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55126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考纲明考情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试内容考核要求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元朝行省制度b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c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d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统一b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b唐朝三省六部制b清朝军机处c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清朝的边疆政策c复习线索(1)夏商周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具有以血缘

2、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和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特点。(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3)汉到元:官僚体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第4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大大加强了皇权。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2设内阁: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内阁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

3、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3内阁地位: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设立的政治机构,然而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4影响:皇帝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二、清朝军机处1设立:雍正帝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2官员职权:主要官员为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主要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快捷。4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造成皇权高度膨胀,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明朝

4、废除丞相,设置内阁,尚有制度可循,清代军机处的设置使国家中枢机构完全成了皇帝“私下的秘密”,决策极具保密性,皇权空前加强,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灵犀一点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君主专制制度对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民族融合起过积极作用。2到19世纪,从世界范围来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暴露出明显的陈腐与落后。中国社会的保守和停滞与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形成鲜明对比。3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以致无力对抗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四、清朝的边疆政策1目的:

5、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3措施(1)设理藩院主管边疆和民族事务。(2)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4作用(1)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2)清朝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4)推动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概念阐释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

6、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影响及认识1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其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方面。(3)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影响(1)积极作用:君主

7、专制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2)消极作用: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3认识: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

8、。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1(2018浙江11月选考)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通政司B建立密折制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解析:选B根据材料“不便显言密陈朕前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可知,材料指的是清代设立的密折制,故答案选B项。通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经总结上报皇帝或中央,文件并非直接秘密上呈给皇帝,A项错误。枢密院是五代

9、至元的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材料与军事内容无关,C项错误。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奉旨办事,与秘密上奏事务无关,D项错误。2(2014浙江高考节选)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

10、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解析:结合所学从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与皇帝的关系等角度分析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原因即可。答案:政治形态: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原因: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