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0420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教学案主备人:张 丽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德育目标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常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

2、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

3、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

4、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

5、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刿( ) 鄙( ) 孚( ) 间( ) 循( ) 靡( )(二)反复读文,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检测,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翻译重点语句。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3、神弗福也( ) 4、小大之狱( )5、战于长勺( ) 6、公将鼓之( )7、公将驰之( ) 8、遂逐齐师( )9、小惠未徧( ) 10、小信未

6、孚( )11、公问其故( ) 12、望其旗靡 ( )13、既克,公问其故( )( ) 14、彼竭我盈( )15、忠之属也( ) 16、何以战( ) 17、弗敢专也( )(三)文学常识积累一)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二)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公将鼓之( )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

7、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习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二、背诵课文;三、研读课文,内容梳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4、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5、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

8、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四、简答题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6、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9、第一段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

9、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1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5、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1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

10、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17、 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18、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19、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20、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21、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五、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1、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

11、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六、课堂小结: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主备人:张 丽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初步

12、理解意动用法。教学重点:1、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依照注释,弄懂文章大意。2、借助资料进行文言知识整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第 一 课 时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