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544381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培训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 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一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1 查尔斯 金德尔博格和雷蒙德 戈德史密斯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将金融危机定义为 全部 或部分金融指标 短期利率 资产 证券 房地产 土 地 价格 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 短 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 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 换成货币 是和金 融景气相对的一个概念 2 货币主义学派迈克尔 博多 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十大因素或者十大关系 预期的变动 对某些 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担心 试图将不动产或者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 化为货币等等 其中 货币供应量的下降排在第6位 3 布拉德 德龙的定义 金融危机是指经济

2、中大量的银行和公司破产或即将破产 当一个 正在运营中的银行或公司资不抵债或无力完成各项支付时 危机就 爆发了 当金融危机来临时 银行不愿意再向正在运营中的公司发 放贷款 也可能公司已经破产或即将破产 无法再偿还贷款 而当 金融危机发生时 公司不能再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 因为银行随时 会来催收贷款或者贷款已经延期了 4 迈克尔 楚苏多夫斯基 现代金融危机以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为特征 而货币 的贬值是在投机者大规模的投机活动冲击造成的 并且 在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同时展开 机构投资者不仅能控 制股票价格 而且还能占有中央银行的大量外汇储备 威胁政府的霸权地位 给整个经济造成极大地不稳定 5 其它学者 所

3、谓金融危机指在金融市场上 由于金融秩序不完善 交易风险管理水平差 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国际游资 的冲击等原因而引起的动荡现象 其表现为货币市场银 根奇紧 资本市场价格暴跌 企业信用破产 银行发生 挤兑或停兑 金融机构倒闭等 二 金融危机的种类 根据IMF在 世界经济展望1998 中的分类 金融危机大致可 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 货币危机 Currency Crises 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 性袭击时 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 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 大幅度地提高利率 2 银行业危机 Banking Crises 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 或迫使政府出面 提供大规模援助 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 一 家银行

4、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 可能波及其他银行 从而引起整 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3 外债危机 Foreign Debt Crises 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 混乱 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 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 4 系统性金融危机 Systematic Financial Crises 可以称 为 全面金融危机 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 如 货币危机 银行业危机 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思考题 1 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经济的运行对我国 的启示 2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 启示 3 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 题的思路 二 金融危机理论 一 货币危机理论 纯货币危机理论 是指用货

5、币信用因素和心理因素来解释危机 曾是19世纪资产 阶级经济学的一种主要的危机理论 在整个19世纪 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前 除英国的机器大工 业已有一定程度发展以外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生产 方兴未艾时期 作为危机前导的高涨阶段 通常伴有投机和创设新 公司的热潮 信用有着过度扩张 所以危机通常先在商业中 在货 币信用领域中发生 至于生产领域的表现则比较轻微 危机和萧条 的持续时间 大都持续几个月 一部分持续一两年 另一方面 否 认普遍生产过剩可能性的 萨伊法则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占据优 势 因而危机被说成是资本主义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受到外在因素 之偶然的干扰的暂时现象 纯货币危机理

6、论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把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说成 是纯货币现象 这种理论不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之唯一 充分的原因 在于银行系统周期地扩张和紧缩信用 而且认为危机 之所以产生 完全是由于繁荣后期银行采取的紧缩性信用政策造成 的 它认为只要在繁荣后期银行继续扩张信用就能防止危机的爆发 纯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英国的霍特里 R Hawtrey 1879 1971 和货币主义的创始人弗里德曼 纯货币危机理论的论点 纯货币危机理论认为 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货币只用于零星支付 流通 的主要工具是银行的信用 由于银行体系有通过乘数作用创造信用的功能 因 而作为主要流通工具的银行信贷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当

7、银行体系采取降低利率 放松信贷以及收购有价证券等扩张性的信用政策时 由于商人所运用的资本 大部分来自银行信用 所以银行利率的轻微变动 商人最为敏感 利率降低 商人将增加向银行的贷款 以增加其对生产者的订货 于是引起生产的扩张和 收入的增长 收入的增加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 市 场繁荣和企业家的乐观情绪促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兴旺 由此引起货币流 通速度的增加 造成累积的信用扩张和经济高涨 霍特莱认为 由于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能力是有限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它 受黄金准备的限制 在采取不兑现的纸币条件下 为了稳定汇率和防止国际收 支逆差的过度扩大 也不能无限扩张信用 这样 当信用扩

8、张到达一定程度后 银行迟早要被迫停止信用扩张 而相反地采取紧缩性的信贷政策 这就导致 危机和继之而来的累积的衰退过程 设若信用紧缩现象不发生 商业周期的繁 荣阶段将无限延长这种理论是把经济周期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现代的货币信用制 度 因而认为只要改革货币信用制度 经济周期便能消除 现代货币危机理论 现代货币危机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O世纪7O年代后期 有关货币危 机的理论也最为成熟 目前已经形成了四代危机模型 1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保罗 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罗伯特 弗拉德 Robert P Flood 和彼得 M 加伯 Peter M Garber Kr

