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55105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3个关键点(1)一个趋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曲折发展。(2)两个特征: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2有关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4个关键点(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两个阶级:壮大了无产阶级;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3)三大障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4)四个阶段:“春”(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夏”(国民党统治前期),“秋”(抗战时期)

2、,“冬”(解放战争时期)。课题(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回扣教材知识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耕”与“织”、“纺”与“织”的分离。东南沿海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3)外商企业的出现目的:对华侵略的需要。类型:船坞、船舶修理、砖茶、印刷厂等。地区: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影响:是中国出现得最早的一批近代企业,无产

3、阶级开始形成;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影响(1)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货币财富积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4)西方人在中国开办外商企业,运用资本主义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和原料谋取经济利益,这在客观上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

4、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特点(1)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2)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3)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教育近代化启动。但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日程。5结果(1)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

5、务运动的失败。(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一些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主观原因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而不彻底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6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迈出了近

6、代化第一步。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2)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受到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2产生概况(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2)地点:东南沿海地区。(3)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特点畸形性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弱小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等依赖性对外

7、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关系4.影响(1)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2)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力量。 进补课程知识一、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特点1解体原因(1)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猛烈冲击了自然经济。(2)内部根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工不明确,根本无法抵挡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3)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给予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鸦片战争后,中国

8、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向商品流通转化。(4)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2特点(1)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2)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不一致,东南沿海地区解体速度快一些。(3)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稳定、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二、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特征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一条独特的创立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

9、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3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较高;同时交通便利,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历史上,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基础好;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是很落后的。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看,中国民族企业

10、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探究重难知识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一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摘编自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

1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解读材料一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鸦片战争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纺”“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使农家“耕”“织”分离。材料二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

12、口减少;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整段材料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史论形成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角度变动实质评价生产模式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经济结构近代工业逐渐兴起,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对外交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国家政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二、洋务运动未能实现其目的的原因材料“如此修墙”解读漫画中一位清朝官员拿

13、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想要把它粘在墙上,而这面墙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该漫画深刻地表明了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史论形成洋务运动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1)从学习目的上,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从学习内容上,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从企业管理上,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管理制度混乱。(4)从国内环境看,在中央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洋务派对立的顽固派盲目排外,极力阻挠洋务运动。(5)从外部环境看,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三、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观点一洋务

14、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摘编自汪林茂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观点二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结构。这也意味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解读观点一客观地评价了洋务运动

15、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注意观点一中的转折词“不是而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观点二中两个省略号前后分别从三个角度,即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和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分别评价了洋务运动:从清政府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方向发展。史论形成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外交上洋务运动促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洋务派建立了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