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2865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畔独步寻花说课稿江畔独步寻花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自然的“美”。我把“享受美好的事物带给我们的乐趣,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作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761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六首,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

2、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听到了清脆的啼鸣。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这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本课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学习写景方法、领会诗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而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再现诗歌描绘的情境是教学的关键。二、分析学生,确定学习方法。 由于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常常停留在对诗句字面意思的

3、理解上,对诗歌的学习方法懵懵懂懂,对诗歌的美点不会品味,对诗歌中蕴含的感情难以体会,针对这首古诗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运用讲述法,情境法等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自学、想象等方法学习。二、 展示流程,剖析设计意图。(一)新旧联系,解诗题。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然后出示诗题,让学生讲解题目的意思。老师随机指导“畔”的读音和意思。(二)反复诵读,懂诗意。古诗言简义丰,音韵和谐,特别适合学生诵读。我要求学生看到诗后,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

4、律,要求层层提高。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卢梭说过:“我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所以在懂诗意环节我渗透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巧借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基本能疏通诗的大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当小老师向大家讲解自己学会的字词或句子。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使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根据我对学情的把握,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 “戏蝶”“自在”“娇莺”这几个词的解释,这时我针对性的讲析显得及时和精当。最后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试着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三)玩赏诗句,悟诗情。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

5、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想象式阅读是阅读诗歌的好方法之一,它会让你神思飞越,浮想连翩。这一环节我和学生一起带着美好的想象来学习这首诗。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那杜甫都看到了什么呢?(明确:压枝低的花、时时舞的蝶、恰恰啼的莺)现在让我们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吧!指导学生从视觉的角度想像,从听觉的角度想像,从动景的角度想像,从静景的角度想像。想象带来了美丽的画面,美丽的画面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写景方法,练习了说话,

6、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中的意境。 老师总结: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陶醉、一起回味在那情景中吧!老师配乐,指名背诵。从最初的要求 “文从字顺,节奏正确”到“入情入境”,不知不觉中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渐入佳境。(四)了解背景,知诗人。“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从诗中体会到的喜悦与赞叹,正是杜甫看到美丽景象的心情。但是这份喜悦不仅仅来自眼前的美景,要想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还得了解他写诗时的背景。写作背景: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很快这次战争席卷了大片土地,杜甫同人民一起

7、逃离,他的另外一些诗歌,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场战争: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亲身经历了人民所遭受的各种灾难,目睹了叛军的暴行和人民水深火热的恐怖生活。他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修建了茅屋这首江畔独步寻花写于安史之乱平定的时候,诗人有种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所以诗中表现的这份喜悦不仅仅来自美景,还来自稍稍安定的生活,诗中表达着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让学生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喜悦再次朗读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五)巩固理解,画诗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长于描写景物的诗,意境优美,能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1.画中有诗。老师出示三幅国画:咏柳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让学生给画面题上诗句。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传达出一种诗意的境界。2.诗中有画。根据江畔独步寻花诗中所描绘的内容画一幅画。学生的笔触也许非常笨拙、稚嫩,但是诗中的韵味像一粒种子,已植入孩子的心田,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板书:江畔独步寻花静花视蝶动听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