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

上传人:雪****7 文档编号:12561547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第四单元)(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8课 匆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赤裸裸”这4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4.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5.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教学策略】1.词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

2、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蒸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2.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从前是否虚度光阴,并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表达运用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3、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出了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2.板书课题“匆匆”,指导写好“匆”字,书写不要忘了点。3.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

4、2.画出中心句。(二)反馈检查。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重点指导书写。 空虚叹息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涔涔潸潸 2.找出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4.自由朗读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5.提出疑问。“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研究。)三、课堂小结。1.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2.布置作业: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

5、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2.导入新课: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二、深入研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2)学生个性化朗读。 (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

6、言的美。改成的小诗: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4)探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对时光流逝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 (5)诵读积累语言。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此时正是五四运动落潮期,现实不断让朱自

7、清失望。他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间从身边白白流逝,不甘心沉沦,于是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3)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时光飞逝)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一)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汇报。 相关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

8、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2.学习表达技巧,理解“八千多日子”的来去匆匆。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拟人)作者用哪些生活细节表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洗手、吃饭、默思、遮挽、睡觉、睡醒、叹息等)3.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请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感触。 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课件:的时候,日子从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4.体会情感,指导朗读。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二)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面对

9、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1.学生汇报读书感悟。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指导朗读。(读出无奈、感慨)3.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一句。这句话有什么妙处?(把时间的流逝比喻成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比喻独特,联想新奇。)4.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游丝样的痕迹”指什么?(一点儿微不足道的成就)(2)这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什么?(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表达了作

10、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不甘心虚度光阴,力求上进)指导朗读。(读出沉稳、坚定) 讨论:运用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情感,有何好处? (增强感情,点明主题) 5.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1.拓展,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加深感悟。 2.布置作业。(1)认真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比赛。(3)办一期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手抄报。(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板书设计】匆匆珍惜时间洗手时吃饭时只有徘徊匆匆(无奈、追寻) 默默时【教学反洗】1.初读环节,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充分关

11、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2.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感情表达方法进行有效交流,重视有效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会写“媚、蚁”等13个字,正确读写“明媚、翻箱倒柜、念叨”等11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

12、、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策略】1.生词教学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惆怅”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我”当时的心境来理解;“惊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家务繁忙的母亲面对“我”突如其来的哭泣只是惊惶,而并没有责怪,充分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疼爱。2.阅读理解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事物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我”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的心情变化。3.习作运用学习作者在描写“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时是如何消磨时间的侧面描写,又或是借助周围环境

13、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把情感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往往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史铁生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1969年赴延安

14、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意蕴深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代表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急遽(j)惆怅(chu chng)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惆、怅、偎、逝”,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惆、怅、偎”书写时要左窄右宽;“逝”字注意“辶”的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母亲答应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但是因为家务繁忙,结果一次次爽约。)2.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2)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总写“我”的第一次盼望。第二部分(26):写母亲一次次爽约,“我”心情逐渐落空。第三部分(7):写“我”因出去的希望落空而崩溃大哭,母亲安慰“我”。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第一次盼望,请一位同学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探索作者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二、品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一)读课文中有关早晨“我”的心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