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22(附带解析)——语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553586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22(附带解析)——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22(附带解析)——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22(附带解析)——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22(附带解析)——语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考阅读理解精选22(附带解析)语文2017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

2、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

3、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那么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

4、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15、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16、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海啸”。(3分)17、指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18、指出以下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海啸的形成与地震震级相关,强烈的海底地震一定会导致海啸。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阅读理解答案:15、由新闻事件自然地引出了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16、海啸是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并造成巨大破坏。3分17、海底地震发生后,太平洋边缘地带出现裂缝。2分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却没有引发大海啸。2分18、海啸的形成的确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会导致海啸。因为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2分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同时也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系。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会引起海啸。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