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55446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经验作者:张宇波,郑楠,刘伟玲,臧亮,李娟,李治牢【摘要 】 李治牢教授认为,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每因湿热熏蒸肌肤或兼感风邪而引起,临床常以糜烂、渗液、流汁、瘙痒等为特征;治疗上主张湿重宜兼温化,热重宜兼清利,兼挟风邪宜疏风散邪,实证宜兼攻逐,虚证宜兼扶正;提倡辨证施治,内外配合,临床常用复方野菊花汤和萆 渗湿汤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病因病机; 复方野菊花汤/治疗应用;萆 渗湿汤/治疗应用导师李治牢教授从事皮肤科疾病治疗数十载,对皮肤病的治疗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本文仅就李治牢教授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的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急性渗出性皮肤

2、病,临床常见,相当于中医文献记载的“浸淫疮” “湿毒疮”等范畴,大多数发病急骤,皮损表现为红肿、灼热、丘疹、疱疹、脓疱、糜烂,且伴有渗液或脓液;导师认为发病原因2大多为风、湿、热、虫、毒所致,以实证为主;与肺、脾、心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因心主热,火之化,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肺主气,外候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肌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浸淫肌肤则皮损糜烂渗液;热毒蕴结则局部红肿,灼热;热盛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头面、身体皆生疮。2 临证经验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多因湿热所致,主用萆 渗湿汤和复方野菊花汤1灵活加减,为皮肤外科常用经

3、方。前方由萆 、薏苡仁、黄柏、茯苓、牡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8 味药组成;后方由野菊花、马齿苋、栀子、下炒白术、生地榆、苦参、黄连、土茯苓、萆、地肤子、甘草组成。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湿重宜兼温化,热重宜兼清利,兼挟风邪宜疏风散邪;实证宜兼攻逐,虚证宜兼扶正。导师集多年临床经验,用萆 渗湿汤和复方野菊花汤加减,疗效颇佳。2.1 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多由过食肥甘厚腻,致肺胃湿热,复受风邪,蕴滞肌肤,搏结于头面部、颈部。症见皮肤潮红,双目俱肿,目赤痛或面颈部红3斑、丘疹、水泡,脉浮数或滑数者。方用萆 渗湿汤,去泽泻加枇杷叶、桑白皮、辛夷花、赤石脂、白芷而成;方中炙枇杷叶、辛夷花质轻上浮,可直达肺胃,

4、有轻宣降气之功;桑白皮有泻肺利尿之效,其性寒凉,经归肺胃,可清肺胃热毒;赤石脂、白芷可增强宣肺清热,抑制皮脂溢出的功效。2.2 脓疱疮、脚癣感染多因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久化热,湿热搏结或肝胆之火妄动、熏蒸肌肤,循经外溢而致。症见局部皮损潮红,灼热刺痛,水疱壁紧张或患处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结痂瘙痒,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胁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方用萆 渗湿汤,去泽泻加柴胡、龙胆草、当归、黄芩。该方即可清热利湿、解毒又能泻肝胆之实火。临证遇疼痛较著者,加化瘀通络之品,如延胡索、金铃子、乳香、没药等;若局部肿胀明显,糜烂汁水频流,需重用生薏苡仁,易赤苓为土茯苓;瘙痒甚加苦参、海桐皮、全蝎等

5、。2.3 带状疱疹多由于湿热侵入肝经,不得疏泄,热毒蕴蒸肌肤所致。症见局部起疱疹,以头面、胸背多见,密集小疱,基底潮红,破后糜烂或患处红肿,浸淫滋水,自觉痒痛,伴身热、胸闷、便干、尿短赤,舌红,脉濡数者。方用复方野菊花汤加蚤休 15 g。若脾虚湿盛者,4去栀子、黄连加山药、扁豆。方中蚤休、马齿苋苦寒,清热解毒,故可重剂投之;黄连、栀子有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诸药合用达清利湿热,泻火解毒之效。2.4 脂溢性皮炎多由湿热内蕴或禀赋不耐,食入忌物,蕴热成毒,郁于肌肤,充于腠理,浸淫皮肤,甚则毒热入营,致气血两燔的皮脂腺疾病。该病一般发于上部者多兼风邪,渗液过多,大都属脾胃湿热,治疗上主张标本

6、兼治,内外治法同施,以凉血清热、利湿为主,方用萆渗湿汤;病发于中部者去黄柏加菊花、蔓荆子、升麻;病发于下部者加牛膝。热毒重加连翘、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血热而见红斑者,加生地榆,以增强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剧痒者,加刺蒺藜、白鲜皮、白僵蚕、薏苡仁等,以清热利湿敛脂,反复发作者加丹参、生黄芪、苍术,有里热实证者加大黄、枳实,可增强清热凉血、化瘀,通腑泻热之效。2.5 天疱疮多由于火毒,湿热蕴蒸肌肤而致。皮肤小疱、大疱,破裂后,色红糜烂,局部肿胀,治宜清热利湿为主。方用复方野菊花汤去赤苓加牛膝、土茯苓、紫花地丁、金银花。若局部肿而灼热,为毒热5炽盛之象,宜合黄连解毒汤;若肿甚者,宜兼化瘀通络之品,加丝

7、瓜络、地龙等;若色暗红者,宜加活血透托之品,如皂刺、乳香、没药等;伴奇痒难忍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等。3 体会急性渗出性皮肤病从治疗途径上有内治和外治之法23 。通过内服,以清热解毒,利湿祛浊,外敷以清洁保护,收敛消炎,而发挥治疗作用。李教授主张,临证之法,施方用药,贵在灵活加减,方能取效。这是由于患者体质强弱有异,夹杂邪气不同,故具体治则亦当有别,应审证求因,根据皮损性质、病变部位、自觉症状,坚持辨证施治,并注意理法方药组合,辨病与辨证结合。故对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如急性湿疹、脚癣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善用清热、凉血、利湿之法,常以萆 渗湿汤和复方野菊花汤加减化裁。根据病情,每配伍以宣肺的枇

8、杷叶、桑白皮;清肝的龙胆草、柴胡;清心的山栀子、黄连、淡竹叶45 ;健脾的陈皮、川厚朴;燥湿的半夏、苍术;通腑的大黄、枳实等。以达到清热消炎,抗菌解毒等作用。而皮肤病的外治宜结合皮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型。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如仅有红斑,丘疹者,用洗剂、粉剂;有大量渗液或红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以减少渗出,消炎收敛,形成清洁疮面;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皮肤炎症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6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并注意预防调护,避免搔抓,禁食腥发之品,防止复发。【参考文献】1孙贵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20 例J.吉林中医药,2004,24(6):27.2赵 明,曹素芬. 清热凉血除湿法治疗湿疹皮炎 20 例J. 吉林中医药,2004,24(8):27.3陈达灿. 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82.4梁尚财, 郑红伟 .中医辨证治疗脂溢性皮炎 170 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9):40.5梁尚财, 郑红伟 .中医辨证治疗脓疱疮 122 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7):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