9、ugman在其1979年发表的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一文中所构造的模型是关于货币危机的最早的理 论模型 而Flood和Garber则在1984年发表Collaps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 Some Linear Examples一文 对Krugman提出的模 型加以扩展与简化 这两篇文献是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代表作品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 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了巨额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 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了巨额 财政赤字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 政府只好增加 政府只好增加货币供应量货

10、币供应量 同时为 同时为 了维持汇率稳定而不断抛出外汇储备 一旦外汇储备减少到某一临了维持汇率稳定而不断抛出外汇储备 一旦外汇储备减少到某一临 界点时 投机者会对该国货币发起冲击 在短期内将该国外汇储备界点时 投机者会对该国货币发起冲击 在短期内将该国外汇储备 消耗殆尽 政府要么让汇率浮动 要么让本币贬值 最后 消耗殆尽 政府要么让汇率浮动 要么让本币贬值 最后 固定汇固定汇 率制度率制度崩溃 货币危机发生 崩溃 货币危机发生 许多经济学家后来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最终形成了第一代许多经济学家后来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最终形成了第一代 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从一国经济的基本面解释了货币危机的根源

11、货币危机理论 该理论从一国经济的基本面解释了货币危机的根源 在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 如果一国外汇储备不够充足在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 如果一国外汇储备不够充足 财政赤字的持续货币化会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并最终引发货 财政赤字的持续货币化会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并最终引发货 币危机 当宏观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时 危机的发生是合理的而且是币危机 当宏观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时 危机的发生是合理的而且是 不可避免的 它比较成功的解释了不可避免的 它比较成功的解释了2020世纪世纪7070 8080年代的拉美货币危年代的拉美货币危 机 机 2 2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199

12、21992年年欧洲汇率体系危机欧洲汇率体系危机和和19941994年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 的爆发 为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为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19961996年年奥波斯特菲奥波斯特菲 尔德尔德 ObstfeldObstfeld 又系统提出了 又系统提出了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被称为 被称为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 他在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时强调了危机的自我促成他在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时强调了危机的自我促成 Self Self Fulfilling Fulfilling 的性质 引入了博弈论 关注政府与市场交易主

13、体的性质 引入了博弈论 关注政府与市场交易主体 之间的行为博弈 之间的行为博弈 ObstfeldObstfeld在其在其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Self Fulfilling Featureswith Self Fulfilling Features一文中设计了一个博弈模型 一文中设计了一个博弈模型 说明了说明了动态博弈动态博弈下自我实现危机模型的特点 并呈现出下自我实现危机模型的特点 并呈现出 多重多重 均衡均衡 性质 性质 这种理论认为 即使宏观经济基础没有进一步恶化 由这种理论认为 即使宏观经济基础

14、没有进一步恶化 由 于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 使人们普遍形成贬值预期 也可于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 使人们普遍形成贬值预期 也可 能引发能引发货币危机货币危机 也就是说 货币危机的发生可能是预期 也就是说 货币危机的发生可能是预期 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该模型认为 一国政府在制定该模型认为 一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时存在多重目标时存在多重目标 经济政策的多重目标导致了多重均衡 因而政府既有捍 经济政策的多重目标导致了多重均衡 因而政府既有捍 卫汇率稳定的动机 也有放弃汇率稳定的动机 在卫汇率稳定的动机 也有放弃汇率稳定的动机 在外汇市外汇市 场场上有上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和广大的

15、市场投资者 双方根据对方的行和广大的市场投资者 双方根据对方的行 为和掌握的对方的信息 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选择 这种为和掌握的对方的信息 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选择 这种 修正又影响着对方的下一次修正 形成了一种自促成 当修正又影响着对方的下一次修正 形成了一种自促成 当 公众的预期和信心的偏差不断累积使得维持稳定汇率的成公众的预期和信心的偏差不断累积使得维持稳定汇率的成 本大于放弃稳定汇率的成本时 中央银行就会选择放弃 本大于放弃稳定汇率的成本时 中央银行就会选择放弃 从而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 从而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 在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中 政府不再像第一代模型中那样是一个 简单的信用扩张者 对于

16、货币危机处于一种听之任之的被动地位 而是一个主动的市场主体 他将根据自身利益的分析对是否维持或 放弃固定汇率做出策略选择 由于政府策略的不同 预期的实现方 式也不相同 在第二代模型中预期的实现方式有多种 如 冲击 政策放松分析 逃出条款分析 和 恶性循环分析 下面 我 们仅就第二代模型的基本原理作出说明 为了便于分析 我们假设在汇率政策决策中政府所考虑的中心 问题是 是否放弃固定汇率 即是否让本币贬值 那么这需要将放 弃固定汇率的收益和成本作出比较 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是 1 放弃固定汇率 让本币贬值 可以扩大出口 增加总需 求 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 2 如果市场存在着贬值预期 说明本币被高估了 这在贬 值尚未发生的条件下不仅会导致对外汇储备的冲击 还会对经 济增长形成抑制 并使失业率上升 从而使政府的收入减少 支出增加 在这样情况下 放弃固定汇率 让本币贬值 就能 够减少这笔成本 3 实行固定汇率的政府一直承诺要保持本币汇率的稳定 一旦实行贬值就会损害政府的信誉 4 稳定的汇率制度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让本币 贬值将付出这种稳定成本 综合比较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和坚持固定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