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3698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4说课稿、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 4说课稿 执教:李秀荣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识字4。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的形式,要求学生认识“蜻”、“蝴”等14个生字。本课由六句儿歌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活动情景,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儿歌这一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知识。(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网”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

2、主识字的能力。(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字和朗读儿歌。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四)说教具、学具:1、彩色图片 2、词语卡片 3、课件二、说教法、学法识字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还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因此,拟定了以下教法。1.谈话导入法。利用谈话创设情境,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拼音及多形式的读,读准字词; 3.利用文本彩图以及联系生活,理解词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

3、解大自然,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春天过了是什么季节吗?(夏天)夏天,小朋友们会做哪些有趣的事呢?(游泳、)小朋友们都有那么多有趣的事要做,那我们的小动物们又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识字4看看,学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板书课题:识字4 学生书空。) ( 本环节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去探究。学习的兴趣。)2、现在,老师把小动物们都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来,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那李老师有个要求:(1)注意观察图中有哪些小动物;(2)它们在做什么?课件展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

4、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动物图片并贴在黑板上。)注意:蜘蛛在图上没有,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到躲在远处房檐下的蜘蛛;蚯蚓藏在地下,今天老师也把他们两个请来了(目的明确,要求具体。利用课件的优美画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图中没有蜘蛛及蚯蚓,老师还采用了引导法)。过渡:这些小动物漂亮吗?(漂亮)你们喜欢吗?(喜欢),今天哪组表现得最棒,老师一会儿就把小动物送给他们带回家。那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吧!(二)双向互动,趣味识字 1、小朋友们,请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大声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出示课件,不播放,随学生回答点出,随机教学生字。)(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选择。) 2、学生拼读,教师正因

5、。注意:“蜻蜓”是后鼻韵;“蝴蝶”不要读成“f d”;“蚯蚓”的“蚓”是前鼻韵;“蜘蛛”是翘舌音。3、考一考。(出示词语图片)让学生抢读并贴在与图片相应的位置、开火车、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利用课件及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4、现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些小动物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虫”字旁)李老师想知道,它们为什么都有“虫”字旁呢?谁能帮助我?(因为它们大多数和昆虫、小动物有关系,所以带有虫字旁。)哎呀,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谢谢你们!(课件出示虫字旁的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5、你们知道吗?像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

6、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6、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就是今天我们所学一部分的生字,现在请小组合作: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等等)(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渡:小朋友们学了这么久了,老师准备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摘苹果。7、摘苹果游戏。游戏规则:老师任意点击树上的苹果,如果你认识它上面的字就大声读出来,并摘下苹果贴在额头上(贴画)。(巩固所学生字。)过渡:小朋友们的识字能力这么厉害,那写字能力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从生字中选 “蚂蚁”两个字来比一比,看在田字格中,谁写得规范又漂亮?(三)指导书写,重点是“虫”字旁。1、观察“蚂”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学生汇报观察情况。3、师范

7、写,学生书空。4、生书写 “蚂蚁”2个字,师巡视指导。5、展示评价。过渡: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们这么厉害,它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想赶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们想去看看它们到底要做什么吗?()现在就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吧!(采用谈话法,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初学儿歌,质疑问难。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们现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课件依次展示)(要求具体、目的明确。抓住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来教学。) 生1:蜻蜓在空中飞(蜻蜓是怎么飞的呢?)生2:张开翅膀飞(请小朋友们做一做这个动作,引出“展”字并贴出生字卡片)2、课件出示:蜻蜓半空展翅飞。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生字是红色,生齐读生字,

8、重点是“展”。)3、其它几句教法相同。(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说话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并出示相关的生字词并让学生读一读。)过渡:小朋友们真聪明,这几句儿歌其实就在我们书本第五十七页,请打开书第57页,看谁读得又对又好。(五)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请小朋友们自由大声的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2、齐读儿歌。(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读得怎么样呀?读儿歌应该怎么样度呢?)3、指导画出节奏朗读。(按“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划节奏。)4、师生对对碰、男女生对对碰。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对对儿歌,老师说小动物的名字,你们说它们在哪里做什么

9、?(此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方法,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六)练习说话。(课件出示)1、仔细观察,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仿说儿歌。(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为将来的写话打下基础。)(七)课堂总结1、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作为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互相关心、互相保护)是的,作为他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保护他们,不要去伤害他们,也不要去破坏它们居住的地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现在我们就用闪烁的小星的调把儿歌串词进去,把小动物们送回家吧!(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好

10、习惯。)2. 唱闪烁的小星串词。过渡:我们把小动物们送回家了,小朋友们也该休息了,老师就把今天的作业布置一下吧!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熟读成诵。 2、用自己认识的小动物仿说几句儿歌。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与词语卡片结合,直观具体。更能加深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识及巩固。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 4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自主识字。本课的生字基本都是形声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所以可以利用自己已掌握

11、的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的特点,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而且不稳定,不持久。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可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进行。在识字4的教学中,学习生字我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借助拼音识记生字。借助动物形象给学生留下了生字词的感知记忆;第二步,去掉注音。出示无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第三步,通过引导他们对形声字特点的分析来巩固识记。第四步,摘苹果游戏。学生在生字的反复呈现与识记中不断识字深化,不仅对生字的音、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还了解了字的意思。 识字主要是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重字形联系,但是集中识字没有具体语言环境的帮助,这些字学生就不一定能很好地

12、运用,分散识字注重字义的情境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境中进行生字的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可以采用分散识字的方法来巩固补充。集中识字之后,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朗读,如,引读(做动作读、师生对读):什么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干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蜻蜓哪里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再如编成歌曲演唱。可以说游戏的设置,符合儿童爱玩的特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时刻处于兴奋状态,在玩中体验了学的成功,在学中享受了玩的乐趣。不足之处:1、板书时,教师身体挡住了黑板,学生看不见教师范写笔顺。2、教学内容太多,写字可以放到第二课时教学。3、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够好,说句子的环节用时太多,导致唱儿歌环节没完成,有拖堂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