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629439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病辨治总结PPT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伤寒论 水气病 伤寒论 专题讲座 陶晓华 2011年11月 1 证治概要 太阳病 小青龙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加桂汤 苓桂草枣汤 苓桂术甘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 术汤 真武汤 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 结胸证 生姜泻心汤 十枣汤 阳明病 猪苓汤 茵陈蒿汤 少阳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 少阴病 真武汤 厥阴病 茯苓甘草汤 牡蛎泽泻散 学术探讨 2 证治概要 太阳病 1 小青龙汤证 太阳伤寒兼内停水饮证 治 原文 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 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 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40 p64 伤寒心下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小

2、青龙汤主 之 41 p65 3 辨证论治 证候 伤寒表不解 表实证仍在 心下有水气 内停水饮 干呕 水饮犯胃 胃气上逆 咳嗽 水饮犯肺 肺失宣降 4 辨证论治 或然证 诸或然证 皆水饮内停之患 如 口渴 水饮内停 不能化生津液为用 下利 水饮下趋大肠 喘 水饮犯肺 肺失宣降 小便不利 下腹胀满 肺失通调 水道不利 咽喉噎阻 水饮阻碍气机 上壅肺胃通路 5 水色 患者面色多见青色或黧黑之色 或下 眼睑处呈青暗之色 水斑 面部出现对称性色素沉着 水气 面部虚浮 眼睑轻肿 水滑舌苔 弦脉 咳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痰 落地成水 或是咳吐 冷痰 自觉痰如凉粉 痰色似蛋清样半透明 而连续不断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

3、病脉证并治 夫心下 有留饮 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6 冬季寒冷时则发作加重 天气暖和时病情缓解 其他见症诸如气短 憋闷 窒息感 重者则咳 逆倚息不得平卧 甚则咳喘时涕泪俱出 更甚 者 可因水气上冲而突然昏厥 7 方药 麻黄 桂枝 芍药 和营卫而解表 干姜 细辛 半夏 温阳气而化饮 五味子 收敛肺气 甘草 调和诸药 干姜 细辛 五味子的配伍 8 使用注意 注意干姜 五味子的用量比例 若治新喘 宜注意温散 干姜必重用 若治久喘 宜 注意收敛肺气 五味子须重用 本人常加用桑白皮 杏仁 全瓜蒌 鱼腥 草 咳甚也可酌加川贝 小青龙汤不可长期服用 久服伤阴动阳易 生它变 故治咳喘时 当以小青龙汤救其急 苓桂之

4、剂善其后 当酌选苓桂术甘汤等 9 加减法 渴去半夏加花粉 避燥 生津 微利去麻黄加荛 rao 花 下其水气 噎去麻黄加附子 温阳散寒 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 淡渗利 水 喘去麻黄加杏仁 宣降肺气 10 药后反应 服小青龙汤后 病人由不渴变为口渴 是 病愈的佳兆 发汗之后 温化之余 上焦 津液一时不足 病愈之后 津液得以敷布 口渴自除 11 方证鉴别 小青龙汤证与麻黄汤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比较表 主证病机治法 小青龙汤 发热 咳而 微喘 干呕 不渴 外寒内饮 饮邪犯肺 散寒宣肺 温阳化饮 麻黄汤 寒热无汗而 喘 脉浮紧 风寒外束 肺气闭郁 辛温发汗 开肺定喘 桂枝加厚 朴杏子汤 恶风自汗

5、而喘 营卫不和 肺失宣降 和营解肌 宣降肺气 12 l支气管炎 1 炙麻黄12g 炙桂枝10g 法半夏 10g 干姜5g 炙细辛5g 射干9g 葶苈子15g 五味子9g 杏仁10g 炒苏子10g 川贝母粉6g 炒白芥子10g 炙款冬花12g 炙紫苑15g 风寒 表证明显者 加紫苏6g 荆芥6g 胸闷痰粘难咯者 加桔梗10g 旋覆花10g 蒹有热象 烦躁口渴者 加生石膏24g 肺部感染明显者加鱼腥草30g 银 花30g 忌食油腻 烟酒 辛辣 鱼腥等食物 冯 永炎 小青龙汤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65例临床观察 光明中医 2003 18 106 48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 13 l支气管炎 2 麻黄 五

6、味子 生甘草各6g 桂枝 白芍 半夏 干姜各10g 细辛3g 根据冬夏时令分别选用生或炙麻黄 痰稠 难咯出者加桔梗 鱼腥草 陈皮 胸闷或呼 吸困难者加瓜蒌皮 薤白 地龙 食欲不振 者加莱菔子 砂仁 黄年斌 刘 乡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 管炎50例 中国中医急症 2002 11 5 409 14 l支气管炎 3 临床表现均具有 咳嗽 咯痰 痰色白 清稀 有泡沫 痰量多 微 喘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苔白 脉沉紧 均 经x线摄片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何 冠 小青 龙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48例 中国中医急症 2002 4 252 15 l哮喘 1 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 炙麻 黄10g 桂枝10g 五味子10

