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547799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40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新人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 新经济政策 1 背景 1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 满目疮痍 经济异常困难 社会 矛盾加剧 2 列宁在调查后认为 只有改变 政策 才能 恢复和发展生产 2 时间 年春 3 内容 1 以征收 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 租土地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实行 2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实行 的工资制 4 作用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 出发 调动了生产者 的 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 促使 稳 步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 1921 粮食税 自由贸易 按劳取酬 国情 积极性 工农联盟 国民经济 二 苏联的工业化 1 苏联的成立 年年底 苏维埃社会主义

2、共和国联盟成 立 简称 苏联 2 工业化建设 1 背景 1924年1月 逝世 1925年 提出实现 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2 开始 年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3 结果 1928 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 第二个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 1922 列宁 斯大林 1926 五年计划 工业国 3 评价 1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 下完成 的 2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 集中全国的 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3 这种排斥 和 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 定下来 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指令性计划 人力 市场 商品经济 三 农业集体化 1 背景 1 1927年年底至1

3、928年年初 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 斯大林决心用 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解决粮食问 题 2 开始 20世纪30年代初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 运 动 3 措施 开展了 运动 同时 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 体农庄的建设 加快组建 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行政手段 农业集体化 消灭富农 拖拉机站 四 苏联模式 1 条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使苏联的社会 和 社会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 标志 年 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新宪法规定 苏联是工 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也标志着 的形成 3 评价 1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也为苏联军民夺

4、取 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 随着时间推移 苏联模式的 日 益暴露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经济生活 阶级结构 1936 苏联模式 反法西斯战争 弊端 问题1 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 苏俄 联 的经济政 策有何变化 探究 1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将银行 铁路 大工业收归国有 建 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2 从1918年开始 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巩固新政权 苏维埃 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 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 1921年春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4 1928 1937年 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20世纪30年代初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6年

5、新宪法的颁布标 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存在严重 的问题 如农 轻 重比例失调 问题2 有人说 苏联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 工业国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也有人说 苏联模式导致了对斯大林的 个人崇拜盛行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你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探究 1 苏联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 国内经济 文化 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 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 了重要作用 2 苏联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 具体表现在三点 权力过于集中 民主太少 领导干部容易脱离群众 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 和官僚主义滋生 以至国家机构的官僚化 地方上被统得太死 不利于发挥地方 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经济效益差 经济上各 部门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轻工业部 门的发展 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