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54379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实验部历史试题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1、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2.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

2、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C.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经过改造,符合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4. “一手伸向过

3、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 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 A孟子“仁政”学说 B苟子礼法并施主张C韩非法家思想 D董仲舒新儒学5.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6.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

4、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7.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8.17世纪的

5、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9.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恩格斯的这一观点不能说明( )A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影响 B.火药最早由中国人发明C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

6、影响是消极的D阿拉伯人充当了中西方文明传播的中间人10.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11.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等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B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C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12.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

7、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重视科举考试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13.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 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D. 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14.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 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 B

8、.“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1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A.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C.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D.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 )A当时“文学革命

9、”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7.毛泽东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唤醒了中国人,其原因有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A B C D18.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

10、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19.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0.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评述毛泽东的诗词时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

11、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下列毛泽东诗词按照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长空又放红核云,怒吼挥拳显巨身敢向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A B C D21.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面整顿

12、 D中共十五大22.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是成立于1996年的没有编制、全国最大的艺术团,全国所有艺术家和优秀演员都是艺术团成员。十多年来,艺术团走进老少边穷地区、走进厂矿、部队、科研一线,在全国各地举办义务慰问演出。“心连心”艺术团成立的目的不包括( )A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B探索新时代条件下文艺团体市场化的新路子 C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更优秀的作品23.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

13、彻 ( )A“一枝独秀”的做法B“百花齐放”的方针C“百家争鸣”的方针 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24.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ABCD25.“文革”期间,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科学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A.B.C.D.26.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

14、,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27.下列有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时期 D.智者学派比较重视人的伦理道德28.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29.“欧洲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