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复习论证结构学案.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05751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复习论证结构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作文复习论证结构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复习论证结构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复习论证结构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复习之论证结构学案【复习目标】1、学会并熟练运用“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说理。2、学会并熟练运用“层递式分层论证结构”说理。一、知识网络图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议论文论证结构层递式分层论证结构说明: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获得高分。写记叙文,如果缺乏真情实感,编述故事,往往不易获得好的成绩。 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集中而鲜明的、统领全文而又贯穿始终的中心论点和典型确凿、充分有力的论据之外,还要注意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和所被证明的观点之间要有严密可推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结构。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和层递式分层论证结构我们训

2、练好这两种,就足以应付高考了。二、综合应用探究1、问题:并列式分层论证结构【归纳总结】引论(开头)与结论(结尾)前后呼应并紧扣标题。本论部分由几个分论点组成,呈并列式布局结构,从几个并列的方面展开论述。 本论部分的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采用总提式引出分论点(段首句),然后各用一个单句(陈述句)对分论点进行简析,过渡到下文的举例(举例论证,每个例证均扣住分论点)。在使用一组论据来证明同一个论点(分论点)时,还要注意这一组论据内部间的有机排列以及总结照应(对本段的分析说理加以小结升华)。【例文】有限的人生,活出无限的精彩冯骥才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这句话中的“路程

3、”应该喻指人生的价值意义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那他的生命就太有意义了。生命有限,似昙花,开后须臾便谢,但他在“人生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了精彩。李剑英在16秒内做出生命的抉择紧急迫降,用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死关头,他将死亡的残酷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人民,他的精神熠熠生辉。卢梭曾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李剑英用行动表明,生命虽然有限,但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生。李剑英用生命的最后l6秒诠释了生命的全部,让我们明白了中国军人的生命意义。他的生命虽戛然而止,但他活出了精彩,活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有限,似烟火,转瞬即逝

4、,但他在“人生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了精彩。吴斌,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在被突然高速飞过来的金属片撞击肝脏时,仍能忍住剧烈疼痛,用76秒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脚踩刹车、拉上手刹、打开双跳、艰难站起、通知乘客、打开车门76秒的时间,是普通客运司机对24条鲜活生命完美交代的辉煌时间。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路程上走得更“长”、更“远”,更有价值。塞内卡有言:“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内容。”吴斌用行动表明,生命虽然有限,但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生。吴斌用生命的最后76秒诠释了生命的全部,让我们明白,普通人在人生的赛跑中,也可以跑出永恒,活出精彩。生命有限,似夏蝉,蛰伏数年却

5、只为了一个夏天,但他在“人生的赛跑中”却跑出了永恒,活出了精彩。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遭遇厄运,随后又罹患尿毒症,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像所有的残疾人一样,他也曾一度活在死亡的边缘,但随后他悟出生命的意义,用文学构筑起另一种更明亮而幽深的生命。这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虽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正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所说:“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更多游走四方的人有着更辽阔的心。” 萧伯纳说:“生命的道路在于把地狱变为天堂,把人变为上帝,在于在那苦难的山谷里点起一盏万年灯,普照大千世界。”在有限的生命中,是怨天尤人,还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史铁生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让我们明白,残疾人在人

6、生的赛跑中,也可以跑出永恒,活出精彩。“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军人李剑英、平凡人吴斌、残疾人史铁生,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创造的生命价值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引领更多的人活出生命的精彩。【结构图解】有限的人生,活出无限的精彩总分总开门见山,统领全文根据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三个事例并列论证+一事一议的方式+截取人物的特点,引用名言论证1:李剑英最后16秒紧急迫降论证2:吴斌在生命最后的76秒紧急停车论证3:史铁生不断和命运抗争总结上文,收束全篇引用名言,总结事例,得出观点:他们虽然死了,但创造出巨大的生命价值三“并列式”示范文 放下包袱,

7、收获成功担心摔倒,担心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自然挑不好秧苗;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少了顾虑,自然脚底稳当,可见,人生也只有放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收获成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战胜自己。美国著名总统罗斯福,从小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必须依靠轮椅生活。他很自卑、沮丧,整日不与人说话,生怕别人嘲讽自己,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向上帝控诉,为什么命运待自己如此不公。后来,母亲告诉他:“没有人是完美的,上帝在关闭一扇窗后,一定打开了另一扇窗,只要发现了它,你的人生一样很精彩。”自此以后,罗斯福选择放下病痛的包袱,努力追求人生的价值,最终他战胜了自己,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是啊!正是因为罗斯

