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566151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新导学人教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4(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 理 必修 人教版 新课标导学新课标导学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复习课 1 网络络构建 2 方法规规律 3 真题题演练练 网络络构建 方法规规律 1 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一 工业业区位合理选择选择 的分析思路 2 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效益 微观上兼顾环境生态效益 从 环境效益的要求看 工业生产布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 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 则应布局在城区 的东侧 下图中A处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如下图从风向 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 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 空

2、气污染企业 应布局在A处 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如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 业的布局 可布局在图中A B两处 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 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下图中 的A B处 2 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 在选择时自来 水厂布局在A处 化工厂布局在B处 3 地形影响 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 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 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 健康 4 与城市的距离 占地少 基本上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内 有轻 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的近郊区 污染严重的工业必

3、须布局在离城 市较远的地区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 变形图较多 牢固掌握 工业区位原理 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 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常 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及其判读方法有 1 柱状图 二 常见见工业业区位模式图图的判读读方法 依据图示信息 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 因素 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 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乙为原料导向型 工业 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丁为市场导 向型工业 2 直角坐标图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 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上面 左图中 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 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 即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 即为动力导向

4、型工业 右图中 棉纺织工业应该布局在A 处 3 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 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下图图中 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 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 为70 即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 即为劳动力 导向型工业 下图对应不同图例 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 比例最大 为技术导向 型工业 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 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模式三的原料因素 比例最大 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 为劳动力导向 型工业 4 曲线图 如图表示工业化进程中 原料 交通 科技要素投入 比例变化示意图 工业革命后 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 在

5、上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生产所消耗的原料越来越 少 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 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 占的比重在下降 因此曲线 表示原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工业的影响越 来越明显 每一次工业革命 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曲线 表示科技 曲线中的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一直是影响 工业的重要因素 因此曲线 表示交通 5 分布模式图 依据图示信息 我国造纸工 业多沿河分布 西部地区也有造 纸工业的分布 总的来说是东多 西少 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人口 多 消费市场广阔 所以 造纸 工业发达 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 品种丰富 广东在我国南方 盛 产甘蔗 竹 蔗

6、渣 竹材等都可 以用来作工业原料 所以 造纸 工业发达 真题题演练练 2018 全国 近年来 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 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 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 加工企业 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第1 3题 1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保持恒温环境 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小地面振动影响 A B C D C 2 与岐阜相比 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 防渗水 B 防噪声 C 防坍塌 D 防地震 3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 增强保密程度 B 保证产品品质 C 满足战备需要

7、D 集约利用土地 D B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环境对工业的影响 第1题 精密机械制造要 求精度高 对环境温度 湿度 空气洁净度 空气振动 地面振动等都有特殊 要求 与地表相比较 地面10米以下受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影响较小 温度较为恒定 而且受地表干扰 如震动 小 但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处于劣势 在储存原材料和产品方面没有优势 因此C项正确 第2题 大连的渗水 噪声 和坍塌状况与日本岐阜相比较 没有明显差异 但日本位于地震带 需要注意 防震问题 而大连地震较少 无须考虑 故选D项 第3题 综合题干信息可知 上述企业建设在地下利用其特殊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仪器加工精度不受干 扰 从而保证产品

8、质量 故选B项 2018 全国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 种 植自家承包地农民 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该县 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 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第4题 4 与县城相比 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 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D 解析 考查以资源为原料加工工业的区位条件 当地为大别山区 优 势资源主要是农产品 易腐烂变质不适宜远距离运输 该类加工工业多为原料 导向型 主要考虑资源的品质 产量及劳

9、动力 与县城相比 集镇基础设施 资金及消费市场较弱 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则更有优势 2017 全国 卷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 印刷机 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 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 公司 同时 造纸 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 挑剔的 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5 6题 5 造纸 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 可以节省 A 市场营销成本 B 原料成本 C 劳动力成本 D 设备成本 A 解析 企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具有生产联 系的企业集聚在一起 可以加强生产协作

10、 降低推广费用等 从而节省市场营 销成本 造纸 油墨和制版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 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市 场 对原料的依赖程度较低 德国经济发达 工人的工资水平较高 海德堡劳 动力成本较高 设备成本与企业集聚关系不大 6 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主要依赖于 A 产量大 B 价格低 C 款式新 D 质量优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 产业集聚 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 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由于技术革新 产品不 断更新换代 质量更优 印刷机能够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D 2016 全国卷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 瓷都 景德镇是 全国的瓷业中心

11、 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 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 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 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 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 转移 据此完成7 9题 7 与景德镇相比 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D 8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9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A C 解析

12、 第7题 广东省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 前沿 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珠三角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有着显著的政策优势 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生产线的引进 第8题 陶瓷产业 属 于高污染 高耗能 附加值较低的产业 20世纪90年代之前 珠三角地区 佛山 市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 珠三角地区培 植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成为必然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 部分劳动力投入大 高污染 高耗能 附 加值较低的产业将外迁 释放的生产要素得以投入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中 第9题 由材料可知 在明清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 说明景德镇陶瓷生 产历史悠久 工艺水平高 产业基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