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5645951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质量(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v检查员 监督员 v侦察员 信息员 v宣传员 培训员 v指导员 指挥员 v服务员 管理员 医院感染管理者自身的要求 v全面的知识 v虚心的态度 v严谨的作风 v务实的精神 v先进的理念 如何处理好与各部门关系 v与医务部的关系 v与护理部的关系 v与临床科室的关系 v与医技科室的关系 v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医护人员和我们的关系 v是朋友 v是老师 v是师长 v是同事 如何能得到医院领导的支持 v坚持原则 v书面报告 v掌握方式 v注意时机 v把握机会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 v心中有数 v掌握重点 重点部门 重点部位 v注意细节 v注重环节 v流程管理 重点部门的

2、管理 v新生儿科 手术部 v消毒供应中心 重症医学科 v血液净化中心 口腔科 v内镜室 感染性疾病科 v产房 急诊科 v检验科 介入室 手术室的管理要点 v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 v 硬镜管理是否到位 v进入人员 物品管理是否到位 特别是产房 v无菌物品的管理 v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 v层流的管理 v外来器械的管理 v手术室的卫生管理 v 麻醉用品的管理 v工作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供应室管理的要点 v新规范的执行情况 v人员回收 发放是否规范 v人员清洗 消毒 检查 包装 装载 灭菌存放是 否规范 v工作人员防护是否到位 v各种监测是否按时进行 v软化水的处理是否到位 v人员感染知识的掌握

3、情况 v各种证件是否存留符合要求 新生儿科的管理要点 v布局流程是否符合 v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是否分开安置 v手卫生设施配置是否到位 v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 v各种仪器的清洗消毒保养是否到位 v婴儿洗澡用具 奶具的管理是否到位 v工作人员 外来人员 也包括放射 检验人员 管 理是否到位 v环境卫生是否到位 介入室的管理要点 v布局流程是否合理 v人员无菌操作执行情况 v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v介入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的证件 v介入类医疗器械条码标识 必须是中文标识 有入 库记录 使用科室登记 住院病历上粘贴 中文标 识清晰 有追溯性 v介入人员的职业防护 v参与人员的管理 产房的管理要点 v布局流

4、程是否合理 v进入人员的管理 v进入物品的管理 v产房内辐射台 婴儿秤 产床的管理 v婴儿用具的管理 v产妇使用物品的管理 v胎盘的管理 死婴的管理 v人员手卫生的执行 血液净化室的管理要点 v布局流程是否合理 v隔离病人与普通病人是否分区 用具专用 v手卫生设施的配置 v透析液的配置 对配液桶 分装桶定期消毒 过滤装置的更 换 v复用间的管理 复用流程熟悉 按规定复用登记齐全 v水处理间的管理 v各项监测是否规范齐全 v人员上机下机流程熟悉 v人员的防护是否到位 内镜室管理要点 v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v清洗流程是否熟悉 防护是否到位 v内镜数量与诊疗人数是否符合 v各项监测是否齐全 v各种登记

5、是否符合逻辑 v消毒液是否规范使用 v活检钳 细胞刷是否能达到灭菌 重症医学科管理要点 v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的安置 v重点部位的管理 呼吸机 导尿管 中心静 脉置管 手术切口 v手卫生的执行 v各种物品的管理 v耐药病人的管理 v无菌技术的执行 重点部位管理 v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v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v手术部位感染 v卫生部2010年12月14日下发的三个技术指南 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以及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耐药菌株的感染管理要求 v发挥团队精神 v掌握国

6、家政策 v提高耐药管理 v掌握耐药知识 v加强人员培训 v采取隔离措施 细菌耐药分类 v 1 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药性 是由细菌 染色体基因决定 代代相传 不会改变的 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铜 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 v 2 获得性耐药 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 触后 由质粒介导 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 径 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 v多重耐药菌 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 比如氨基 糖苷类 红霉素 B 内酰胺类 或三类以上抗生 素同时耐药 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v泛耐药 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 比如泛耐不动 杆菌 对氨基糖苷 青霉素 头孢菌素 碳氢酶系 四环素类 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抗

7、生素的研发史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青霉 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 拯 救了千百万肺炎 脑膜炎 脓肿 败血症患者的生 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 促使青霉素大量生产 1943年 已有足够青霉素 治疗伤兵 为了表彰这一造 福人类的贡献 弗莱明 钱恩 弗罗里于1945年共 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 学奖 抗生素的研发史 v1928弗莱明爵士研发出青霉素治愈了梅毒和淋病 v1936年 磺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治疗的新纪元 v1944年 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 它有 效治愈了当时的顽疾结核 v1947年研发出主要针对痢疾 炭疽病菌的氯霉素 v1

8、948年最早的 广谱 抗生素四环素问世 在当时看来 它能 够在还未确诊的情况下有效的使用 今天四环素基本上只被 用于家畜饲养 v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武器的万古霉素 v1980年喹诺酮类药物问世 v1992年 这类药物中的一个变体因为造成肝肾功能紊乱被美 国取缔 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有使用 v由于抗菌药物研发速度远不及耐药菌的繁殖变异速度快 耐药菌的衍变史 v上世纪20年代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 球菌 v上世纪60年代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 MRSA 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 要菌种 后来出现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 v上世纪90年代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的出现 vND

