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11697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参赛).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江苏省扬中市八桥中心小学 姚倩扬中市八桥镇富民路83号 212219 13812358593【教案背景】生活中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但学生关注不够,不能很好地认识塑料的重要作用,同时不能辩证地认识塑料带来的危害,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大量的图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架起桥梁。【教学课题】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是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相关的内容标准是:“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教材分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2、、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三个块面,学生通过三版块的学习,对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课文紧紧抓住“塑料”这一现代工业品的典型,让学生了解到塑料的特点极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初步感知塑料废弃品处置不当造成的危害;能够采取行动减轻“白色污染”;初步学会通过事例分析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辨证地看待工业文明。结合单元主题,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与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同时也知道现在因为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不当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白色污染,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塑料产品,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争做环保小卫士。【教学方法】

3、合作学习、探究危害、激发责任感【教学过程】一、模拟节目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大风车片头曲。同学们,大风车节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小倩姐姐。让我们随着熟悉的音乐一起动起来,唱起来。今天有一个特邀嘉宾和我一起主持,他是谁呢?一起喊出他的名字,(出示喜羊羊: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我们掌声欢迎。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出示课题)2.介绍节目构成,激发兴趣。今天我们进行的是“风车大问号”专栏节目,一个个问号都是围绕“塑料”展开的,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解开吗?一起喊出我们的口号“风车大问号,等你来知道”。如果在节目中表现突出,小倩姐姐就会送给大家啪啪圈和风车奖章!我们一起

4、加油哦!(出示实物)二、风车问号1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呢?(交流身边的塑料制品)我们赶紧来看看风车问号1吧。(出示)1. 观察思考。我们观察自己的文具盒、书包、同学身上、上课的教室,想想生活中你的家里、大街上,都有哪些塑料制品?2. 小游戏。喜羊羊:请你积极争取在一分半钟之内说出你知道的塑料用品的名称。小倩姐姐提醒大家:同学们认真倾听,大声发言,尽量做到不重复。计时开始。10秒倒计时,时间到。同学们刚才交流的塑料制品都涉及到哪些方面?(自己用、家里、学校)(服装、学习用品、教具、生活用品等) 2.补充介绍学生关注不到的。同学们真是有心人,能发现这么多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其实塑料的范围可广了,还广

5、泛用于农业上、工业中、医疗卫生中、科技国防中,看神州飞船也运用了塑料制品。(出示图片)。3.小结三、风车问号2塑料有哪些优点呢?(分组探究塑料的优点)。(喜羊羊)为什么塑料能得到广泛应用?它有什么优点呢?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好我们来分组研究塑料的优点。(出示汇报表格)每小组同学根据老师发的不同的物品,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发现塑料的优点,等会儿请研究小组的组长来作代表全班交流,赶快行动吧。生分组进行探究,师巡视。2.汇报交流。(带上研究的物品上台来汇报。先介绍研究的物品,再说说得出的结论。)(根据得出的结论进行板书塑料的优点:坚固耐用、便宜、重量轻、弹性好、耐热、色彩多样、绝缘、防水。及

6、时评价,送出啪啪圈)(1)玻璃杯和塑料杯结论:塑料杯不易破碎,坚固耐用,便宜。(2)塑料钢笔和金属钢笔。结论:塑料钢笔轻便。(3)塑料球和不锈钢球结论:塑料球弹性好。补充:了解塑料历史(边录音叙述,边用动画演示)(4)微波炉盒结论:耐热。(5)颜色各异的水彩笔。结论:多彩多样。(6)电线插头、接线板。结论:绝缘。(7)雨衣结论:防水。同学们,“风车大问号,等你来知道”。风车问号2你知道吗?3.小结,塑料有这么多优点,(指板书)因此,被广泛应用。你觉得我们的生活还离得开塑料吗?四、风车问号3塑料又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了解塑料的危害、辨证的认识塑料)(一)认识塑料的危害在我们看来塑料无所不能,那

