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55068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国银行业大趋势深度分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银行业大趋势导读: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存款利率上限已于2015年3月、5月两次分别调整到基准利率的1.3倍和1.5倍。如此宽泛的利率浮动区间,事实上已经覆盖了银行自主定价的主要波动空间,伴随着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推出,意味着银行业已经实质上进入了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时代,距离取消利率上限仅一步之遥。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了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广泛的、深刻的变革。未来五年,宏观经济将处于中速增长阶段,结合利率市场化的行业环境,中国银行业进入了变革新时期,这就对转型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中孕育着机遇

2、,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对不同市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但通常导致银行业生存环境恶化。存贷利差会收窄,同时银行将面临风险加剧的挑战;除信用风险外,银行还需要应对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显著加大的局面。宏观经济与金融行业变革的影响相互交叉叠加,还可能产生存款增速下降甚至负增长、经营成本上升等不利影响,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力。在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业规则剧烈变化的时期,银行如果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能力跟不上变革要求,就有可能被兼并,或是破产被淘汰出局,而做好充分准备的银行往往能够抓住机遇窗口,迅速崛起。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盈利下降、风险上升、互联网金融竞争等多重冲击,进入变革发展的新

3、常态。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当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它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远比国际社会更复杂、也更严峻。利率市场化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银行业准入放松、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变革,使得中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更为严峻。与此同时,新兴互联网金融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市场化,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显著分流了居民储蓄存款、抬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并在人才等领域与传统银行展开激烈竞争。综合考量国外市场经验和国内银行业的实际经营环境,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预计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将受到显著冲击。在净息差收窄50个基点,资产减值损失占贷款比提高到1%的情景假设下,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回报率(

4、ROE)将从2014年的17.6%,下降至11.2%,减少约1/3。鉴于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冲击,部分具有前瞻性战略视角的领先银行将积极采取应对举措,其中第一梯队的优秀银行将能够更好地抵御冲击,资本回报率能够领先于行业,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则可能大幅下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商业银行需尽快实施七大转型策略,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力,建立制胜的竞争优势顺势而为应对挑战,商业银行需要迅速改变粗放经营模式,尽快建立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常态、新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我们建议中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七大转型策略,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策略一、战略与治理模式领先,做到客户聚焦

5、、产品聚焦、区域聚焦,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实施专业化治理模式;策略二、精于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管理,建立战略导向,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与决策能力,优化资本配置,完善团队、量化分析模型、数据与系统等基础支撑;策略三、掌握定价,建立精细化、针对客群的差异化存款定价能力,以及基于风险的贷款定价能力等,建立定价组织团队、数据与系统支撑;策略四、管理并经营风险,主动经营风险,避免风险与业务脱节,实现与业务增长的充分协同;策略五、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战略性配置资源,并建立成本透明化热图,推进短期、中长期降本举措,使成本与效率成为战略竞争力;策略六、善于用人并掌握队伍,建立与战略高度匹配的关键人才规划、盘点,以及

6、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投入策略,实施市场化的薪酬激励与评价,并完善关键人才的接班与培养机制;策略七、强化信息科技与治理,做好前瞻性的信息科技规划,同时加强科技治理、数据治理,统筹规划、优先排序、分步推进,建立应用系统,支撑业务转型与发展。紧抓时间窗口,先行布局,抓住行业变革的机遇,在利率市场化大潮中成功胜出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的变革期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中国银行业正步入新的发展时期,跑马圈地已成为过去,成功的要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行业生态环境的改变,未来有可能出现银行业兼并收购浪潮。商业银行应该紧抓时间窗口,先行一步提前布局,获取显著的先发优势。先行一步提升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能力,创造竞争优势

7、,将有更大可能在竞争中胜出。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进展路线图与银行业十大趋势1993 - 2011: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追溯至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会议发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之后的20年间,中国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与外币贷款利率市场化,放开了人民币同业存款利率,逐步放宽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见图1)。2012 - 2014:改革提速,影响面扩大国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规划重申了利率市场化的明确方向。2012年“十八大”后,一系列改革举措加速推出。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持续扩大,存款保险制度出台,这一

8、系列井然有序的举措表明,中国政府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与紧迫感不但未因经济增长下行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 2012年6月,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同年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的0.7倍。 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 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2014年11月,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存款利

