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546207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概述(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 和社会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 展新阶段 n一 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 n1 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 n科学革命 人类认识世界上的飞跃 引起 思想观念的变革 n技术革命 人类改造世界上的飞跃 带来 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 n产业革命 人类物质生产方式上的飞跃 引起社会生产方式上的改变 n社会革命 社会制度的飞跃 引起社会经 济形态的飞跃 狭义 n包括社会制度变革在内的社会生活和社会 思想的全面和深刻的变革 广义 n四种革命之间的关系是网络式的 反馈式 的关系 n技术革命是核心 科学革命是它的理论前 提 产业革命是它的直接结果 社会革命 是它的深化和发展 2 现代

2、科技革命和高技术 产业群的兴起 n基础 物理学革命 信息论 基因理论 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的利用 n先导 电子信息技术 n基础 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 n支柱 新能源技术 n其他 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 环境技术 空间技术 海洋技术 二 新的社会思潮 n1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的 知识产业 概念 n知识产业 教育 研究与开发 传播业 信息设 备和信息服务 n1947 1958年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 6 速度 递增 n1959年知识产业的从业者占劳动者总量的31 6 n1958年美国国民生产 GNP 总值的29 来自知 识产业 2 贝尔的 后工业社会 n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点 n 产品生产经济 服

3、务性经济 n 在职业分布上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 位 n 中轴原理 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 是社 会革新的基础和社会决策的依据 n 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的 有节制的 技术 评估占主要地位 n 各种决策的都通过 智能技术 3 阿文 托夫勒的 第三 次浪潮 n第一次浪潮 农业社会 n第二次浪潮 工业社会 群体化 标准化 同步化 集中化和大型化 n第三次浪潮 信息社会 知识化 多样化 小型化 个人化和分散化 n 趋同论与 知识即权力 4 美国社会学家奈斯比特 大趋势 n归纳了美国未来的十大趋势 其中最根本 的变化是工业社会已经转变成信息社会 5 评述 n 片面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忽略了生

4、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作用 得到了 趋同 论 的观点 n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和知识 社会的划分有着积极意义 n 所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 走向知识社会 n知识社会 n 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新型关系是知识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n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与知识领域的进 步 n在上述意义上我们说这个社会是知识社会 它的经济基础是知识经济 在知识经济 中知识是各种生产要素中起关键作用的要 素 1 知识差距与发展瓶颈 n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知识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经验研究 例如世界银行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 差异分析发现 物质资本只能解释这些差异的不到30 其余的70 以上

5、要直接或间接归因于构成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无形因素 Easterly Levine Prichehett 1999 n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差距首先表现为知识的差 距 n有关学者关于 中国不同地区知识差距与经济实 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是一个例证 n知识与经济增长 新疆 65 85 重庆 63 71 甘肃 58 32 宁夏 58 32 四川 51 49 云南 48 75 青海 44 18 贵州 38 32 西藏 31 99 湖南 69 72 山西 64 27 河南 63 74 江西 61 04 安徽 56 59 内蒙古 56 59 广西 50 88 低水平 I 75 陕西 88 05 吉林 99

6、 53 湖北 92 18 黑龙江 84 63 山东 82 05 河北 75 69 中下水平 75 I 100 海南 127 64 辽宁 126 69 浙江 122 71 中上水平 100 I 150 北京 606 05 上海 529 03 天津 283 70 广东 212 74 福建 156 48 江苏 154 55 高水平 I 150 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图1 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水 平 北京 高 天津 高 广东 高 江苏 高 福建 高 上海 极高 海南 中下 浙江 高 湖北 中下 广西 低 匮乏 河北 中上 山东 中上 吉林 中下 安徽 低 河南 低 湖南 中下 江西 低 西藏 低 不

7、足 陕西 低 甘肃 低 一般 辽宁 中上 黑龙江 中 上 山西 中下 内蒙古 中下 宁夏 低 青海 低 四川 低 云南 低 新疆 中上 贵州 极低 丰富 矿 产 资 源 丰 裕 程 度 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水平低水平 知识资源丰裕程度 图2 中国各地区资源与知识资源状况 图3 中国各地区科技 经济实力分 布 A B C D E EDCBA 广东 上 海 江苏 北京 山东 浙江 辽宁 福建 天 津 河北 湖北 四川 河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安徽 广西 山西 江西 云南 新疆 重庆 内蒙古 甘肃 陕西 海南 贵州 宁夏 青海 西藏 科 技 经 济 强 强 知识与创新 从传统观点到现代认识 n1 知

8、识流的传统观点 n研究与发展 技术创新之间的线性模式 即知识从研究流 向应用 再流向开发 三阶段 n新设想 新发明产生的过程 此间最主要的是R D n从设想变成产品 其间仍有大量研发 发明创造活动 还包括工程设计 生产制造 金融 市场销售等 是 科技与经济结合得以最大实现的过程 n技术走向市场的过程 技术对经济的实现 归根结底是 通过市场实现的 涉及到市场的调研 销售活动 2 知识流的现代认识 n知识的生产 传播和利用是一个交互作用 的复杂网络 n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技术发展之间存在 着交互作用 n知识的生产与知识产品化 市场化之间存 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3 知识与知识经济 n 1 知识分类与