7、它是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呢?1.下面我们看喜羊羊带来的画面。(出示图片)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刚才在看的时候,很多同学发出惊叹声,你在惊叹什么?)(贴板书:损坏环境、污染空气)介绍“白色污染”。(像这些丢弃的塑料垃圾被称为白色污染。)2.我们身边(家里、学校)有这样的现象吗?塑料袋是塑料制品中最常见的。小调查汇报:你们家一周平均使用只塑料袋?如何处理的呢?快速地算一算:全班同学家里一周用只塑料袋?一年呢?3.全面了解白色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就我们班同学就有这么多生活中的塑料袋被丢弃,还会产生哪些危害呢?下面我们结合图片具体了解。(边结合图介绍,边贴板书)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分解,

8、一般需要200400年,造成土壤恶化,使植物的生长减少30%;动物误食导致生病,甚至死亡。抛入河流、湖泊影响航运,是水质变坏。4.了解了这么多,你此时想说什么?5、这一切都是塑料的错吗?(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塑料)(喜羊羊)我可要为塑料喊喊冤了:“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都是塑料的错吗?”交流个人见解。小结: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能辩证的认识塑料,塑料本身并没有错,而是错在人类,使用后没有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理塑料废弃品,因而造成了“白色污染”,带来这么多危害。(板书 危害)五、风车问号4如何合理使用,减少白色污染呢?(共商治理方案、落实行动)。(一)金点子发布会,共商治理方案。1.同学们,该如何合理使

9、用,减少白色污染呢?在四人小组里讨论讨论。(1)小组讨论。(2)班内交流。A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用竹篮、布袋代替(我国从2008年6月1日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在超市、商场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展示布袋,颁发巧手奖章。有些同学用废旧布料做一个购物袋,可以送给老师,或送给妈妈、邻居。)不乱扔乱丢主动去打扫,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B塑料垃圾回收利用在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分类垃圾桶(出示图片:废物利用)你有过废废旧塑料再利用的经历吗?(颁发环保奖章)C利用科学,研制新型塑料。D加强宣传教育。(警示牌/办讲座/上环保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制品,进行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利用科学研制

10、新型塑料等方法来减少白色污染。那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合理使用塑料减少白色污染呢?写倡议书、设计环保标语、设计环保方案、在网上发帖-(环保标语)(倡议书)文明是一种力量,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 喜羊羊告诉大家环保督查热线:12369,让我们记住这个号码。七、总结: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白色污染”,但塑料本身没有错,我们只要正确的使用和处理,就能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喜羊羊)同学们,美好未来源于今天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大声的呼吁:“绿色生活,从我做起。”塑料是工业品的一种,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工业品呢?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们下次节目一起关

11、注。今天的大风车之旅,让我们收获满满。让我们和特约嘉宾喜羊羊说再见!谢谢大家给小倩姐姐带来的美好时光!板书设计10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关系密切优点 危害合理使用【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充分利用网络,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网络,辩证地认识塑料与人类的关系。1.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就考虑到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几乎每天都有接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容易接受。教学过程中出示有关塑料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交流身边的“白色污染”现象等,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

12、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因而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能真切地感受到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教学方法、形式基于学生的生活兴趣。整堂课采用“活动情境体验”的方法,以贴近儿童的生活情趣的“大风车”少儿节目形式,同时加入大家喜欢的卡通人物-喜羊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相互补充、教育、思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情境体验中跳跃、发展。3.教学活动设计紧扣学生的生活需要。(1)一分钟开火车快速说出生活中的塑料制品。(2)分组学习探究塑料的优点。(3)进行

13、合作讨论,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塑料。(4)结合社会生活,共商治理方案并付诸行动。学生在民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对话,产生对塑料积极的情感。11岁左右的孩子,随着心理发育的日渐成熟,思维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开始逐渐摆脱单向思维。通过选取“白色污染”的典型图片,丰富课程资源,震撼学生的心灵,感受白色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接着通过喜羊羊为塑料喊冤“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都是塑料的错吗?”展开讨论,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到塑料本身并没有错,而是错在人类的使用方式不当,没有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理塑料废弃品,让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充分

14、地发展。从国家和小公民两个层面上了解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拓展了教学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形成多样的减少“白色污染”的办法,并落实到行动上,用废旧布料制作布购物袋,写上环保行动口号,送给身边的亲人、朋友或邻居,真正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周围的人,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4.教学评价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课程评价的基础是尊重学生,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你的眼睛真亮!”“你真会学习!”“你是生活的有心人!”等。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卡通人物喜羊羊的奖励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体现评价的教育性,让所有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刺激,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行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