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6429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2012.4.16命题人:黄成法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将正确的选项题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A.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B.土地制度的演变 C.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2下列水利工具按开始使用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 )3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A黄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

2、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右图的生产工具是用于是( )A耕作工具 B灌溉工具 C冶铁工具 D运输工具( )5中国传统戏剧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6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 ( )A.秦汉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陶瓷 B.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宋代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D.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7“坊的制度就是用

3、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这是日本学者加滕繁对中国古代商业研究的成果。中国古代商业活动完全突破这一限制是在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8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该会馆是山西、陕西盐商联络乡谊之情的场所B.该会馆是山陕商帮维护同行和同乡利益的组织C.该会馆证明扬州也是当时山陕商帮聚居地之一D.该会馆最早应建造于商业较为繁荣的宋元时期( )9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

4、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10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 0005 0001846年7 01013 2201850年8 91923 0401854年14 12262 896A.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C. 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1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十年代 D19世纪九十年代( )12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

5、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C面粉业和火柴制造业 D造纸业和化工业( )13永安百货公司中国近代最大的百货公司 ,商业老字号之一。由大洋洲华侨郭乐等人创办,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曾在此做过工。上世纪50年代,永安百货公司目前曾挂着这样的横幅“庆祝永安公司公私合营”,与建国初的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右图是中国某个时期的漫画,图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座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关于这幅漫画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有发生在“大跃进”时期 它违背了植物成长的自然规律 图中

6、的水稻是袁隆平培育的“南优二号”文中的“社”是指农业生产合作社A B C D( )15刘少奇在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6江苏华西村是中外闻名的“中国第一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作为一名游客,你参观完“中国第一村”后,打算参观“改革第一村”。你会选择去下列哪个省?A广东省 B四川省 C安徽省 D海南省( )17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

7、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贪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贪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施土改 B建立农业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向全国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192012年1月深圳特区报头版重新刊发2

8、0年前该报刊发的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篇通讯的主要篇幅最有可能是在介绍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展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D.中美建交20周年( )20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表现有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座沿海港口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A. B. C. D.( )21中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

9、济开放区( )22下列那一时期的“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后 D.临时政府成立后( )23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东省铁路的修建( )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鱼光曲 D风云儿女( )25在宣传或传递信息渠道中,第四媒介指的是: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26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飞梭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骡机的发明 D水力织布机的发明( )27世界博览会已历经150多个春秋,各属博览会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右图所示火车

10、机车的展品最有可能出现于A1851年伦敦世博会 B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C1 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D1 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28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开辟“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是A. 达伽马B. 麦哲伦C. 迪亚士D. 哥伦布( )29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高的利润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 B C D( )30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

11、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二、判断题(本题共5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中国的“海禁”政策最早出现在明朝,其目的是禁绝中国对外贸易。其影响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2下图这一情形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3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几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4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 )351993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三、材料问答题(本题共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田里不鬻。礼记王制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