9、率上限进一步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2倍。11月30日,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应对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扩大,中小银行反应迅速,纷纷选择了一浮到顶的策略,由此打响了激烈的揽储大战。迫于激烈的存款竞争、分流压力,四大国有银行也加入了保卫战,于2014年12月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此次不对称降息与利率浮动区间的调整,预计压缩银行业息差约10-20个基点。2015年开始:进入利率完全市场化时代,改革接近尾声自2015年5月开始,中国已经实质上进入了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时代,存款利率上限于2015年3月、2015年5月分别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3倍、1.5倍,如此宽泛的利率浮动区间,事实上已经完全覆盖了银行自

10、主定价的波动空间,意味着银行业已经实质上进入了利率市场化的环境,距离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仅一步之遥。 2015年2月末,央行宣布降息,并从3月1日起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进一步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3倍,向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又迈进一步。 2015年3月,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并宣布在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为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铺设了关键的制度基础。 2015年5月,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并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进一步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 2015年6月,央行公布针对企业、个人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利率完全市场化进入“倒计时”。利率市场化迫切要求银行转型发展,建立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能力。以定价为例,存款利率浮

11、动区间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自主定价权,另一方面也考验银行的差异化定价能力。银行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目标客户价值,制定差异化的利率价格策略。存款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剧了大额存款户向大银行分流,中小银行将面临更显著的流动性波动、负债成本上升、上交保费的压力,存款经营成为核心的能力。同时,存款保险制度也为银行破产重组铺设了制度基础,银行经营不善宣告破产将成为可接受的市场化事件。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民营银行准入放松、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变革,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未来银行业将进入发展新常态,进入挑战与机遇并存,优胜劣汰的关键转型时

12、期。展望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顺应未来十大发展趋势,抓紧时间窗口,尽快建设自身专业化能力。趋势一,银行业的获利水平将进入新常态预计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ROE)将下降到GDP增速的2.02.5倍左右。基于未来五年平均GDP增速6.5%的预估,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平均约在13%16%之间。同时,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差距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下被放大,银行的业绩显著分化,第一梯队优秀银行的资本回报率能够达到GDP增速的近3倍,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仅能达到GDP平均增速,即6%7%之间,甚至低于其资本成本。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与竞争加剧,预计未来十年将陆续出现由存款保险机构接管、重组问题银行的案例,以

13、及二三线城市农商行、城商行被兼并收购的案例。趋势二,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在国际上,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集团、以及聚焦单一行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并存。通常专注单一行业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建立专业化优势,在竞争中胜出;在估值上,专业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新兴的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日益重要。为了支持国家产业整合、重构、提升的经济改革大战略,涵盖保险、证劵、银行、资产管理的金融混业经营将成为趋势。一些大型混业金融集团已经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呈现出领先的态势。而为了有效整合金融监管,监管治理制度也可能改革为准单一的监管体系;金融控股公司将是金融行业最有可能的公司治理架构。趋势

14、三,银行业将被迫走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在净息差收窄,人力成本、合规成本高涨的压力下,银行业将被迫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银行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应重点专注四大领域:第一,经营模式的设计、细化与执行落地,主要涉及营销组合与风险管理;第二,大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决策利用;第三,跨国、跨领域专业人才的网罗、培养与使用;第四,掌握沿着价值链创造增加值的过程与定价能力。趋势四,轻资本成为高盈利银行普遍采取的经营模式随着资本市场、大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盈利能力在第一梯队的金融机构几乎都采取轻资产、高资本周转的财务运作模式。善用资本市场间接融资机会成为银行的财务部门、投资银行等业务部门的重

15、要技能,未来很有可能由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领域的专家出任几大银行的行长。趋势五,资本市场复苏与产投融结合的业务加速发展在资本市场复苏,全国产业整合、升级与重构的大浪潮下,产投融结合的信贷与股权融资、财务咨询、资产管理将成为商业银行在公司金融领域成长最快、获利最佳的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全面回暖,企业对于债券承销,中小板、新三板上市财务顾问等业务需求显著增加,推动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加速增长。资本市场、产投融类业务的兴起对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组织治理、人力资源能力,以及金融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初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的寻租与损失事件。趋势六,对结算与交易银行业务的要求大幅提高卓越的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绑定、维护企业客户关系的关键。直通式事务处理(STP),跨机构、跨企业、跨平台的无缝信息接轨,数字化和实时化的作业操作监控环境,这三项核心能力的建设将是下一代结算与交易银行业务胜出的必要条件。趋势七,出现以零售为核心的大型银行或金融集团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向6000美元(约为2013年水平的两倍)快速接近,中国将出现几个以零售、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业务为核心的大型全国性银行或金融集团。分行实体网点的边际营收贡献率急剧下降,部分网点将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