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3016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语三四单元语文教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主备人执教者课型新授课 时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教学法指导生字卡、小黑板教具准备集 体 智 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三初读指导 自学生字词。(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2、替(3).读通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读。(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3).指名分段读课文。 分小节,理清脉络。(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3).指名学生填写。(4).小结。(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精读训练 看图。(1).图上画了什么人?(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

3、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4).小结图意。 分小节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3).小结。(4).齐读第一节。第二节(1).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4).小结,齐读。第三节(1).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什么

4、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6).小结。齐读。第四节(1). 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

5、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5).小结。三总结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第三课时一. 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 学生练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二背诵 放录音欣赏。 指着板书引背。 各人轻声背诵。 分组交换背。 全班齐背。三写字指导四作业练习 抄写生字词。 比一比,再组词。忘( ) 你( ) 邻( ) 古( )盲( ) 您( ) 您( ) 郊( ) 扩词训

6、练。野( )( )( ) 喜( )( )( )居( )( )()忘()()()课题一株紫丁香主备人执教者课型新授课 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法指导教具准备集 体 智 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

7、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2课件演示: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三、教学生字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

8、,不觉疲倦。)四、练读课文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五、写字指导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读字音,认字形。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3教师范写。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六、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1放

9、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3教师引读。(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4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二、品读课文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三、背诵课文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2看书中画面自己练习背诵。3小组表演背诵。4全班汇

10、报。四、我会读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2全班开火车读。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写后同桌展示一下。五、学习写字出示“甜、歌、牵、困”四个字。读字音,认字形。观察教师范写,点评。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六、作业设计回家后把这篇课文背给家长听或背给喜欢的老师听。课外去找一些赞美老师的诗歌读一读。课题8.有趣的发现主备人执教者课型新授课 时三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

11、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学习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教学法指导教具准备集 体 智 慧个性设计教学后记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7有趣的发现。2、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要求:(1)标好小节号。(2)读准生字字音。(3)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词。(出示下列词语)有趣达尔文小岛昆虫翅

12、膀观察比较因为生存研究重要指名带读,正音后,再指名带读,开火车读。(2)去拼音后,指名带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3)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出示第3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第二至第四句。(4)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评议。3、范读课文。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2、问:你听明白了什么?3、引导: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4、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5、齐读这个小节。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读一读,巩固生字的字音。2、你是怎么样记住每个生字的?指导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偏旁。上下结构容、易、究。左右结构较、研。半包围结构达、存。3、指导书写:你在字形上有

13、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4、你能给这些生字组词或用它来说一句话吗?5、集体书空这些生字。6、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2、课后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读生字卡片。2、扩词:达岛因存二、分析理解。1、细读第二自然段。(1)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2、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理解第1句。“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3)理解第2、3句。这里讲了几种昆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