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5596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条纹,以后逐渐发生卷曲向下弯,枯株渐渐矮化,叶片失绿,最后整株枯死。二、发病规律观察发现,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有三个明显高峰:第一个高峰期为 7 月上旬,发病原因是由于秧苗被第一代灰飞虱危害,被害植株将病毒带到大田造成的;第二个高峰期为 7 月底至 8 月初,秧苗移栽大田后受二代灰飞虱危害造成的;第三个高峰期出现在 8 月中旬,是第三代灰飞虱若虫和成虫传毒所致。三、发生特点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移栽时间、不同品种,发病轻重不同。直播田块重于移栽田块;大麦茬直播田块重于小麦茬直播田块;早栽田块重于晚栽田块;人工移栽田块重于机插田块。四、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

2、用抗病、耐肥、抗倒水稻品种是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期对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影响较大,播期越早,秧苗越易遭受灰飞虱危害。因此,适当推迟播期,适期迟播,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旱育秧播期以 5 月 15 日左右为宜。尽量避过灰飞虱为害期。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力结构,可减轻发病。肥土质,适当控制化肥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及硅肥,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对病害的抵抗力。少病的传染源。杂草是灰飞虱活动的重要场所,要加大对水稻秧田及大田周围杂草的清除力度,以恶化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减少过渡寄主,截断寄主链,可减轻发病。五、少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药剂防治策略,多环

3、节控制灰飞虱数量,防控病菌传播。效压低虫源基数。结合麦田穗期病虫总体防治兼治一代灰飞虱,组织专业队对虫源田、“四边”杂草上的灰飞虱进行统一防治。在药剂选择上,应选用呲虫啉、敌敌畏及其复配剂为主,施药时要适当增加药量和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少传毒机会。5 月下旬至 6 月上中旬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秧田为害,秧床揭膜后应立即开始防治。第 1 次用药后要每隔 35 天防治一次。可选用程度性好的农药如呲虫啉等与速度性强的农药如混灭威等进行防治,移栽前 23 天用好起身药,做到带药移栽。轻病害发生。6 月中旬水稻移栽后,一代灰飞虱大量迁入大田危害,水稻活棵后应立即用药防治。至 7 月中旬以后,结合水稻其他病虫整体防治兼治二、三代灰飞虱低龄幼虫,以减轻病害发生。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