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62704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检修标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掘设备1通用部分1.1 紧固件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无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 。 1.1.2 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1.1.3 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应一致。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载荷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防松螺母(背冒)或其它防松装置。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固;铁锁紧螺母时,其拉紧方向应和螺母旋转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1.1.4 螺栓不得弯曲,螺栓螺纹的连接件光孔内部分不得少于两个螺距,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不得高出连接件的表面。1

2、.1.5 键不得松动,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1.2 轴和轴承1.2.1 轴无裂纹、损伤或锈蚀,运行时无异常振动。1.2.2 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不超过表1-2-1的规定:1.2.3 轴承润滑良好,不漏油,转动灵活,无异响。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5。 表1-2-1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 mm 轴径或轴承内径滑动轴承(顶间隙)滚动轴承圆锥滚动轴承调整值允许值30-500.250.200.05-0.120.2050-800.300.250.06-0.140.2580-1200.350.300.07-0.170.30120-1800.400.35180-2500.501.3 齿轮1

3、.3.1 齿轮无断齿,齿面无裂纹或剥落.1.3.2 点蚀坑面积不超过下列规定: a点蚀区高度接近齿高的100%; b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30%,长度占齿长的40%; c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70%,长度占齿长的10%.1.3.3 齿面出现的胶合区,不得超过齿高的1/3,齿长的1/2.1.3.4 齿厚磨损不超过下列规定:a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硬化层的80%b软齿面齿轮,齿厚磨损为愿齿厚的15%c开式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25%1.3.5 齿轮副啮合的接触斑点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圆柱齿轮,沿齿长不小于50%,沿齿高不小于40%b圆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50%c弧齿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

4、30%-50%d蜗轮,沿齿长不小于35%;沿齿高不小于50%e圆柱齿轮副、蜗轮副接触斑点的分布在齿面中部,圆锥齿轮副应在齿面的中部并偏向小端。1.3.6 齿轮的磨损、点蚀、胶合及接触斑点面积可以检修记录为依据进行检查,记录的有效期不超过规定的检修间隔期。1.4 减速器1.4.1 箱体无裂纹或变形,结合面配合紧密,不漏油。1.4.2 运转平稳,无异响。1.4.3 油脂清洁,油量合适。润滑油面超过大齿轮直径约1/3,轴承润滑脂占油腔1/2-1/3。1.5 联轴器1.5.1 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和同轴度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 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同轴度 mm 型式端面间隙两轴同轴度径向位移倾斜

5、%齿轮式250470.201.22505007120.2550090012180.30弹性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240.51.2链式0.5木销1.0胶带20-603.01.51.5.2 齿轮联轴器齿厚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25%,键和螺栓不松动.1.5.3 弹性联轴器的弹性圈外径磨损后与孔径差不大于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1.5.4 链式联轴器链轮无裂纹或严重咬伤,链轮齿厚磨损不超过3-5mm。1.5.5 木销联轴器木销齐全,有防脱落装置。1.6 “四不漏”的规定1.6.1 不漏油:固定设备的静止结合部位无油迹,转动及滑动部位允许有有油迹,在擦干后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移动设备的固定结合

6、部位允许有油迹,擦干后30s不见油;转动部位15min不成滴,非密闭转动部位不甩油。1.6.2 不漏风:距压风管路、风包和风动工具1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1.6.3 不漏水:静止的固定结合面不见水,转动部位允许滴水,但不成线。1.6.4 不漏电:绝缘电阻符合下列要求,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1140V 不低于60K660V 不低于30K380V 不低于15K127V 不低于10K1.7 电气设备1.7.1 电动机、开关箱、电控设备、接地装置、电缆、电器及配线,符合标号“电气设备”分册完好标准的规定。1.7.2 照明灯符合安全要求。1.8 安全防护装置1.8.1 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电器

7、设备和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以及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或场所,都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1.8.2 机房峒室应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1.9 涂饰1.9.1 机壳及外露金属表面(有镀层者除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涂漆要与原出厂颜色一致。1.9.2 设备的防护栏、油标、注油孔、油塞等,其外表应涂红色油漆,以引起注意。1.9.3 压风管、水管、油(或工作液)管外表应分别涂色,以示区别。1.10 记录资料1.10.1 各种设备应分别备有下列记录资料:a交接班记录;b运转记录;c检查、修理、试验记录;d事故记录。1.10.2 设备有铭牌、编号牌,并固定牢靠,保持清晰。1.11 设备环境1.11.1 工具、备件、

