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精选(1-4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642819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题精选(1-4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题精选(1-4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题精选(1-4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题精选(1-4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题精选(1-4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题精选(1-4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1-4章综合练习 2005.9一、单项选择题:1“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 A 夏朝 B 商朝 C西周 D秦朝2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A B C D3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A 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

2、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6“簷前新叶履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 A屈原 B陶渊明 C曹操 D白居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开拓疆土 D 忽必烈一定乾元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它最初的都城是A、阳城 B、殷 C、镐京 D、 牧野9东汉明帝让西域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建造了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

3、窟 D、白马寺10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11.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 实现了选贤任能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A 佛教传入中国 B法显游历天竺 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13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14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

4、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1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陈子昂B盂浩然 C杜甫D杜牧16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A成都平原B河北地区C渭河流域D淮河流域17隋朝大运河的一段利用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这一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8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A三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唐代D南宋19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A佛教教义 B

5、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20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二、材料解析题:21、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材料二 。 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 (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 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 (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 ,地

6、豪族强买强卖。材料二、三据三国志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1)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2)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3)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材料二:(唐朝大历

7、)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6分)(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6分)23.(28分)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

8、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三: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材料四: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材料五: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9、(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2分)对唐代社会有何影响?(2分)(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2分)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3)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4)材料五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3分)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实质。(7分)(1)民族和睦相处,华夷一体。加强了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社会繁荣。(2)天朝上国(华夏至上)。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由鄙夷到师夷。萌发新思潮,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10、;学习西方工艺、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观念。(4)白人优越,欧洲中心,自认为是传播文明。背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并进行殖民扩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要求瓜分世界。实质:用种族、文化优越论为侵略扩张辩护。三、简答题: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8分)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6分)指出导致秦朝速亡的经济原因。(6分)(3)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一系列措施,促进秦国经济发展;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4)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5)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