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4课时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555855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4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4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4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4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4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4课时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1 锐角三角函数(第四课时)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2.由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它的对应的锐角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计算器辅助解决含三角函数值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用现代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发现实际问题中的半角关系,提高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教学难点能够运用计算器辅助解决含三角函数值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设计师生活动二次备课情景创设【问题1】 升国旗时,小明站在操场上离国旗20m处行注目礼。当国旗升至顶端时,小明

2、看国旗视线的仰角为42(如图所示),若小明双眼离地面1.60mDABE1.6m20m42oC,你能帮助小明求出旗杆AB的高度吗?【问题2】前面我们学习了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一些非特殊角(如17,56,89等)的三角函数值又怎么求呢?通过升国旗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的一般角的计算,解:由已知得:DC=EB=20m,tanADC=tan42o=,AC=DCtan42o,AB=AC+CB=20tan42o+1.6.这里的tan42o是多少呢? 通过问题1和问题2中的具体疑问让学生产生困惑,从而引起兴趣.自主探究【探究1】用科学计算器求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1) 我们要用到科学计算器中

3、的键:(2)按键顺序如果锐角恰是整数度数时,以“求sin18”为例,如果锐角的度数是度、分形式时,以“求tan3036”为例,如果锐角的度数是度、分、秒形式时,(3)完成新知准备中的求解:【探究2】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的度数: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要用到sin,cos,tan的第二功能键“sin- cos-,tan-”键例如:已知sin0.2974,求锐角按健顺序为:tancossin按键sin顺序如下: 18 tan按键顺序如下: 30 36同上面的方法参考答案:2sinSHIFT04=79尝试应用1.使用计算器求下列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精确到0.01)(1)sin20,cos70;

4、 sin35,cos55; sin1532,cos7428(2) tan38, tan802543(3)sin15+cos61tan76.2、已知下列锐角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其相应的锐角:sinA=0.627 5,sinB=0.054 7;cosA=0.625 2,cosB=0.165 9;tanA=4.842 5,tanB=0.881 6.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分析:学生虽然对计算器的加减乘除非常熟悉了,但是像这种锐角三角函数值得计算还是头一次,对学生的计算器应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补偿提高1、已知tanA=3.1748,利用计算器求锐角A的度数。(精确到1)2、已知锐角a的三角函数

5、值,使用计算器求锐角a(精确到1)(1)sin a=0.2476;(2)cos a=0.4;(3)tan a=0.1890. 3、一段公路弯道呈弧形,测得弯道AB两端的距离为200米,弧AB的半径为1000米,求弯道的长(精确到0.1米)ABOR通过前面的计算器熟练运用,学生应该产生了兴趣,借助计算器解决以前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相信对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对内容的升华理解认识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独立思考,师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及方法作业必做:1.教科书习题28.1 第5,7,8,9题.2.做自主学习P158159教师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三、【板书设计】28.1 锐角三角函数(第四课时)1、 sin182、 tan3036第二功能键:“sin-1 cos-1,tan-”四、【教后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通过上面几节的学习,当锐角A是30、45或60等特殊角时,可以求得这些特殊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如果锐角A不是这些特殊角,怎样得到它的三角函数值呢?引出了计算器的运用.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计算器运用的理解,不仅仅是只是算算加减乘除等的运算,更多的功能学生都还没有掌握,相信通过这节课,学生对计算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