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25551539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留守儿童”这一新词在近几年出现在社会上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十分棘手已成不争的事实。“问题学生”即患有“留守综合症”的学生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学校就应承担起对其进行良好教育的责任。据2009年全国妇联公布数据,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为2300万,占儿童总数的13%,并逐年呈增长趋势,而农村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88.2%。根据湖南省道县三中一年来的教改实践,本人对留守学生的现状及对策作如下粗浅分析: 一、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及种类 因国民经济大幅度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造成了劳动力过剩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性差异,进而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学生

2、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少,留守学生就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学生就多。据调查统计,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留守儿童比例为53%,道县为51%。留守儿童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因父母外出打工而产生的留守儿童;第二类是因父母犯罪身陷牢狱而形成的留守儿童;第三类是因父母离异,被父母抛弃而形成的留守儿童;第四类是少数因父母懈于管教而形成的实质上的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分类 一般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交由三类人监护:第一类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称作隔代监管;第二类交由亲朋好友监护,称作上代监管;第三类兄弟姐妹互相照顾,称作自我监管。 (1)隔代监

3、管:老人们养了儿女辈,又要伺候孙子辈。如果孙子辈稍有闪失,他们无法向自己的儿女辈交代,所以处处让着孙子孙女,尽量在物质上、生活上全方位满足孙子孙女,而老人们绝大多数又是文盲,根本无法在精神上、道德上、学业上进行管束和引导。于是,孩子们在这种无原则的纵容和过分的疼爱中形成了放任、自私的性格,形成了享乐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 (2)上代监管:在他们心里,留守儿童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对其总不是那么体贴入微,只认为给他们吃饱不饿着就行,根本不会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其学业。人本质的特性是社会性,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期,更需要情感的沟通。长期的感情空白,使他们形成亲情缺乏、内心自闭的性

4、格。 (3)自我监管:这一类较前两类要 好,他们长期以来生活上与兄弟姐妹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但钱物绝对掌握在哥哥或者姐姐手中。在生活上他们有主动权,但他们对生活的整体观念缺失喜欢吃零食,正餐无规律,对自己生命健康成长的呵护不力,造成营养不良;他们喜欢独立自主,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但缺乏社会经验,见识不广,很难与周围人相处,从而造成“唯我独尊”的性格。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 (1)放任、自私型的留守儿童是因溺爱而产生的。表现为好吃懒做,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厌学、逃学。发泄方式: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谈情说爱;外出,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甚至吸毒等,缺乏道德和理智,学习成绩极差。

5、对策: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始终贯彻“严格管理是一种严肃、深沉的爱”的教育理念,必须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辅助“成就动机理论教育”,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求班主任坚持“四管护”原则,即管思想、管学习、管行为、管生活,必须做到每两天对其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工作,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 辅助对策:移情方式参加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以此把留守儿童缺失的道德感和理智感转移至健康、积极、向上,并能从中获得愉快的活动中来。长期坚持下去,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教育失效应对:进入校长校本德育研究班。 注意:这类留守儿童,教育失败系数最大,需要班主任极强的耐力和自身相对稳定的

6、情绪,以及遇挫不折的坚强个性。 (2)亲情缺失、内心自闭的留守儿童是因爱的缺失而产生的。表现为焦虑、烦躁、悲观、疑虑、孤僻、偏激。发泄方式:他们有些搞破坏、抽烟、喝酒,引起行为上的极度偏差。他们有些畏葸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不合群、人际关系敏感、孤僻自闭。 对策:班主任充当双重身份(即教师与双亲集于一身),给予留守学生母爱的温暖、父爱的严肃、师长的慈祥,有意安排学生与之交知心朋友,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打开其自闭的心扉。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互通信息,并给予学生关心,使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暧,进而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只要有一点进步,教师必须及时当众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要求班主任做

7、好“五掌握”,即掌握家庭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思想动态、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掌握困难和需求,使他们感觉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必须做到两天一次的思想教育工作,每天注意其发泄方式,根据“五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育方法,注意解开其心中的结;对学业上的措施可采取抽背方式,先易后难,先少后多,逐步深入,使之不感到自卑即可。 辅助对策:安排留守儿童参加集体体育活动,如跳绳、丢手绢、排队滚铁环等,使他们融入大集体环境,消除孤独和自卑,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潜在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使之思想上的负担通过体育活动释放出来。 (3)“唯我独尊”的留守儿童是在独立自主中产生的。表现为学

8、习成绩较好,但性格倔强,总以老大自居,是典型的“小大人”形象,他们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各方面都好强,但心理脆弱,稍有不顺或遭遇失败,极易产生轻生念头,思想不成熟,健康令人担忧。 对策:安排留守儿童担任学生干部,迎合其内心,顺其性格,帮助他实现自我,使他要强的性格得到有效价值的实现,同时对其进行约束,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完善其理性思维,使其在良好的独立自主中发展。要求班主任做好“四个员”,即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班主任必须肯定其优点,委婉含蓄地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这类留守儿童,教育失效较小,转变后成绩特好。 考虑当今现状,如今留守儿童数量相

9、当庞大。以上对策必须有一个随时可感染、随处可感受的校园大德育环境,如校园宣传,同伴的榜样力量,平时的文明礼貌行为,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良好的校纪校风,同学之间的互爱协作,教师的爱岗敬业,校长的教学管理水平及教育心理素质等。这样,成功的概率比不作为时要大40%。 当然,留守儿童的问题,许多不是单纯的,而是兼而有之的综合问题。学校必须做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要求班主任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并有教育日记,加大疏导力度。同时,学校要营造一个使学生感觉到在学习上日有所进,在休息时充满欢乐,在生活上酷似家庭的温馨环境。只有这样,转变后的“问题儿童”才能有良好稳定的发展而不会反弹。 当今社会,一些学校在

10、留守儿童管理上已经出现了疲沓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太难管,特别是留守儿童数量太多,管理更难。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如履薄冰,甚至有放弃管理学生的想法,不去抓教育教学质量,只是“和稀泥”一样地管安全。这是当今学校最普遍的做法,但这是最为错误的做法,也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透彻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心理障碍及性格特点,并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有效对策,留守学生就不是问题儿童,而是正常学生了。他们都能正常认真地学习,并在校园里感受到学习的进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整个身心汇集在校园里,那安全问题就自然不是问题了。因为安全问题不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

11、,而是如何找准方法,怎样切入的问题。 现湖南省道县三中的管理系统可以用下面的一段话形象地描述:德育工作是燃料,课堂教学五部曲是动力,阳光活动是润滑剂,作习时间表是引擎,人事制度改革下的师生精神状态是车轮,校长德育校本研究是检修系统,现在的学校发展正如一辆小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快车道。 (作者单位:吴卫东 王快学 湖南省道县教育局;陈波浪 湖南省道县第三中学)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word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