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553751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必修(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文学 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及文学艺术 必 修 三 第5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 1 目标定位 2 主干梳理 3 史论要旨 4 考点探究 5 考向研习 6 真题研析 目 标 定 位 明确考向把握主线 课课程标标准 1 列举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发 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认识 科技进进步 在现现代化建设设中的重大作用 2 知道我国 百花齐齐放 百家 争鸣鸣 的方针针 讨论讨论 在贯彻贯彻 双百 方针过针过 程中取得的经验经验 和教训训 3 了解我国教育发发展 的史实实 理解 国运兴兴衰 系 于教育 的深刻含义义 本讲讲主要讲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 来 科技

2、 教育和文学艺术艺术 的 曲折发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和国家为为 发发展科技 文化事业业提出了正 确的指导导方针针 制定了发发展规规 划 各项项事业业蓬勃发发展 文 革 期间间受到巨大挫折 1978 年改革以来 实实行拨拨乱反正 文化科技教育事业业又迎来了发发 展的春天 考纲纲要求 1 科学技术发术发 展的主要成就 2 百花齐齐放 百家争鸣鸣 方 针针 3 教育事业业的发发展 主 干 梳 理 理一理 一 新中国的科技 1 两弹一星 1 目的 为了打破美 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 成就 1964年 中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

3、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3 意义 打破了美 苏两国 及对中国的核威胁 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 巩固了中国国防 原子弹 东方红一号 核垄断 2 载人航天 1 决策 1992年 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 成就 2003年10月15日 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 意义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 成果 1973年 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2 评价 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 优势的第一人 大大提高 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神舟五号 南优2号

4、水稻杂交 4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 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成就 1983年 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 计算机 地位 中国高性能 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意义 加速了国家 发展 2 生物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 在中国首次实现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 蛋白质的全合成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银河 号 巨型计算机 信息化 结晶牛胰岛素 二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 提出 1 背景 1956年初 基本完成 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 党 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 提出 1956年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 内涵 艺术问

5、题上 学术问题上 4 硕果 出现了一系列贯彻 双百 方针的出色作品 2 曲折的年代 1 原因 政治运动扩大化 特别是 2 表现 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 文艺园 地百花凋零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三大改造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文化大革命 3 文艺的春天 1 背景 文革结束后 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林彪 江青的极 左 路线 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 双百 方针 2 表现 20世纪80年代初 以 五讲 四美 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起来 出现了以反映 文化大革命 为主题的 文学 文学 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反思 伤痕 三

6、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 建国初期 人民教育的奠基 1 建立人民教育 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 建教育改变为沿着 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 教育方针 德育 智育 体育全面发展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3 教育制度 在发展 学校教育的同时 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 校教育制度 4 成就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体系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 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社会主义 全日制 国民教育 2 动乱中的教育 1 表现 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1966年 被废止 20世纪70年代初 高等院校开始招收 2 影响 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 整个

7、民 族 大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 教育的复兴 1 文革 结束后 邓小平整顿教学秩序 恢复 组织编写 新教材 倡导尊师重教 2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 提出 发展战略 高考制度工农兵学员 文化素质 高考制度 科教兴国 3 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 来 的指导方针 教育改革步伐加快 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制定了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 学科专业 建立学位制度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4 20世纪90年代 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 211工程 计划 5 实行国家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 启动了 6 加大西部

8、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义务教育法 希望工程 1 研制 两弹一星 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提示 1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打击了大国强权 政治 2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 有重要意义 3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 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 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 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想一想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 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表现如何 提示 1 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经济 1949 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五 计

9、划 三大改造 3 思想文化 双百 方针的提出 总之 过渡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为三大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物质 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为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56 年 双百 方针提出 3 百家争鸣 是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吗 提示 否 百家争鸣 指科学上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科研领域应 该有思考与辩论 创作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 但要在宪法范围之内 4 双百 方针中的 百家争鸣 与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实质相同 吗 提示 否 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 流派多 且阶级阵线鲜明 双百 方针中的 百家争鸣 主要体现在学术上 没有阶 级的差别与对

10、立 二者实质不同 5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什么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反响 提示 高考制度的恢复意味着否定 文革 拔乱反正 意味着尊重知 识 尊重人才 有利于社会公平 个人成长 改变青年人才的命运 社会发展 等 6 如何理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提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 二是教育本身要实现现代化 7 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提示 1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和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 3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4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 方向 5 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史 论 要 旨 1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在

11、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起步 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 取得了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高产 等一批标志 性成果 2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重视高新科技发展 高性能计算机 航天工程等 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我国的 和现代化建设水平 3 是一个基本性方针 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 针 促使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文化大革命 导致 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中国文艺再次呈现丰富多彩的繁 荣局面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国际地位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4 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中

12、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 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 展 5 文化大革命 后 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前提是政局稳定 拨乱反正 重要保证是教育 文化大革命 科教兴国 立法 考 点 探 究 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 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 但是我们不 先进攻别人 别人要欺负我们 进攻我们 我们要防御 我们要反击 毛泽东 史料二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 并安全返回 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活动向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已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这一伟大胜利 全体中华儿女都 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荣耀和自豪 胡锦涛在庆祝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

13、会上的讲话 问题 据史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出自主研制 两弹一星 的战略 决策的目的 史料二中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一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史料导读 1 史料一中 我们要防御 我们要反击 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 出于防御目的 2 史料二反映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中国成 为航天大国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探究一答案 1 目的 打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保卫国家安全 2 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实行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 地位提高 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施 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 史

14、论总结 新中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 特征大力发展高新军事科技 打破美苏 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科技成果 商品化 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原因 1 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敌视中国 妄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2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 美苏争霸 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4 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 必须 发展高新科技 以巩固国防 为社 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1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 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2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 地位不断提高 3 国际环境有了重大变化 和平与 发展日益成为

15、时代的主流 史料一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政策 就是要 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 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更好地为人 民服务 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 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 平而努力 陆定一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史料二 20世纪70年代 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 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 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 崇洋媚外 的帽子 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 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 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 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 术符合时代潮流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 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 等 探究二 正确认识 双百 方针 问题 据史料一指出

16、党中央提出 双百 方针的主要目的 根据史料二 和所学知识 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 因 史料导读 1 史料一中 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说明了 实施 双百 方针的根本目的 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 为使我国的 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说明了实施 双百 方针的直接目的 2 史料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变化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落实情况对史学 研究的影响 探究二答案 1 目的 推动中国科技发展 文艺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为人民服 务 2 原因 文化大革命 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双百 方针恢复 实行改革开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史论总结 正确认识 双百 方针 1 从 双百 方针的内涵看 百花齐放 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 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 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 双百 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 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 双百 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