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26543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植物的呼吸优秀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植物的呼吸学科生物学段:第六章生物的呼吸年级初一相关领域人体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排水法收集气体、氧气的助燃作用教材书名:生物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振莲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13811319916讲课者王振莲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13811319916指导者白建秀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010)64754884课件制作者王振莲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13811319916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 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发展的过程,初中阶段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

2、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 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标准将“科学 探究”单列为一个主题。本节课在学完了人的呼吸以后,很自然的引入到植物也是生物,它们有没有呼吸呢?带着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规范实验探究法的过程,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在课前把学生的课本收起来。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生物的呼吸之植物的呼吸,本人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处理,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先学习了人体的呼吸,能够吸

3、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进而明确了呼吸作用的概念,也初步介绍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情况:相比物理、化学来说,生物是初中学生接触最早的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 然学科,所以相应的,与实验有关的仪器及用途了解不多;虽然上学期学习了实验法的基本步骤,但是真正应用实验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得还不够;根据现有的 知识水平,绝大多数的学生知道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不是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并不清楚,更不能说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等知识了,这些内容对 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学方式: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播放自录部分学生课前参与实验的视频、ppt、多媒体设备等。教学手段:本节课充分

4、利用设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把学生参与准备实验的部分 视频过程呈现给学生,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更使全体学生体会到实验的真实性,以及对即将出现的实验结果的渴望性;课堂上根据教学要求请了部分学生 参与实验;在设计实验时配合学生的问答及讨论、总结等多种手段教学,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技术准备:自录部分学生课前参与实验的视频并进行适当的剪辑、ppt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知道种子在不断的进行呼吸,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又通过观察整株植物呼吸现象的实验,进一步说明整个植物体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能力目标:1,通过三个实验,培养学生观

5、察及动手能力;2,通过对菜豆种子、蒲公英有无呼吸现象的探究,巩固实验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研究的兴趣。体验学科学中做科学,做科学中学科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提问、多媒体的使用、演示实验)学生活动(学生实验、学生讨论、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思维等)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和其他动物要想生活除了每天必要的进食外,还必须如何?那呼吸对他们重要吗?那同学有没有这样一个问题:植物也是生物啊,它有呼吸吗?如果有呼吸,吸进什么?放出什么?那大家一起回想,人和其他动物他们呼吸,吸进的是

6、什么,呼出的又是什么?非常好!我们把生物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成为“呼吸作用”。那大家想想刚才同学说的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吗?应该是什么?非常好,那植物有没有呼吸作用呢?好,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有没有呼吸呢?”,【副板书】:提出问题:植物有呼吸吗?我们现在不知道,如果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办? “假设植物进行呼吸,”那它能够吸进什么?呼出什么?【副板书】:作出假设:植物有呼吸现象!那好,是不是这样呢?空口无凭啊,我们拿什么来证明它就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呢?下面我们该?【副板书】:设计并完成实验; 好,同学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确

7、实吸进了氧气放出了二氧化碳。同学之间可以商量一下。根据同学集中的问题,提示:设计实验必须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回忆前面学过的氧气有什么性质,二氧化碳呢?我们只有知道它们的性质,才能设计出科学的实验。实在记不起来,再提示上一节课同学吹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先来看氧气,请同学把你想到的好办法给大家说一说。咱们大家给他分析一下看看行不行。及时分析学生设计实验的可行性,大家分析不出来的,老师及时给以引导。“可能还有部分同学没有思路。老师给你一些东西,看能否助你一臂之力。”【幻灯演示】:广口瓶,正在萌发的种子,小蜡烛,火柴。看能不能想出来,能验证什么?一个广口瓶可以吗?为什么?好,该怎么做?我们来看一下

8、,咱们班同学课前做好了。【视频演示】:本班同学课前的准备实验。跟你想像的一样吧?现在大家预期一下,会有几种情况?分别说明什么?“大家想看看到底结果如何吗?好,那我们找两个同学来揭示一下结果。”大家认为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呢?【副板书】:分析实验现象那能不能放出二氧化碳呢?同学们想想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想想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老师还是给你一些东西来帮助你。【幻灯演示】:广口瓶,正在萌发的种子,带两个孔的皮塞,小试管,澄清的石灰水。在这些用具里,同学们最陌生的是什么啊?好,它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我们仔细来看。【视频演示】:本班同学介绍此装置的作用。 既然我们知道在漏斗中倒水,广口瓶中的气体就被压到

9、玻璃管中排出。那大家想想如何设计实验?好,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做的。【视频演示】:学生准备实验的过程。大家想不想看看结果啊?好,我们找同学来演示一下。注意:指导学生的操作。比如一定把玻璃管伸到石灰水中,才可以。这样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就是有无萌发的种子,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的二氧化碳多了,哪儿来得呢?所以,我们观察分析了现象,下一步该得到结论了。大家想应该是什么结论?【副板书】:得出结论【板书】:萌发的种子不断的呼吸,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萌发的种子如此,那整株植物体是否也这样呢?大家想想,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好,其实把萌发的种子换成植株就可以了,但是有一点

10、儿大家必须注意,否则作不出结果。好我们课下找同学,在校园里挖了一株小草,同样做试验。【视频演示】:学生在校园挖草,准备实验。千万注意遮光。我们也来看看结果,找同学演示。通过整株植物,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假设是否成立?所以得到结论:植物体能不断地的进行呼吸,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板书】:同上。预期:学生能回答“呼吸” “很重要,因为没了呼吸就没有了生命。”预期: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有” “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不是,是光合作用”预期:同学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答案。“作出假设”“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预期:还有部分同学把光合作用和呼吸

11、作用弄混。及时纠正。预期:部分程度好的同学能回忆起“氧气有助燃作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学回答设计的实验。略。同学分析每个实验的可行性。预期:“能验证氧气,因为氧气能使小蜡烛燃烧”。“不行,要一个对照”略。预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若空瓶中小蜡烛灭了,而另一个没灭,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氧气;反之,则萌发的种子吸收了氧气。”学生实验预期:几次预实验证明结果较好,装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小蜡烛熄灭。“萌发的种子能吸进氧气”同学思考。预期:因为没学过化学,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带孔的塞子”学生思考。预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实验。学生实验。预期:学生能答出“盛有萌发种子的

12、广口瓶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萌发种子释放出来的”预期:学生有思路。 应避光。学生实验。“假设成立”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导入新课题针对学生易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混淆的情况,从人和其他动物呼吸作用入手,使学生自己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为下面的设计实验扫清障碍。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示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做到活学活用。同学帮同学分析解决问题针对设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强调科学严谨性。以学生准备实验代替学生,更加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并制造悬念,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问题带问题。因为学生没有化学知识基础,故对较难知识作必要的解释。只有萌发的种子,不能说明问题,故延伸整株植物体的

13、实验,但比前面条件更苛刻,进一步说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由三个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板书设计:提出问题:植物有呼吸?第一节 植物的呼吸 作出假设:植物有呼吸!氧气 二氧化碳一,植物的呼吸现象 1,萌发的种子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设计并完成实验:2,植物体不断进行呼吸作用,吸进氧气 分析实验现象:放出二氧化碳 得到结论:植物有呼吸课堂小结: 通过三个不同实验,我们证明了原来植物也有呼吸现象,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那它用什么呼吸呢?如果不呼吸会不会死亡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构及实质。布置作业: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在卧室中养过多的植物好吗?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 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针对学生在设计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难点,有选择性的请同学来回答,发挥了 准备实验同学的作用,确实是难点的,教师给与适当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课堂积极思考提问的学生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