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62652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2004 泵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离心泵、轴流泵及往复泵的安装。1 施工准备1.1 施工材料准备各种消耗材料,如洗油、润滑油脂、磨料、焊接材料、垫铁、棉纱、白布等。1.2 主要机具及设备安装钳工必备的各种测量器具、紧固工具、起重机具、电焊机、空压机等到。1.3 作业条件1.3.1 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水源、照明、安全设施及消防设施等应具备使用条件。1.3.2 施工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应在熟悉有关技术文件及施工验收规范,了解设备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质量技术要求等。2 操作工艺2.1 工艺流程 分体式组对就位基础验收开箱检查搬运清洗 找平、找正 整体式安装就位二次灌浆试运转验收

2、2.2 基础检查、验收、放线2.2.1 检查基础的几何尺寸、预埋件、预留孔应与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相符。2.2.2 对基础的质量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缺陷并对表面进行凿平。2.2.3 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基础轴线和标高基准点,按照图纸及设备尺寸划出基础主要轴线和标高线。2.2.4 根据设备技术文件及基础的实际情况配制适当的垫铁。2.3 开箱检查2.3.1 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定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的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对精密件应做好必要的防护保管。2.3.2 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2.3.3 出工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确需拆卸时,应会

3、同有关部门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要求进行。2.3.4 开箱检查记录,对缺件、规格品种不符损伤件,必须记录清楚,甲、乙双方签字确认。2.4 设备搬运2.4.1 设备搬运前,要熟悉有关设备技术文件,掌握设备结构特点,箱体尺寸、重量,并根据运输道路情况等确定搬运方法。2.4.2 搬运过程中,要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服从统一指挥。2.4.3 要明确捆绑吊运点及安全事项,所有起重机具不准超载使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严禁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发生事故。2.4.4 设备运输道路、堆放场地应坚实、平坦。2.5 设备清洗2.5.1 准备好清洗所需的工具、材料及安全防火设备且清洗场地要清洁。2.5.2 凡需要清洗的设备

4、、零部件,在清洗时,应先对设备仔细检查,看是否有无缺陷,应作好记录。2.5.3 设备清洗需拆卸零部件时,应测量被拆卸件的装配间隙及有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并作出标记和记录。2.5.4 清洗精密机件时,不得集中放入清洗油盘内,以免相互碰撞,损伤机件加工面。2.6 泵底座的安装2.6.1 当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将底座置于基础上,套上地脚螺栓,调整底座的纵横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相一致。2.6.2 用水平仪(或水平尺)在底座的加工面上进行水平度的测量,其允许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底座安装时应用平垫铁片使其调成水平,并将地脚螺栓拧紧。2.7 离心泵和轴流泵安装2.7.1 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

5、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作外表清洗和检查,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7.2 整体安装的泵,可直接用适当的起重机具吊装就位。纵、横向水平度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测量,且安装水平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或规范要求。2.7.3 对于高转速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纵、横向平度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2.7.4 不带底座的大型泵安装时,先安装泵体,进行找平,找平时以泵的中分面、轴外伸部分为基准面,泵的纵、横水平度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

6、规定。然后安装电机,以泵体为准找正电机,其同轴度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规范要求。2.7.5 检查叶轮在泵壳内的前后轴向间隙。2.7.6 检查滑动轴承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2.7.7 检查滑动轴承轴瓦盖与上瓦背的过盈量。2.7.8 滚动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公差、滚动轴承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以及介质温度引起的轴向膨胀间隙,向心推力轴承的径向游隙及其预紧力,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当无规定时应按规范的规定执行。2.7.9 机械密封件的安装和调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7.10 安装填料密封件时,填料函内的每层填料应以450斜口接合,填料时应错900,填料压紧后填料环进

7、液口与液封管应对准或使填料环稍向外侧,装好密封件后,用手盘动,转子转动应灵活;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7.11 轴流泵叶轮外圆与叶轮外壳之间的间隙应均匀,其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7.12 离心泵、轴流泵主轴装配时,叶轮出口的中心线与涡室的中心应对准。多级离心泵平衡盘与平衡环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外缘的位置,应在导翼口宽度范围之内。2.8 往复泵的安装2.8.1 整体出厂的往复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可不拆卸,但应对其外表进行检查,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损伤确需拆卸和清洗时,应拆卸后盖、进液阀、排液阀和填料等并应将设备表面和拆卸下的零件和部件清洗洁净。2.8.2 整体出厂的

8、往复泵纵、横向安装水平度应在曲轴外露部分或其它加工面上测量,且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或技术文件的规定。2.8.3 解体出厂的往复泵,应检查零件和部件的同组标记,不得互换。2.8.4 解体安装的往复泵,应对主轴和曲轴的轴瓦、轴承座进行压铅和着色检查其间隙和接触面情况,必要时进行刮研;曲拐轴颈与连杆大小头轴瓦、十字头销与连杆轴套的接触应均匀,径向间隙与轴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十字头与机座十字头导轨孔的径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8.5 柱塞安装时应先将中间连杆与柱塞相连接,装配填料箱后,测量柱塞前、后死点余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2.8.6 进、排液阀装配前,要检查阀座工作面有无