7、g 干姜8g 制半夏15g 白芍30g 细辛8g 甘草15g 寒痰粘稠者加白芥子10g 莱菔子30g 紫苏子10g 痰热壅肺者加鱼腥草30g 生 石膏30g 浙贝母10g 彭开绍 重剂小青龙汤治 疗支气管哮喘体会 中国乡村医药 1997 4 11 20 16 l哮喘 2 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 均属顽固性反 复发作 经一般中西药治疗而无效者 处方 炙麻 黄15 20g 炙五味子6 9g 桂枝6 9g 干姜6 9g 制半夏15 20g 白芍15 25g 细辛6 9g 蜜炙 甘草9 15g 寒痰粘稠者加旋覆花9 15g 包煎 蜜炙款冬花9 18g 苏子15 25g 痰热壅肺者加 鲜鱼腥草30 50g

8、 海浮石15 25g 象贝母9 15g 胡全和 小青龙汤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蛇志 2002 14 1 49 17 l肺心病 处方 炙麻黄20g 白芍20g 桂 枝20g 干姜20g 细辛20g 法半夏20g 五味子20g 生石膏120g 甘草20g 喘 重加三子养亲汤 水肿重加茯苓 泽泻 车 前子 咳重加百部 瓜蒌 肺气虚重加黄芪 100g 任广毅 郭增友 杨维林 大剂量小青龙汤治疗肺心病 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1 3 225 18 l变应性鼻炎 处方 麻黄10g 桂枝10g 白芍10g 五味子6g 干姜6g 半夏10g 细辛6g 甘草10g 对于诊断明确者 均

9、投 以小青龙汤煎剂 每日1剂 分2次煎服 不 用或停用其他全身及局部用药 桑 进 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53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 11 4 14 19 l慢性荨麻疹 麻黄3g 桂枝6g 细辛3g 白芍6g 干姜3g 清半夏9g 五味子3g 炙甘草3g 风热型加金银花 风湿加苍术 便秘加大黄 刘卫兵 谷 峡 小青龙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9 例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1998 20 1 23 20 l肺炎 炙麻黄5 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细辛5g 法半夏10g 干姜10g 五味子 10g 炙甘草7g 鱼腥草30g 黄芩15g 杏仁10g 寒痰粘稠加白芥子 紫苏子 旋 覆花各10g 去

10、黄芩 白芍 痰热郁肺加石 膏 川贝母各15g 去干姜 桂枝 细辛 体虚加人参 白术 当归 熟地黄各10g 去黄芩 麻黄 詹锐文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 河北 中医 1988 20 2 114 21 l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炙麻黄10g 桂枝10g 白芍10g 干姜10g 细辛10g 甘草10g 法夏 10g 五味子10g 葶苈子20g 胸痛加瓜蒌 薤 白 延胡索各10g 胸闷气促加杏仁 桑白皮各 10g 厚朴6g 持续低热者加银柴胡10g 地骨皮 20g 中等或高热者 干姜减至5g 加桑白皮10g 石膏30 50g 食欲减退加厚朴 莱菔子各10g 麦芽20g 梁健春 刘成柱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

11、结核性渗出性胸 膜炎35例 广西中医药 1992 15 3 13 22 l病窦综合征 炙麻黄9g 桂枝15g 白芍20g 半夏10g 干姜9g 细辛3g 五味子10g 人参6g 丹参30g 水煎2次 取浓汁缩为600ml 每次 100ml 1日服3次 2天1剂 待心率稳定时 改为 100ml早晚2次分服 或改用附子理中丸 每次1丸 1日3次口服 维持治疗半年以上 陈玉珍 王晓舟 王灿勋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病窦综合征34例 山东中医杂志 1995 14 5 211 23 2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火逆亡阳惊狂证治 原文 伤寒脉浮 医以火迫劫之 亡阳必惊狂 卧起不安者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

