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55121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应是A. 雕版印刷物B. 双色印刷物C. 泥活字印刷物D. 木活字印刷物【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印刷术最早产生于唐代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北宋,木活字产生于元代,所以材料中所说的唐代的书籍应为雕版印刷作品,所以选A2.毛泽东曾说:“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2、其中所蕴含的基本原则是A. 群众路线B. 实事求是C. 独立自主D. 党的领导【答案】B【解析】“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体现了毛泽东根据战场实际,采取灵活的作战策略和军事路线,反映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故B项正确;群众路线指的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党的领导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引导和向导作用,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3.顾炎武在日知

3、录中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在此,顾炎武认为A. 春秋时期周王否定了诸侯的独立性B. 春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C.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极其缓慢D. 战国时期宗法贵族文化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七国”指的是战国时期,材料中顾炎武认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重视礼乐制度,到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不再尊重周天子,故D项正确;AC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中央集

4、权制度确立与秦朝,故B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崩乐坏4.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A. 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 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 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 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关键信息是“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

5、修养,反应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理学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所以也表现在书法、绘画等艺术中,就是强调精神、气度等。AC史实错误,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名师点睛】5.胡文生在向西方学习:走近胡适中指出:“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他们的最终目的已经不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那样设定在国家和民族,而是定位于人的解放。他们不是民族主义者,不是庙堂之上的帮忙文人”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 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运动B. 彻底地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C. 与文艺复兴具有异曲同工的作用D. 其水平和影响是无法超越的【

6、答案】C【解析】【详解】题意中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没有反映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和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故排除A、B项;根据“他们关心的是人是定位于人的解放”可知新文化运动注重对人的解放,与文艺复兴中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异曲同工的作用,故选C项;新文化运动的水平和影响是无法超越的,这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点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6.“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

7、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 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可以判断出这场改革是新文化运动,A项是维新思潮;B项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C项主要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项是新文化

8、运动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意义【名师点睛】新文化运动及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高考多利用新材料、新情境,突出对新文化运动特点、影响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的考查。复习备考时,一是要特别重视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五四运动前后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特点等方面的理解认识;二是分析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7.“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1980年邓小平的这一讲话,强调了A. 必

9、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B.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D. 必须依法治国【答案】A【解析】材料是邓小平关于国家政治制度建设讲话,显然是批判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A正确;B、C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1997年之后提出。8.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A. 致力于谋求实现社会公平B. 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C. 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土地D. 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体现了“民生主义”对社会公平的

10、追求,A项符合题意;社会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新三民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排除B项;新三民主义对于土地政策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并不是对土地进行革命,排除C项;新三民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9. 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社会主义”意为( )A. 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B. 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C. 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D. 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三

11、民主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利国福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均是反映民生问题的,即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当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C。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 中国社会的大变革B. 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C. 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D. 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思想领域从多元走

12、向单一,反映出政治领域的变化,思想的统一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故C项正确。 A项只适合于春秋战国时期,与秦汉阶段特征不符,故错误。B项文化专制与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不符,故错误。秦朝时期以法家思想治国,而不是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百家争鸣”“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结合政治统一与思想统一的关系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1.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A. 深入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削弱了明清的君主专制统治C. 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D. 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

13、活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并没有真正触动封建专制体制的基础,不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深入批判,故排除A项;明清早期思想家的思想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并没有削弱明清的君主专制统治,故排除B项;明清早期思想家的思想对后来的的革命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但没有影响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故排除C项;明清早期思想家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故选D项。【点睛】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对日益僵化的儒家传统思想提出了批判,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

14、限性,他们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动摇封建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也没有形成社会思潮,发挥真正的实践作用。12.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 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 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C. 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 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艺术。根据材料,这位近代学者认为,文人画不仅可以绘出山水之形状,而且绘出的任何物体都蕴含着作者的“兴味”,即每幅文人画都有自己的思想旨趣。而西洋画是把描摹形状做到了极致,

15、立体派思想转变表明他们要改变传统的单纯注重“形似”,而也要表现画家的思想。立体派思想转变指的是20世纪初出现的否定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的派别,这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结合立体派代表人物毕加索的画作可知,立体派注重精神表达。A项,西方立体派不以形似为重。故A项错误。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东、西绘画取长补短。故B项错误。C项,材料认为文人画形神兼备。故C项错误。D项,从材料可知,文人画、立体派都注重精神表达。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考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绘画艺术文人画;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状况立体派绘画13.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说:“画有三:一、绝似物象,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于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亦欺世盗名之画;三、唯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其核心意思是山水画的创作要A. “以意立象”B. “以真为师”C. “借题发挥”D. “雅俗共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唯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可知黄宾虹主张山水画的创作要追求意境,故选A项;根据“绝似物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