0 70 3 00m 修正后动力触探击数标准值 N63 5 22 75 击 6 1 2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K2j 紫红色 岩芯完整性较差 一般呈碎块状 少 数短柱状 碎块可折断 含少量全风化产物 节理裂隙发育 分布于 XX 站 XX 站地下 区间一带 层厚 0 50 9 50m 动力触探击数标准值 N63 5 32 3 击 6 2 2 强风化砂砾岩 K2j 紫红色 岩芯完整性较差 一般呈碎块状 碎块可 折断 含少量全风化产物 节理裂隙发育 分布于 XX 站 XX 站地下区间一带 层厚 2 00 4 10m 动力触探击数标准值 N63 5 26 39 击 6 1 3 中风化泥质粉砂

15、岩 K2j 紫红色 粉砂质结构 层状构造 泥质胶结 岩 芯完整性较好 一般呈短柱状 长柱状 少数呈碎块状 碎块不易折断 干钻不可钻进 干燥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16 6MPa 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7 11MPa 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 为 8 53Mpa 软化系数范围值为 0 55 0 60 平均值为 0 58 属软岩 岩体较破碎 完整 分布于 XX 站 XX 站地下区间一带 层厚 1 0 12 20m 6 3 1 全风化粉砂岩 K2j 紫红色 原岩结构完全被破坏 岩芯呈砂土状 含 少量强风化残块 仅 YD CK RMZ Z01 孔揭示 层厚 0 95 0 95m 动力触探击数平均值 N63 5 2

16、6 0 击 6 3 2 强风化粉砂岩 K2j 紫红色 岩芯完整性较差 一般呈碎块状 碎块可 第 8 页 共 72 页 折断 含少量全风化产物 节理裂隙发育 分布于 XX 站一带 层厚 0 40 5 70m 动力 触探击数标准值 N63 5 35 01 击 6 3 3 中风化粉砂岩 K2j 紫红色 粉砂质结构 层状构造 砂质胶结 岩芯完 整性较好 一般呈短柱状 长柱状 少数呈碎块状 碎块不易折断 干钻不可钻进 干燥 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31 43MPa 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12 61MPa 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13 34Mpa 软化系数范围值为 0 54 0 68 平均值为 0 60 属较软岩 岩体较破碎 完整 该层整个工点广泛分布 层厚 7 80 21 50m 场地内特殊性岩土为浅部填土及风化基岩 1 人工填土 本场地地形为一级阶地区 地势相对平缓 后经过开挖回填 现为道路及房屋 表 层回填有 1 1 填土 回填土厚度变化较大 最大厚度达 5 00m 填土层主要分布于表 层 一般不均匀 欠密实 以松散状为主 局部稍 中密状 渗透性差异大 自稳性相对 较差 道路表层有 20 3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