8、福放下了病痛的包袱,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人生精彩,他才战胜了自己,成就了他自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实现梦想。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生在一个平民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但他们都热爱歌唱。帕瓦罗蒂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歌唱,并且他的嗓音极好,在父母的教导下,帕瓦罗蒂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这时,帕瓦罗蒂却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他喜欢歌唱,也喜欢教书,可他只能选一样。于是他去询问父亲,父亲告诉他:“歌唱和教书就像两把椅子,你不可能同时坐上去。如果想要同时坐上去,就会从中间摔下来。”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决定专攻唱歌事业,经过数十年奋斗,他终成歌坛中的一颗明星,用他的嗓音感染了千万人。帕瓦罗

9、蒂放下了做一名教师的诱惑,致力于歌唱事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实在让人敬佩。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收获幸福。鲍比是一名法国记者,不幸的是,他曾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身体恢复后只有右眼可以动。可鲍比仍不放弃生的希望,在助手的帮助下,他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完成了他的著作潜水钟与蝴蝶。是的,鲍比放下了残障的包袱,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最终才收获了幸福。生命的确如此,要是人们都像瓦伦达那样顾虑重重,放不下思想包袱,也必会像他一样坠入生命的谷底,留给自己与世人无限遗憾。放下心灵的包袱吧!那样,将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成功就在不远处!【评析】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引用所给的材料,概括出全

10、篇的主旨:“人生也只有放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收获成功。”紧接着,考生用三个分论点来强化这一主旨:一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战胜自己;二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实现梦想;三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收获幸福。这三个分论点又分别构成三个逻辑清晰的层次,支撑着总论点。结尾从反面宕开一笔,衬托题旨,论述严谨缜密,中规中矩。追寻和谐之美天空的美,是穿一身蓝;森林的美,是披一身绿;太阳的美,是热情奔放;月亮的美,是皎洁柔和和谐之美,更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她是宇宙间最伟大的美丽;她是宇宙间所有生灵永远的追寻。和谐之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期盼和谐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追寻和谐美的足迹。和谐

11、之美在宽容中。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她感化邪恶,播种善良。她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她可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人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滋润。宽容是和谐的摇篮。 和谐之美在诚信中。诚信,人性的底色,她是一切美德的心灵土壤,她默无声息地孕育着和谐之美。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和谐之春的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娇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瑕、美的高尚。有了诚信,和谐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

12、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间多一缕和谐的馨香,多一曲和谐的旋律,多一首和谐诗篇。和谐之美在友善中。友善之与和谐,如春花之与阳光,如春草之与雨露,拥有友善之心,你的身边才会绽放和谐的鲜花。携一颗友善之心,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友善,你会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友善,你会拥有一个燕歌莺啼的清晨。只要你对每棵树、每一滴水,每一株草友善,你就会拥有一个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世界;只要你对每一个人友善,你就会朋友如云,拥有快乐的天堂;只要你对一切真心善待,世上的一切将会更加美丽和谐。 和谐之美在淡泊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13、。有淡泊情怀之人,方能享受和谐之美,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苍鹰搏击长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享有自由翱翔的蓝天;风帆乘风破浪,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享有浩潮壮阔的大海。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淡泊的情怀,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和谐乐园。 追寻和谐之美的人们,只要你播下宽容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着淡泊的情怀,充满和谐之美的人间天堂就会向你敞开大门。四、当堂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一个十分缺水的山村,老李老张两家各打了一眼水井,但老李家的水质没有老张家的好,邻居们纷纷到老张家去打水,很少到老李家。有年干旱,井水不够用,老张家就砌了院墙把水井圈到院子里。邻居们打水不如以前方便了,于是纷纷到老李家打水。时间长了,老李家的井水水质越来越好,而老张家的井水却莫名其妙地变得浑浊起来,到后来根本就无法饮用。打井师傅最后告诉了老张原因:“一眼水井至少要有十多户人家经常使用,才能把水用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作文,不要超出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