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2853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首教学设计(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学目标:了解诗经有关常识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背诵三首诗篇重点难点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臣鸠、窈窕、逑、荇莱、寤寐、蒹葭、无、恬、涣、埘、址、桀。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的读音。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这三首诗。一 导语设计诗经 同学们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是你们至少听说过,甚至还会背诵其中的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恋歌;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的是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归来时的悲戚之感。再如

2、“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思之苦表现的如怨如诉深切缠绵淋漓尽致等等。正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二 诗经简介(这一部分书上注释都有,可以给出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总结即可) 性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六艺”之一。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体制和内容: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大都是贵族作品,;“颂”,都是。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

3、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艺术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教师在此无须多介绍,在具体研习时结合实例讲解)三、整体把握(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2)学生自由诵读,讨论诗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老师总结)题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标题,不能代表诗篇的内容。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读成“2/2”节拍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为获得声韵上的美感。采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3)学生结合诵读提示再一次朗读三首诗歌,自由诵读。整体感知,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一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经历。秦风无衣是一篇军中歌谣,表现士兵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邶风静女写男女幽期密约的情形,其中主人公 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四、布置作业预习 邶风静女争取熟读能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