8、材料整齐存放在专用箱(柜、架)内。1.11.2 设备及机房峒室整洁,设备附近无积水、无积煤(矸)、无杂物、巷道支护无缺梁断柱。2滚筒式采煤机2.1 机体2.1.1 机壳、盖板无裂纹,固定牢靠,结合面严密,不漏油。2.1.2 操作手把、按钮、旋钮完整,动作灵活可靠,位置正确;2.1.3 仪表齐全,灵敏准确。2.1.4 水管接头牢固,截止阀灵活,过滤器不堵塞,水路畅通,不漏水。2.2 牵引部2.2.1 牵引部运转去异响,调速均匀准确。2.2.2 牵引链伸长量不大于设计长度得%。2.2.3 牵引链轮与牵引链传动灵活,无咬伤现象。2.2.4 无链牵引链轮与齿条或链轮的啮合灵活可靠。2.2.5 牵引链张

9、紧装置齐全可靠,弹簧完整。紧链液压缸完整,不漏油。2.2.6 导链装置齐全,磨损量不大于10mm。2.2.7 液压油质量符合(80)煤机综52号综采、普采设备油脂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草案)。2.3 截割部2.3.1 齿轮传动无异响,油位适当,在倾斜工作位置,齿轮能带油,轴头不漏油。2.3.2 离合器动作灵活可靠。2.3.3 摇臂升降灵活,不自动下降2.3.4 摇臂千斤顶无损伤,不漏油。2.4 截割滚筒2.4.1 滚筒无裂纹或开焊。2.4.2 喷雾装置齐全,水路畅通,喷嘴不堵塞,水成雾状喷出。2.4.3 螺旋叶磨损量不超过内喷雾的螺纹。无内喷雾的螺旋叶,磨损量不超过原厚的1/3。2.4.4 截齿缺

10、少或截齿无合金的数量不超过10%,齿座损坏或短缺的数量不超过2个。2.4.5 挡煤板无严重变形,翻转装置动作灵活。2.5 电气部分2.5.1 电动机冷却水路畅通,不漏水。电动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2.5.2 电缆夹齐全牢固,不出槽,电缆不受拉力。2.6 安全保护装置2.6.1 采煤机原有安全保护装置(如与刮板输送机的闭锁装置,制动装置、机械摩擦过载保护装置、电动机恒功率装置及个种电气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整定合格。2.6.2 有链牵引采煤机在倾斜15以上工作面使用时,应有可靠的防滑装置。2.7 底托架、破碎机2.7.1 底托架无严重变形,螺栓齐全紧固,与牵引部及截割部接触平稳,挡铁严密。2.7.

11、2 滑靴磨损均匀,磨损量不大于10mm。2.7.3 支撑架固定牢靠,滚轮转动灵活。2.7.4 破碎机动作灵活可靠,无严重变形及磨损,不缺破碎齿。3液压支架3.1 架体3.1.1 零部件齐全,安装正确,柱靴及柱冒的轴销、管接头的U形销、螺栓、穿销等不缺少。3.1.2 各结构件、平衡千斤顶座无开焊或裂纹。3.1.3 侧护板变形不超过10mm,推拉杆弯曲每米不超过20 mm。3.2 立柱、千斤顶3.2.1 活柱不得炮崩或砸伤,镀层无脱落,局部轻微锈斑面积不大于50 mm2;划痕深度不大于0.5 mm,长度不大于50 mm,单件上不多于3处。3.2.2 活柱和活塞杆无严重变形,用500 mm钢尺靠严,

12、其间隙不大于1 mm。3.2.3 伸缩不漏液,内腔不窜油。3.2.4 双伸缩立柱的活柱动作正确。3.2.5 推拉千斤顶与挡煤板、防倒千斤顶与座连接可靠。3.3 阀3.3.1 密封性能良好,不窜液,不漏油,动作灵活可靠。3.3.2 截止阀、过滤器齐全,性能良好。3.3.3 安全阀定期抽查试验,开启压力不小于0.9PH(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1.1PH;关闭压力不小于0.85PH.3.4 胶管3.4.1 排列整齐合理,不漏液。3.4.2 接头可靠,不得用铁丝代替U形销。3.5 记录资料支架有编号、有检查、修理记录,填写及时,数据准确。3.6 设备环境架内无杂物,浮矸不埋压管路和液压件。4液压泵站4

13、.1 泵体4.1.1 密封性能良好,不漏油。4.1.2 运转时无异常振动。4.1.3 油质符合规定,保持清洁。4.2 乳化液箱4.2.1 乳化液清洁,无析皂现象,配制浓度3-5%。4.2.2 高低压过滤器性能良好。4.2.3 蓄能器充氮压力符合要求,误差不大于0.5MP。4.3 安全保护装置、仪表4.3.1 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4.3.2 压力表指示准确,每年校验一次。5单体液压支柱5.1 柱体5.1.1 零件齐全完整,手把体无开裂。5.1.2 缸体化划痕深度不大于1 mm,且不影响活柱升降。5.1.3 所有焊缝无裂纹。5.1.4 柱顶盖不缺爪,无严重变形。回撤的支柱应竖放,不得倒放在底版上。5.2 活柱5.2.1 镀层表面缺陷不超过下列规定:a.锈蚀斑点总面积为5cm2b每5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