9、M 1超级耐药菌的出现 我国控制耐药菌感染相关文件 v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2004 v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 2008 48号 v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 2008 130号 v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38号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 38号 v一 以严格控制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 防性应用的管理 v二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v三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v四 加强临

10、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要求医院按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 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提高病 原学诊断水平 定期分析报告本院细菌耐药情况 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 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建立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有关问题的通知 v具体措施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超过30 的抗菌药物 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务人员 超过40 的抗菌药物 应慎重经验用药 超过50 的抗菌药物 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超过75 的抗菌药物

11、 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根 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 建立医院耐药菌监测链 v建立监测链 有细菌室 感控办 药剂科 临床科室 细菌室负责耐药菌检测及结果的解释 药剂 科负责合理用药的指导 感染办负责耐药菌 病例的调查和消毒隔离措施的执行 做好人员培训 做好人员的培训 感控办联合细菌室 药剂 科对全体人员细菌耐药 合理用药知识进行 培训 针对个别科室存在的问题感控办联合细菌室下 科室进行培训 特别是应该有标本 但是标 本量少的科室或经常有不合理标本的科室下 科室进行培训 提高病原送检率 临床科室耐药菌管理 v临床科室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后

12、 应送检相应 的病原学标本 并追踪检验结果 及时发现 早期 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若属于医院 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 v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5例以上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或3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应立即电话报告医务 科 院感科 医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 同时向上 级相关部门报告 v留取合格的标本 微生物室耐药菌检测 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涂片 培养结果 药敏 实验 对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产生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 的细 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应及时进行登 记 填写 微生物多重耐药菌株监测反馈表 特殊情况及时电

13、话通知临床科室和感控 办 感控办耐药菌管理程序 v每天去细菌室查看结果 v多重耐药菌株的由细菌室填写 微生物室多 重耐药菌株监测反馈表 感控办去科室调 查耐药病人情况填写 耐药菌株监测调查表 在床头悬挂隔离标识 给科室反馈 高新 医院多重耐药菌株监测反馈单 一式两联科 室签字留存 根据临床症状督促医生根据药 敏试验用药 特殊病例用药邀请临床药师一 起查看病人 指导用药 v经常去病房查看耐药病人管理情况 追踪病 人恢复情况 v每半年将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通报 v每月将各科室标本送检情况在内网上公布 v以及检出的致病菌进行公布 提高病原送检 率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株监测 反馈

14、表 感染办 科 在细菌培养中发现患者 住院号 在 标本中培养出 耐药菌株 请注意指导临床隔离措施执行 微生物室签名 感染办签名 2010年 月 日 微生物室多重耐药菌株监测 反馈表 感染办 科 在细菌培养中发现患者 住院号 在 标本中培养出 耐药菌株 请注意指导临床隔离措施执行 微生物室签名 感染办签名 2010年 月 日 高新医院多重耐药菌株监测反馈单 科 你科患者 在 发现 菌 属于社区感染 院内感染 请你科做好以下隔离措施 1 尽量将病人隔离于单间 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2 限制 减少人员出入 尽量限制探视人员 如须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 3 接触患者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近距离操

15、作如吸痰 插管等戴防护镜 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 须把防护用品脱下 4 仪器设备 用后应清洁 消毒和 或灭菌 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 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5 遵循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脱手套 隔离衣后 须先洗手或进行双手消毒 6 该病人如去其他部门检查 应有工作人员陪同 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用后的器械设备 需清洁消毒 患者检查 使用的轮椅每次须消毒 7 标本应在密闭容器运送 病人的生活用品 无须特殊处理 8 医疗废 物放置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 利器放入利器盒 9 病人出院 转出 死亡者应对 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10 MRSA其他多重耐药药菌临床症状好转方可解除隔离 耐万古霉素

16、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连续 两次培养阴性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科室签字 年 月 日 新生儿科耐药药菌株监测调查监测调查 表 姓名 年龄 性别 男 女 病历号 体重 出生地 入院日期 2010年 月 日 标本送检时间 2010年 月 日 入院诊断 1 2 院内感染 是 否 感染日期 2010年 月 日 感染部位 送检标本 痰 血 尿 脑脊液 伤口分泌物 粪 咽拭子 其它 检查方法 1 镜检 2 培养 3 血清 培养结果 1 2 3 病人使用抗菌药物记录 送检前用药 1 2 送检之后用药 是否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是 否 药物敏感 氨苄西林 头孢唑 林 头孢噻 吩 头孢 他啶 阿米卡星 头孢呋 辛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头孢 吡肟 头孢哌酮 舒巴坦拉 头孢哌酮 头孢噻 圬钠 头孢 西丁 左氧氟沙星 亚胺培南 哌拉西林 替卡西林 复方新诺明 氯霉素 卡那霉素 奈替米星 四环素 妥布霉素 诺氟沙星 加替沙星 庆大霉素 氨曲南 美罗培南 妥布霉素 环丙沙星 羧忭西林 青霉素 多粘菌素B 氨苄西林 舒巴坦 多西环素 米诺环 素 美洛西林 苯唑西林 红霉素 克林霉素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