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548709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背景(1)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阶级: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3)思想: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阻碍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4)政治: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统治日益腐朽。2.代表人物及主张主要思想作用李贽(1)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黄宗羲(1)揭露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以“”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4)工商皆本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

2、的推动作用顾炎武(1)提出“”思想,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2)后人将其提出的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材补遗】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3.影响(1)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

3、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思想家们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其思想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史论拓展】理解明清之际思想的双重性(1)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考点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主张及特点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

4、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天下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史论结合】史料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古者以天下为主

5、,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百余年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亭林文集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王夫之船山思问录解读第一则史料反映了李贽的思想主张,表明李贽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反对盲从孔子。第二则史料阐述了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表明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抨击了君主专制。第三则史料体现了顾炎武的主张,表明顾炎武主张注重实学,强调经世致用

6、。第四则史料反映了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表明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主张遵循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问题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思想的本质。2.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史论结合】史料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

7、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史料2借书籍的编纂,剪除各种异端直到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初的古今图书集成,也还尚能容纳各书,“直取原文,未尝擅改片语”。然而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就大不一样了,乾隆进行了直接干预讽刺派代表作儒林外史不得收录。与此同时对非儒学正统的爱情作品,清统治者一律斥为“淫”,禁止刊行,如红楼梦就被严行禁止。故“四库全书书不全也”!摘编自林岷中国文化史概述解读(1)史料1主要阐述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和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和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这与当时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2)史料2主要阐述

8、了明清官方修书的概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专制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和思想的发展。问题(1)根据史料1,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进步思想的经济因素。(2)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请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分析未能开拓新路的原因。考点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影响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1)积极影响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

9、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局限性由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史论结合】史料清初之儒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解读史料体现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对近代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史料第二个省略号之后的语句点明了其思想的深远影响。“倡民权共和之说”体现了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启蒙作用。问题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传统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

10、8全国卷27明代思想文化以明代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为载体,考查明清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特别说明:本讲内容在近几年全国卷中命题极少,仅在2018年考查了明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复习备考时建议加强对明清四大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历史认知,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角度认识儒家思想的新气象考题12018全国卷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11、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考题22017浙江卷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考题32016江苏卷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考题42016海南卷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

12、“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考题52015福建卷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考向1李贽的思想主张1.2018山东济宁模拟 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

13、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离经叛道B.追求真理C.反对理学D.强调民本2.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 李贽认为工商业者开采矿藏、贩运货物,都是对社会、对个人有益的事情,说不上什么“可鄙”。以下李贽的思想主张中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A.追求物质享受实为人的天性B.反对道学家遵从的是非标准C.鄙视脱离现实生活进行空谈D.极力推崇自由、个性、平等考向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3.2018湖南衡阳联考 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

14、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4.2018广东清远模拟 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A.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B.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C.学者主张“心性空谈”D.学者主张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5.2018北京西城区二模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撰写了许多阐述民族大义的著作,但长期遭到忽视。清末,其思想始盛行,受到了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推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王夫之的思想严重脱离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B.

15、王夫之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康有为借鉴王夫之的思想阐释维新的合理性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王夫之思想有内在一致性6.2018广东湛江模拟 明清之际,“蕺山学派”的刘宗周从理、欲协调角度,初步反思了理学的理欲观;王夫之更以“理寓欲中”,系统地分析道德理想和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而清代戴震则以自然人性论和理欲论,深刻地揭露了理学家“以理杀人”的本质。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统治地位已丧失B.市民阶层的个性追求C.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D.官方哲学受到了冲击9第41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干知识回扣】1.商品经济2.君主专制天下之法经世致用【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