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645591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卷(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书写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 A.澎湃(bi) 踉跄(ling) 蓦然(m) 万赖俱寂(li)B.绚丽(xun) 膝盖(x) 繁衍(yn) 毛骨悚然(sng)C.山岚(ln) 踱步(du) 龟裂(ju) 受益非浅(fi)D.哺乳(p) 编撰(zhun) 贿赂(l) 如火如茶(t)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知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

2、,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醇厚 幽香 清冽 B.清冽 醇厚 幽香C.醇厚 清冽 幽香 D.清冽 幽香 醇厚3.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是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的合集,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B、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C、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必不可少。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

3、从此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4.下边是一位同学写的总结中的一段话,其中有许多毛病,请帮他修改。(5分)我从自己的学习中体会到,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我们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A),我上课搞小动作(B),思想开小差(C),身在课堂,心在操场,肯定不能学好功课。后来,我接受以前的教训,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好每堂课。老师讲到哪里,我的思想就跟到哪里。重要的地方,我还在书上做好记号,为了课后复习。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下课及时问老师或同学,不留问题过夜。(1)文中处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 。(2)文中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3

4、)第处语序不当,应把分句A、B、C的顺序调整为 、 、 。(4)根据上下文意,把处改为反问句式,应该是: (5)第处“为了”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5.按要求填空。(6分)(1)把人的喜怒哀乐投射到具体的事物上,以美景衬哀情,这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杜甫春望中的“_,_”。(2)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成语的诗句是_,_。(3)“乡愁”是古今诗词中共同的主题之一。崔颢黄鹤楼中的“_,_”抒发了浓浓的乡愁。(4)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巧借梦境来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_,_。(6)陋室铭中表

5、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6.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 ; ,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2分)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8名著阅读。(4分)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两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

6、不少好书。在你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书 名作 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二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9、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 ,全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 , 的愿望。(3分)10、诗中“僵”、“孤村”点明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7、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辨析词义:(4分) 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1)绝 (2)其 哀转久绝 其间千二百里 自非亭午夜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3)自 (4)三 自三峡七百里中 猿鸣三声泪沾裳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13、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色?渔歌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什么色彩?(

8、2分)_ _ _(三)、比较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回答1418题。(10分)【甲】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特点,这才是可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

9、,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这里的树,又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妇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丙】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渐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14、三段文字都写到“树”,但各

10、有不同的特点,如甲文所写的树木特征是“高低错落,充满画意”。请从乙丙两文中选择有关词语,概括树木的不同特征。(2分)乙:_;丙:_。15、三段文字写树都强调了气氛,如甲文突出繁华欢悦,乙文突出 _ ,丙文突出 _ 。(2分)16、对这三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2分)A甲乙两文多处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甲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乙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D甲乙丙三文都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17、从说明顺序来看,甲乙两文都是_顺序;从文段结构看,乙文是_ 结构,丙文是并列结构。(2分)18、有人认为甲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