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5645571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设计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第二章 章末归纳整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归纳整合 我国七大江河水灾特征比较 江河名称主要特征 长长江 发发生频频率高 水灾范围围广 汛期长长 洪水峰高 量大 洪水年际变际变 化较较小 伴随暴雨洪水 中上游地区常发发生数以万计计的崩塌 滑坡 泥石 流 进进一步加重了灾害的破坏损损失程度 泥沙淤 积积比较严较严 重 江湖行洪 蓄洪能力逐渐渐下降 防洪抗灾难难度越来越大 主要洪灾区人口 城镇镇 财产财产 密集 经济经济 比较发较发 达 洪灾破坏损损失严严 重 黄河 洪峰高 流量小 历时历时 短 洪水年际变际变 化大 含沙量 高 河道淤积严积严 重 行洪 蓄洪能力不断下降 主河 道不稳稳定 容易泛滥滥改道 地上悬悬河 不断发发展 溃溃堤

2、泛滥滥的威胁胁不断加重 近百年来 黄河流域干旱 日益严严重 洪水发发生频频度降低 但溃溃堤泛滥滥的潜在 威胁胁仍特别严别严 重 下游地区人口 城镇镇 财产财产 密集 所以防洪任务务十分艰艰巨 淮河 发发生频频率高 洪水强度大 年际变际变 化大 破坏损损失 严严重 河湖行洪 蓄洪能力差 防洪 抗洪困难难 经经 常与长长江中下游洪水并发发 海河 洪水主要来源于太行山和燕山地区的暴雨 洪水年际变际变 化 大 上游水土流失严严重 洪水含沙量高 下游湖泊萎缩缩 行洪调调洪能力下降 下游地区人口 城镇镇 财产财产 密集 洪水直接威胁胁天津市 20世纪纪60年代以后 干旱日趋严趋严 重 洪水发发生频频度降低

3、 但海河流域特大洪水威胁胁依然 存在 珠江 洪峰高 流量大 历时长历时长 洪水年际变际变 化小 洪水来自 西江 北江 以北江为为主 若两江洪水同时时暴发发 灾害 尤为严为严 重 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台风风 风风暴潮威胁胁 一旦与中上游暴雨洪水并发发 灾害特别严别严 重 下游地区经经 济发济发 达 有广州等众多城市 所以水灾损损失十分严严重 松花江 发发生频频率较较高 洪峰较较高 流量较较大 历时较长历时较长 洪水年际变际变 化大于长长江 珠江 小于黄河 海河 淮 河 辽辽河 流域内有哈尔滨滨 大庆庆等重要城市所以洪 灾破坏损损失严严重 辽辽河 干流洪水主要来源于左岸诸诸支流 右岸支流洪水来量

4、较较小 洪水年际变际变 化大 上游水土流失严严重 河道淤 积积 部分河段成为为 地上悬悬河 下游地区人口 城 镇财产镇财产 密集 分布有沈阳等众多城市 水灾损损失严严重 例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 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 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 降雪持续时间之长 降雪量 之大 积雪之厚 气温之低 历史罕见 给群众生活 交通运 输 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北疆降雪分布图 1 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 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 原因 2 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 分析暴雪融化后 大量融水 可能带来的危害 答案 1 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区 原因 来

5、自大西洋 北冰 洋的水汽 遇山地抬升 形成降雪 2 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 形成洪水灾害 大量雪水易在山 区形成滑坡 泥石流 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 导致土壤 肥力降低 解析 从图中不难看出 该地暴雪主要分布在山区 这主要和 该地盛行风向及地形有关 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受盛行西风 影响 来自大西洋 北冰洋的水汽 遇山地抬升 易形成降雪 大量融雪易使地表径流量迅速增加 引起河水暴涨 形成洪 水灾害 洪水还是诱发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形成水土流 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 气象灾害的种类 分布 成因 特点与防治 灾 害 多发发 地区 多发发 季节节 成因特点防治措施 梅

6、雨 江淮 地区 春末 夏初 江淮地区 冷暖气团团 势势均力敌敌 阴雨连绵连绵 降水多 出现现 空梅 天气 干旱 降水多时时 排水 出现现 空梅 天气 引水灌溉溉 伏 旱 长长江中 下游地 区 7 8月 梅雨过过后 在单单一的副 热带热带 高气 压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热 少雨 抗 旱任务艰务艰 巨 组织组织 抗旱 若有台 风风雨形成可能缓缓解 旱情 台 风风 东东南 沿海 夏秋 热带热带 洋面上 形成的一种 强烈的热带热带 气旋 狂风风暴雨 及时预报时预报 作好台 风过风过 境的准备备 建 立健全减灾工作的 政策法规规体系 营营 造沿海防护护林 提 高公众的灾害意识识 春 旱 华华北3 5月 夏季

7、风风未到 降 水少 气温回升 快 蒸发发旺盛 空气干燥 土 壤缺水 河湖 水位下降 引水灌溉溉 倒 春 寒 东东部季 风风区 3 5月 极地大陆陆气团势团势 力强盛 春季出现现强低 温和雨雪天气 地膜覆盖 等 寒 潮 除青藏 高原以 外的广 大地区 冬半年 春秋 两季 最严严重 强冷空气迅速入 侵 大风风 雨雪 冻冻害时间长时间长 范围围广 春秋 季节节危害最大 加强警报报 做好防 寒准备备 风风 沙 天 气 东东北 华华 北 西 北 地区 冬春两 季 以 春季 最重 西北季风风吹扬扬 干旱地区的 沙尘尘向东东南方 向扩扩散 风风大 大气含沙 量大 能见见度低 影响范围围广 一般与寒潮路径 相

8、同 营营造防护护 林 退耕 还还林还还草 干 旱 华华北 西 北地区 冬春 长长期无降 水或降水 异常偏少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是突出的世 界性问题问题 影响经济发经济发 展和社会安 定 因地制宜 合理调调 整农业结农业结 构 改善 农业农业 生态环态环 境 在 干旱多发发地区选择选择 优优良作物品种 开 展农农田水利设设施建 设设 营营造防护护林 改进进耕作制度 2 气象灾害在分布上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灾害 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区域的特点也不一样样 如下图图 所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3 发发生的周期性或季节节性 大多数自然灾害的发发生有动动静交替 少则则几年 多则则十几年 几十年

9、重复出现现的 特点 使其在一定区域范围围内具有模糊的周期性规规律 如水灾旱灾的十年一遇 百年一遇 气象灾害与水文灾害还还具有季节节性特点 如下图图所示我国气象灾害发发 生的时间时间 分布 例2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 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 100 200 mm称为大暴雨 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 下图 为 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 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并分析 原因 2 分析我国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答案 1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 自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 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 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 旋 台风 2 降水量大且集中 多暴雨 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不合理的围湖造田 建垸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严重 导致 河湖水库阻塞 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 经济发达 人口 密度大等 解析 第 1 题 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递减 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 响 因而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递减 第 2 题 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等 方面分析 其中洪水形成不仅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 植被覆盖 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 还取决于地势 河道 湖泊等影 响排水 蓄洪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灾情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