9、知识网络 nKNOW WHAT 关于事实 nKNOW WHY 关于原理 规律 nKNOW HOW 技艺 能力 诀窍 nKNOW WHO 谁 谁能做什么 n可编码知识 Codified knowledge n隐会知识 Tacit knowledge 2 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 n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n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知识资本而不是金融 资本 n信息通信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中心 n服务业是经济重心 n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先决 条件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n知识资本 其核心是人才和技术组合之后 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 n 知识的类型 n事实性知识 n原理性知识 n技能性知识 n人力资

10、源知识 n 知识作为经济资源的特性 n 不可替代性 n 不可相加性 n 不可逆性 n 非磨损性 n 不可分性 n 可共享性 n 无限增殖性 n 知识作为经济资源对经济的影响 n 改变了经济的增长方式 知识作为关键性的资 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n 体现了智力劳动的资产 专利 商标和版权等 n 体现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的资产 贯彻在企业的 管理 经营方法 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知识信息系 统之中 n 体现人力资源的资产 不仅是个人素质 而且 整个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 工作技能 创新能力 合作能力等对企业都非常重要 知识网络 n 网络组织 在研究 开发 市场各个环节 上都有反馈 都可能导致知识的生产 传播 和

11、利用 n不仅在研究 开发 市场的各个环节都有 反馈 而且更一般地 还包括更广泛的相互 作用 从国家层面的宏观上讲 就是 产 业 学术 政府 之间以及种种互相作用机 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作 网络 2 知识经济 n 认识过程 n1990 s 国家创新系统与知识经济同时成为关注 的焦点 知识与发展的关系受到高度重视 nOECD 1994 国家创新系统项目 NIS Project 对 多国创新体系开展研究 一系列报告 包括 以知 识为基础的经济 n可把它们分别看作是国家创新系统及知识经济概 念得到公认的基本标志 n江泽民 知识经济 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21世纪 的发展至关重要 nOECD的观点 n它表明

12、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更 充分认识 知识作为蕴含在人 人力资本 和 技术中的重要成分 向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但是 只是到了最近几年 知识的重要性在增长 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深化 成员国的经济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 扩 散和应用 例如计算机 电子和航天等高技术 产业中 产业和就业增长最快 主要成员 国的GDP的50 以上现在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3 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l知识经济的概念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这种 经济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分配和使用 知识经济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上 l知识经济的特征 l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 工业经济以物质 资 本为基础 l知识经济的支

13、撑技术是传播和应用知识的技术 工业经济的支撑技术是利用物质和资本的技 术 l工业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是工人阶层 知识 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是知识阶层 l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重点是生产 知识 经济时代的管理重点是研究与开发 销 售和职工培训 l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l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的经济 新的国际分工 头脑国家 与 肢体国家 n知识经济是学习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 的传播与知识的生产同样重要 n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系统是重要的经济决 定因素 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由产业界 学术 界和政府之间在发展科学技术 促进知识的生 产与传播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构成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经

14、济增长方式 n一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n1 科学技术 知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的 要素 n 亚当 斯密 n影响财富的因素 土地 劳动 社会经济制度和技术 进步 劳动分工 n 大卫 李嘉图 n经济增长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技术进步更 强调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变革 n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n索洛模型指出技术进步成为现代经济增长 中的第一重要的要素 n20世纪初 10 15 中叶 40 以上 70年 代 60 以上 80年代 60 80 n 新经济增长模型 保罗 罗默 四要素 的经济增长理论 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 的内在变量 n四要素为 资本 非技术劳动力 人力资本 按接受教育的时间的长短度

15、量 和新思想 按 专利数量度量 2 理论分析 科学技术的 生产力功能 n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根据 n 1 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 之中 可以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 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 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n观念的生产力 潜在的生产力 现实的 生产力 n 2 科学技术影响着生产要素的组合 构成生产过程的整合因素 科学技术的 进步促进着生产要素组合的不断创新 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n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与生产要素内部的 组合 n 3 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 况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环境的 改善 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 2 科学技术成为第

16、一生产力 的必要条件 n 第一 的涵义 主导的 决定性的 n条件 n1 科学 技术与生产相互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 化 n科学的明显超前性 由被动地为生产服务 转变 到主动为生产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n2 科学 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机制的形成 n潜在的生产力能够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 n3 社会生产与社会生产者的广泛知识化 n知识社会 智力资源的突出重要性 二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n1 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化 n 农业经济 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 n 工业经济 资本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 依 靠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占有来积累财富 n 知识经济 知识为第一位的生产要素 它的资 源形式为 技术创新 体制创新 知识创新和智 力开发 2 产业结构的变化 n 农业经济 主导产业为种植业 第一产 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n 工业经济 主导产业为制造业 以第二 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n 知识经济 主导产业为高技术产业 第 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高技术产业与 制造业的一体化 服务业的知识化 3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n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的变化 知识型人员数量增加 n美国学者预计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