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693729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斯宾塞D卢梭2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A军事体育B体操训练C文雅教育D文法教育3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A结构课程理论B教育与发展理论C从做中学理论D掌握学习理论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2、。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B夸美钮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5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A政治效益B技术效益C文化效益D经济效益6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7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8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标9

3、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A人格平等B主导地位C自主发展D自由发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B身心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1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经验课程12“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自我评价法14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

4、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目标管理D平行管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促进学习化社会产生并带来教育观念变革的“终身教育”概念是以“_、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1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

5、对教师的起码要求。这说明教师工作具有明显的_性。18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_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19教育实验法是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_实验。20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培养人才、宣传思想和_。21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22关于个体发展的动因,有人认为它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这种观点被称为内发论;而有人认为它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这种观点被称为

6、_论。2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_。24教育目的的制订既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制约,也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_。25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必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_。26课程评价主要有_功能、修正功能和决策功能。2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_性、简捷性和交往性四个方面。28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_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29综合课大体上由_、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30测验的_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31

7、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 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矛盾运动,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_能力的教育活动。32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要素构成,其中受教育者既是受教的客体,又是_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33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特殊的_,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34在班主任工作中,制订具有前瞻性的目标最能体现班主任作为_者所发挥的作用。35学校管理的对象

8、主要是人,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37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38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0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41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2有位教育家曾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请你说明教师人格特征的内涵,并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特征。43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道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一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 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

9、些知识点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40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 来听课,其他同学不愿意上课、听不懂的就滚到操场上玩去!不让我们上课,我想问,她有这个权力吗?她曾经找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谈话,说“某某某,你看你脸皮 蛮厚的,我从初一讲到你初三,你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说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你猜猜我们班同学管她叫什么?变态老师!(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哪项德育原则。(2)谈谈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A3D4C5D6C7B8C9C10B11A12D13B14A15D二、填

10、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 生活17示范18论语19循环20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促进民主)21最近发展区22外铄2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24身心发 展规律25道德修养26诊断27引导28新的问题情境29组织教学30效度31自我修养32道德实践33社会组织34设计35教职 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1分);(2)同伴群体的影响(1分);(3)师生的交互作用(1分);(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1分);社区的影响(1分)。37 (1)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性的能力(1分);(2)培养学生鉴赏性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

11、(1分);(3)发展学生创造性的能力(1分);(4)教育 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2分)。38(1)产生新的课程方案(1分);(2)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1分);(3)合目的性(1分);(4)合科学性(1分);(5)合发展性(1分)。39(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1分);(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1分);(3)学生特点(1分);(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1分);(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分)。40(1)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1分);(2)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2分

12、);(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2分)。4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分);教师资格和任用(1分);教师的培养和提高(1分);教师的待遇与激励(1分);教师的考核与评价(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2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索质教育的基础(3分)。具体包括: (1)优良的个性品质(1分):积极乐观的情绪(1分);豁达开朗的心胸(1分);坚韧不拔的毅力(1分)。(2)积极的工作品质(1分):创新 教育观念(1分);创新教育能力(1分)。43(1)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要点3分,论述2分)。(2)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人(要点2分,论述1分)。(3)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中公教师考试网:http:/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题库: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