9、损伤和裂纹,阀座是否平整严密。阀板装卸时将阀板放置在弹簧上,检查阀板升程和阀板与导柱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阀板装好后,阀板滑动应灵活。2.8.7 各连接管道装配时不得强制连接,以免影响泵的水平与同轴度。2.9 二次灌浆2.9.1 二次灌浆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好灌浆用的工具、材料。2 灌浆用的混凝土要比基础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3 检查并记录垫铁的规格、组数和布置情况;检查各地脚螺栓紧度是否一致。4 复查设备的安装精度。5 检查基础表面,清除基础上的杂物及油垢,用水冲洗基础并浸泡。2.9.2 二次灌浆1 二次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并不影响设备安装精度。2 灌浆工作不能中断,应一次灌完,且要经常

10、洒水养护,以免裂纹。3 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灌浆前敷设的外模板至设备底座面外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60mm。4 灌浆工作应在气温5以上进行,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2.10 泵的试运转2.10.1 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2 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 润滑、冷却、冲洗、过滤、液封等系统及工艺管道连接正确,且无渗漏现象,管道应冲洗干净,保持畅通。4 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5 盘车灵活、无异常现象。6 各部位的连接应紧固,不得松动。7 设备的安装精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及规范的要求。8 润滑油脂的规

11、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10.2 泵的试运转1 输送高温或低温液体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2 离心泵起动前将入口阀门全开,关闭出口阀门,待泵出口压力稳定后,立即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平衡盘冷却水管路畅通;吸入管路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的情况下起动,自吸泵的吸入管路可不充满液体。3 对于往复泵,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0.5h,空负荷运转合格后,按额定压差值的25%、50%、75%、100%逐级升压,在每一级排出压力下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5min,最后应在额定压差值和最大泵速的情况下运转2h,前一级压力级运转未合格,不得进行后一压力级的运转。4

12、对于往复泵,安全阀应在逐渐关闭排出管路阀门,提高排出压力情况下,试验阀的起跳压力,其试验不应少于3次,动作应正确、无误。5 泵的润滑油压、油位、油温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2.10.3 泵试运转应达到下列要求1 对于离心泵和轴流泵的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5ml/h,填料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设备技术文件或规范的规定。输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介质的泵,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2 对于往复泵,填料函的泄漏量不应大于泵额定流量的0.01%,当额定流量小于10m3/h时,其填料函的泄漏量不应大于1l/h。3 轴承部位的振动有效校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规范的规定。4 轴承温升应符合设备技术

13、文件的要求。5 附属系统运转正常,压力、流量、电机电流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3 质量标准3.1 主控项目3.1.1 轴承温升及轴承部位振动有效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1.2 泵在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和螺栓孔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2 一般项目3.2.1 对于离心泵:整体安装的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1/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2/1000,解体安装的纵、横向水平偏差均不大于0.05/1000。对于轴流泵:泵座法兰面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05/1000;泵联轴器端面安装水平偏差、中间联轴器端面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大于0.05/1000。对于往复泵:整体安装

14、的纵、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05/1000,解体安装的动力端机座的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2/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5/1000,主轴颈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1/1000。3.2.2 各装配部位的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 成品保护4.0.1 冬季施工时要有防冻措施,防止设备及管道冻坏。4.0.2 泵安装好之后,防止碰撞,导致设备发生位移。4.0.3 安装好之后的泵,应防止将杂物落入泵内。4.0.4 二次灌浆之后,应经常洒水养护,以免裂纹。5 应注意的质量与安全问题5.1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1 开箱前应了解箱内大致情况,采取正确的开箱步骤,防止损伤设备。5.1

15、.2 测量联轴器径向、轴向间隙时,必须精确,每次调整底脚下垫片或移动电动机后,都得拧紧地脚螺丝,以保证测量准确。5.1.3 联轴器连接时,应保持原来的对应孔位,以免错位造成配合不好。5.2 应注意的安全问题5.2.1 设备吊装使用的起重机具和索具,应符合技术要求,不准超载使用,确认安全后,再吊装,吊装时应有专人指挥。5.2.2 清洗场地应有禁火标记,严禁烟火。5.2.3 二次灌浆是严禁将水及灰浆灌入电机内。5.2.4 泵在试运转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防止发生设备及人身安全事故。6 质量记录6.0.1 基础放线、测量、检查记录。6.0.2 设备安装间隙调整记录。6.0.3 设备安装找平、找正记录。6.0.4 垫铁布置及每组垫铁数量的记录。6.0.5 设备的渗漏、试压记录。6.0.6 二次灌浆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