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5690766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最新版本.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疟原虫的实验室检查 制作人 临床23班 余凡 徐流凤 演讲人 赵鑫 实验室诊断 临床诊断 疟疾发作史 在流行区留住 史 病原学诊断 血涂片形态学检查 其他诊断 免疫诊断 DNA诊断 查 抗原 查抗体 查核酸 扩增DNA 血常规检查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检查 RBC Hgb PLT WBC 正常或稍降低 单核细胞分类 嗜酸性粒细胞分类 以上几种表现可能同时出现或者单一出现 实验室诊断 血涂片形态学检查 在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 要依据 采血时间 l 恶性疟 发作时 查环状体 发作数小时后因晚 期滋养体寄生虫的红细胞滞留皮下脂肪及内脏微 血管中 不易查见 l间日疟和三日疟 发作后

2、10小时内 太久后原虫 数量要下降 实验室诊断 血涂片姬氏或瑞氏染色法 取外周血制 成厚 薄血膜 经吉氏或瑞氏液染色后 油镜检查瑞氏Wright或姬氏Giemsa染色 核染成紫红色 胞质呈兰色 疟原虫 消化血红蛋白产物 疟色素呈棕黄色 疟原虫基本构造相同 细胞膜 质 核 疟原虫在RBC内各期形态各不相同 各型 之间也有差异 血涂片的制作 厚血膜涂片 原虫变形 且红 细胞已溶 鉴别有困难 但原 虫集中 易发现 确诊疟疾 有没有 薄血膜涂片 原虫形态结构完 整 清晰 可辩认原虫的种类 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适 用于临床诊断 但虫数较少易 漏检 鉴别虫种 哪一种 1 循环抗原检测 可诊断现症病人和

3、带虫者 血中有疟原虫时才能 查出其抗原 一旦治愈 抗原在短期内即行消失 2 循环抗体检测 适用于多次寒热发作又未查明原因者 原虫血症 后1周可查出抗体 故早期无诊断价值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 经免疫荧光染色 的裂殖体 经免疫荧光染色 的裂殖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 疟原虫DNA扩增和特异性探针杂交 等方法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四型人体疟原虫生活史比较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红外发育时间 速发型 天 天 天 天 红外期裂殖子数目 红内期发育周期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红内期发育场所周围血环状体和配子体周围血 液 其余各期在皮下脂 肪及内脏毛细血管 周围

4、血周围血 选择红细胞类型网织红细胞成熟及未成熟红细胞较衰老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无性体与配子体出现于 周围血中的相隔时间 天 天 天 天 复发 再燃 有复发和再燃无复发 有再燃无复发 有再 燃 有复发和再燃 被寄生红细胞变化 滋养体期开始胀 大 色淡 出现 薛氏点 大小正常或略小 紫蓝 色边缘常皱缩 常见有 粗大茂氏点 大小正常 有 时缩小 颜色 无改变 偶可 见齐氏点 略胀大 色淡 薛氏点较间 日疟的粗大 在环状体即出 现 蚊体内发育时间 25 27 9 天 天 天 天 本次探讨间日疟和恶性疟这 两种疟原虫的形态问题 小滋养体 间日疟 恶性疟 约为红细胞直径的 1 3 环较粗大 1 个核 2个核

5、和一个 红细胞寄生2个环状 体不如恶性疟原虫多 见 约为红细胞的1 6 环纤细 核1 2个 一个红细胞寄生2个 环状体的常见 间日疟 恶性疟 双核 双环状体 恶性疟 大滋养体 环状体 间日疟 恶性疟 虫体不规则 较大 阿 米巴样空泡明显 疟色 素细小 黄褐色 体小 圆形 空泡小 早期疟色素细小 金黄 色 晚期结成块状 黄 褐色 间日疟 恶性疟 间日疟 间日疟 恶性疟 裂殖体 间日疟 恶性疟 大于正常红细胞 裂殖 子12 24个 通常16 个 排列不规则 疟色 素常集于一侧 黄褐色 小于正常红细胞 裂 殖子较小 8 26个 通常8 18个 排 列不规则 疟色素成 团块状 黑褐色 间日疟 间日疟

6、间日疟 恶性疟 恶性疟 雌配子体 间日疟 恶性疟 大于正常红细胞 圆形 核小 致密 深红色 偏于一侧 胞浆深蓝 色 疟色素散在 新月形 两端较尖 核 小 致密 深红色 位 于中央 胞浆深蓝色 疟色素块围于核周 雄配子体 间日疟 恶性疟 大于正常红细胞 圆形 核大 疏松 浅红色 多位于中央 胞浆浅 蓝色或淡红色 疟色素 散在 腊肠形 两端钝圆 核 大 疏松 淡红色 位 于中央 胞浆浅蓝色或 浅红色 疟色素围于核 周 不同型疟原虫各个时期的形态 间日疟 间日疟 间日疟 间日疟 恶性疟 恶性疟 2 流行环节 传染源 血液中有成熟配子体的 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传播媒介 按蚊 雌 易感人群 非流行区人群

7、儿童 3 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 温度 湿度 和 媒介种类等 社会因素 经济 卫生条件 1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 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2 蚊媒防制 改善环境卫生 排除积水 用杀蚊 剂灭蚊 积极采用防蚊叮措施 如避免 暴露皮肤 涂抹防蚊剂 用溴氰菊酯浸 泡蚊帐等 3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初次进入疫区者要提前进行预 防性服药 加强疫苗研究 杀灭红外期裂子体及休眠子的抗复发 药 如伯氨喹 杀灭红细内期裂体增殖的抗临床发作 药 如氯喹 咯萘啶 青蒿素 杀灭子孢子抑制蚊体内孢子增殖的药 如乙胺嘧啶 对现症患者的治疗 间日疟原虫感染 可用氯喹加伯氨喹 恶性疟原虫感染可 单服氯喹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 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