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5550747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高三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u-64 O-16 Cl-35.5 C-12 Na-2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本草纲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B. “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萃取C. “取碱”得到的是一种碱溶液D. “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A. “薪柴之灰”中含有碳酸钾,与铵态氮肥共用时,发生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降低肥效,故A错误;B. “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故B错误;C. “取碱”得到的是碳酸钾溶液,属于盐溶液,故C错误;

2、D. “浣衣”过程中促进油脂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2.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 明矾作净水剂B.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C. 漂粉精作消毒剂D.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答案】B【解析】【详解】A明矾Al3+水解生成Al(OH)3,Al(OH)3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故A错误。B. 铁粉有还原性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故B正确。C漂粉精中的Ca(ClO)2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作消毒剂,故C错误。D甘油具有吸水性作护肤保湿剂,故D错误。故答案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和杀毒B. 胶体和溶液

3、的本质区別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C. 将外加直流电源通过Fe(OH)3胶体,电源负极附近颜色变深,则说明该胶体带正电荷D. 淀粉溶液、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但不能杀毒,故A错误。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別是分散质粒径大小不同,故B错误。C. 胶体不带电荷,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故C错误。D. 淀粉溶液、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故D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径大小,鉴别方法是丁达尔效应。4.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

4、浓硝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 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氯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错误;浓硝酸见光易分解,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错误;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正确;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正确;氯水见光易分解,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错误;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B.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C.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 O2比O3的质量小【答案】A【解析】【详解】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A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数目相等,选项A正确;B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O3)=3:2,由PV=nRT可知,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2,选项B错误;C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O3)=3:2,物质的量与分子数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也是3:2,选项C错误;D同体积相同

6、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元素组成,则O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本题注意把握两种气体的元素组成特点,结合PV=nRT判断。6.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化学式为AgS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 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D. 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 e【答案】D【解析】【详解】A. 由质量守恒定律Ag原子、S原子守恒确定X

7、的化学式为Ag2S,故A错误。B. 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中氧气作氧化剂得电子,故B错误。C. 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知反应中S作还原剂,故C错误。D. 据方程式知每生成2 mol X,电子转移4mol,所以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 e,故D正确。故答案选D。7.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 H2O2只表现了氧化性C. H2O2的电子式为: D. 发生

8、了反应Cu2O + H2O2+4H+=2Cu2+3H2O【答案】B【解析】A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说明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B根据“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说明铜离子被还原成+1价,H2O2表现了还原性;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Cu2O中+1价Cu被氧化成+2价Cu2+,H2O2又表现了氧化性,故B错误;C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C正确;D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Cu2O中+1价Cu被氧化成+2价Cu2+,发生反应为:

9、Cu2O+H2O2+4H+2Cu2+3H2O,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题干信息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题干信息的解读,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说明生成了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又生成了Cu2+。8.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氨气B. 制取碳酸氢钠C. 分离碳酸氢钠D. 干燥碳酸氢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

10、固体,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错误;B、气流方向错,应该从右侧导管通入CO2气体,错误;C、从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固体用过滤的方法,正确;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能用该装置干燥碳酸氢钠,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9. 下列标有横线的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完全反应的是1molZn与含1mol H2SO4的稀硫酸溶液反应1molCu与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溶液共热1molCu与含4mol HNO3的浓硝酸溶液反应1molMnO2与含4mol HCl的浓盐酸溶液共热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mol锌与含1mol H2SO

11、4的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不选;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在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故选;1mol铜转移2mol的电子,生成2mol的铜离子与2mol硝酸结合成硫酸盐,而2mol HNO3的硝酸作氧化剂,得电子的量为2mol6mol,所以铜不足,故不选;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降低,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故选;故选C考点:考查了硝酸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的相关知识。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某温度和压强下,22.4 L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可能为2NAB. 在合成氨反应中,当有2.24 L氨气(标准状况下)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12、AC. 1 L 1 mol/L Na2C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 将78 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答案】C【解析】【详解】A. CO和N2均属于双原子分子,某温度和压强下,22.4 L 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可能为1mol,含有的原子总数可能为2NA,,A正确;B.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该反应中氮元素由0价降低到-3价,故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B正确;C. 1 L 1 mol/L Na2C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溶剂水中还含有氧原子,所以1 L 1 mol/L Na2CO3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3N

13、A,C错误;D.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Na2O2与转移电子的对应关系为:Na2O2 e,n(e)=n(Na2O2)=78g78g/mol=1mol,则转移电子数目为NA,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B. 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H2O=SO42-+2H+Cl-C.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D. 足量锌粉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Zn+2H2SO4=Zn2+SO42-+SO2+2H2O【答案】

14、C【解析】【详解】A.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A错误;B.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SO2氧化为SO42-,本身被还原气为Cl-,离子方程式为:SO2+3ClO-+H2O=SO42-+2HClO+Cl-,B错误; 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满足n(NaHSO4):n(Ba(OH)2)=2:1,正确的离子方程式:2H+SO42-+Ba2+2OH-=BaSO4+2H2O,C正确;D. 足量锌粉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先生成二氧化硫,反应为Zn+2H2SO4=Zn2+SO42-+

15、SO2+2H2O;浓硫酸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为Zn+2H+=Zn2+H2,上述反应方程式不全,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12.探究草酸( )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室温下,0.1 molL-1 的pH =1.3)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Ca(OH)2溶液(含酚酞)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NaHCO3少量溶液产生气泡KMnO4酸性溶液紫色溶液褪色C2H5OH和浓硫酸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H2C2O4有酸性,Ca(OH)2+ H2C2O4=CaC2O4+2H2OB. 酸性:H2C2O4H2CO3,NaHCO3+H2C2O4=NaHC2O4+CO2+H2OC. H2C2O4有还原性,2MnO4-+5C2O42-+16H+=2Mn2+10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