12、龙骨 救逆汤主之 112 p103 24 辨证论治 证候 伤寒脉浮 病邪在表 治宜汤剂解表 医以火迫劫之 亡阳 惊狂 心阳外亡 卧起不安 心神浮越 病机 心阳外亡 神不内守 治法 温阳涤痰 镇心安神 25 方药 桂 甘 辛甘相合 以复心阳 生姜 大枣 补益中焦 调和营卫 温通心 阳 龙 牡 重镇潜摄 以安心神 蜀漆 常山的嫩苗叶 祛痰饮 化痰开 结 本证因火劫之逆为病 故后人简称为 救逆汤 26 讨论 关于去芍药 关于加蜀漆 蜀漆为祛痰之品 为何要祛痰 第一 阳虚之体 特别是肺脾阳虚 运化水湿 失职 易产生痰饮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 阳虚 易夹痰 第二 根据临床经验 无论寒湿还 是湿热 如果以心神

13、症状为主 酌用祛痰之品 常收良效 特别是顽固性心神症状 怪病治 痰 27 讨论 关于亡阳 亡卫阳 汗多恶寒 可治以桂枝加附子 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等 亡肾阳 汗多肢厥 下利恶寒 脉微 细沉 治宜四逆汤一类方剂 28 讨论 本方具有补益心阳 祛痰 镇静安神等作用 用于治疗惊恐心悸 心脏神经官能症 酌加茯 苓 半夏 陈皮 南星 枳实 使用要点为 症状上以心神症状为主 病机上 以阳虚寒凝为主 29 3 桂枝加桂汤 心阳虚致发奔豚证治 原文 烧针令其汗 针处被寒 核起而赤者 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灸其核上各 一壮 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 117 p105 30 辨证论治 核起而赤 肿如果核状

14、烧针发汗 操作 中处理不当 针处被寒 寒邪外束 火郁于内 故核起而赤 奔豚 如豚之奔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汗 多而心阳虚 肾水乘外寒上凌心胸 治法 外 先灸其核上各一壮 以散其外寒 内 再用桂枝加桂汤 温肾阳 制水邪 31 分析 病因有二 一是 从惊得之 金匮 二是 针处被寒 关于加肉桂还是桂枝 奔豚汤证常见于某些心脏病患者 其人自觉气 上冲胸时 便发生早搏 心律不齐 心悸 憋 闷 窒塞等症状 用本方效果满意 32 分析 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有一股气从下向上而冲 如豚之奔 其发作时 先觉脐上悸动 旋即逆气上冲心胸 痛苦 异常 其气所过之处 则有种种症状出现 如气逆胃脘 则见脘腹胀满 气至心胸 则胸

15、闷气促 心悸不宁 气冲咽喉 则憋闷窒息欲死 甚则冷汗淋漓 气上冲巅 则见眩晕跌仆 逆气复还于下 则诸证消失 本证的 特点是时发时止 呈阵发性发作 间歇期则无多大痛苦 对此类病证现代医学有诊为神经官能症者 或间脑癫 痫症者 亦有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断之者 33 4 苓桂草枣汤证 汗后心阳虚欲作奔豚 证治 原文 发汗后 其人脐下悸者 欲作本豚 茯 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65 p106 34 辨证论治 生理 正常 心火 在上 肾水 在下 病理 心阳不足 肾水欲动 35 病理 脐下悸 汗后心阳不足 肾水妄动 心下悸 汗后心阳不足 64条 病势较轻 脐下悸 心阳不足 肾水偏盛 上 凌于心 病势较重 36

16、 欲作本豚 水气有上冲之趋势 将 作未作之时 欲作本豚证 既有心阳虚 又有水 气上凌 故常伴有小便不利 37 方药 茯苓 利水宁心 桂甘 温通心阳 桂枝降逆平冲 温阳培土以制肾水 大枣 健脾利水 38 茯苓为方中主要药物 且用量为重 半斤 应视为君药 且须先煎而力 始胜 对利水更能提高疗效 甘澜水 39 类证鉴别 欲作奔豚已作奔豚 病因 病机 太阳表证发汗心阳虚 损 下焦水寒之气欲 作上逆 太阳表证 烧针取汗 心阳虚损 下焦阴 寒之气已作上逆 证候 脐下悸欲作奔豚 但 无典型奔豚证候 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 上冲心胸 可有典型 奔豚证候 治则温通心阳 化气行水温通心阳 平冲降逆 方药 苓桂草枣汤 重用茯苓 桂枝加桂汤 重用桂枝 40 5 苓桂术甘汤证 误吐下后脾虚水停 变证 原文 伤寒若吐 若下后 心下逆满 气上冲 胸 起则头眩 脉沉紧 发汗则动经 身为 振振摇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7 p108 41 主证分析 心下逆满 中焦停水不化 气上冲胸 气逆水饮上泛 起则头眩 寒水上冒 蒙蔽清窍 头晕 较厉害 脉沉紧 里寒夹饮 金匮 脉得 诸沉 当责有水 紧脉主寒 发汗则动经 身为振振摇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