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553051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上《登岳阳楼》ppt课件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军城早秋 严武 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 726 765 字季鹰 华阴 今属陕西 人 曾任 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 764 秋率兵西征 击 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 寓意 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 简要分析 阅读以下这首诗 并回答问题 答案 1 夜晚 秋风 汉关 寒云 冷月 西山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 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 局势的紧张 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 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 斗志昂扬的豪 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 显示 昂扬的斗志 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 显示

2、必胜的信心 军城早秋 严武 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杜甫杜甫 登岳阳楼全景登岳阳楼全景 岳岳 阳阳 楼楼 夜夜 景景 大历三年 大历三年 768768 冬 杜甫从公安 冬 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 到达岳阳 到达之时正 今湖北公安 到达岳阳 到达之时正 是深冬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深冬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 是年是年 769 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 当时诗人已五十七岁 当时 诗人处境艰难诗人处境艰难 凄凄 苦不堪苦不堪 年老体衰年老体衰 贫病交加贫病交加 再加上北归再加上北归 无望无望 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 沿着洞

3、庭沿着洞庭 湖向南漂泊 湖向南漂泊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背景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杜杜 甫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 1 昔闻昔闻 今上今上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心情 心情 昔闻 今上 渴望向往已久渴望向往已久 如愿以偿甚喜如愿以偿甚喜 今昔的心情作今昔的心情作 对照 强调登对照 强调登 楼时的喜悦楼时的喜悦 探究 坼坼 字 诗人写得有力 仿佛洞庭万顷字 诗人写得有力 仿佛洞庭万顷 波涛 千层巨浪 把吴 楚两地的广

4、袤区波涛 千层巨浪 把吴 楚两地的广袤区 域冲开 分裂 域冲开 分裂 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 而 浮浮 字 字 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 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 万物 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日月星辰万物 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日月星辰 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一派壮阔一派壮阔 的图景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展现在读者眼前 2 2 赏析 赏析 坼坼 浮浮 二字 二字 3 3 第三 四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第三 四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洞庭湖广阔洞庭湖广阔 无垠 烟波无垠 烟波 浩

5、淼 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诗人有不灭的 济世的博大胸济世的博大胸 襟 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 而是整个吴楚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 而是整个吴楚 乃至乾坤 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 而是天乃至乾坤 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 而是天 下的百姓 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下的百姓 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 的的两句诗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 惊天动地 更显得气势不凡 惊天动地 4 4 第五 六句写什么 第五 六句写什么 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5 5 第七 八句写什么 第七 八句写什么 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 想到那长年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 想到那长年 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 不禁涕泪纵不息的战火和涂

6、炭的生灵 不禁涕泪纵 横 难以抑止横 难以抑止 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 感 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 联系起来 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 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 意境 宏大 情调悲壮 是登岳阳楼的 千古名篇 首联以登楼能偿宿愿为喜 昔 闻 与 今上 构成流水对 昔闻 指诗人青年时代 正值 开元盛 世 到处歌舞升平 闻洞庭之 名 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呢 祖 国山河残破 而诗人也到了暮年 历尽坎坷 却有幸登楼 怎能 不百感交集呢 p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 气 势磅礴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 浮 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 划开了 吴楚的疆界 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 在湖

7、水中一般 只10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无边无 际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画了出来 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 日月之 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 里 壮阔相同而心情各异 p颈联亲朋音信皆无 自己寄居一叶扁 舟 沉郁之叹 不是登临的喜悦 而是寄托着怀才不 遇 漂泊天涯之感 政治生活坎坷 但他从未放弃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 淳 的抱负 哪曾想最终一事无成 昔 日的抱负 都成泡影 p尾联凭栏遥望北方 忧国忧民 作者开阔的胸襟与颔联自然界宏奇伟 丽的气象上下衬托 诗人在凄苦万状 的情况下登楼观景 想的仍是国事 为之流涕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

8、山北 凭轩涕泗流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比较赏析 试对比两诗颔联描写洞庭湖景观的妙处 并评论两诗的主题思想 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 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 孟诗写湖的丰 厚蓄积 澎湃动荡 极为有力 不仅写出 其广大浩渺 还充满了活力 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 亦触 景伤情 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 反映出诗 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 孟诗表达的是漫游 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 希望张丞相引荐出仕 的主题 迁移拓展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

9、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注 开元二年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 回 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夏十二 李白 朋友 排行十二 李白登岳阳楼赋诗 使岳 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登上岳阳楼 无边景色尽 收眼底 江水流向茫茫远方 洞庭湖面浩荡开阔 汪洋无际 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 的远景 这渺远辽阔的景色 形象 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 不 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 好像被赋予了生命 雁 儿高飞 带走了诗人忧愁 苦闷之心 月出山口 仿 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 之月 想像新颖 有独创性 1 颔联的两句诗中 诗眼分 别是哪两个字 试

10、结合全诗作简 要赏析 引 和 衔 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 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 把愁心带走的情境 衔 形象地写 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 把好月送来 与 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诗人在岳阳楼上住 宿 饮酒 仿佛在天上 云间一般 又用衬托手法写楼 高 夸张地形容其高耸 入云的状态 这似乎是 醉眼朦胧中的幻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楼高风急 醉后凉风 四起 着笔仍在写楼高 凉风习习吹人 衣袖 翩翩飘舞 仪表何等潇洒 自如 情调何等舒展流畅 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 豪情逸志 溢于言表 迁移练习一 09年广东卷 阅读以下诗歌 并回 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

11、唐月 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 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 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 夜久落江边 注 瞿唐 瞿唐峡 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 史之乩后 杜甫曾闲居于此 上弦 上弦月 农历每月初七 初八德弓形月亮 故故 常常 频频 1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2 从 万里 时时 夜久 三个词中任选两个 分 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 1 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 思乡怀旧 的感情 2 万里 一词 突出空间范围之广 表现了瞿唐广阔 的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 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 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 一词 强调时间之长 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 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

12、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 含蓄地表现了 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 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 一词 强调频率之多 运用叠词 写月光时时照进 黑暗的居室 与下句的 故故 相对 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 美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 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 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 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 夜久落江边 意象积累 月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 抒发思乡怀人之 感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 烘托悠闲自在 旷达的情怀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 烘托孤苦的情 怀 月落乌啼霜满天 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江畔何人初见 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迁移练习二 09海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并回答问题

13、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 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 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 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2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 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5分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 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 卵已孵出幼蚕 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 黄色 的牛犊在那儿鸣叫 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答案 6分 运用了对照 或对比 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

14、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 的荠菜花相对照 借景抒情 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 鄙弃城市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 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小结 我们通过探究学习了鉴赏诗歌 的内容和情感的方法 一读 二联三悟 并将之运用到了练 习上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 习中多加练习 并在学习的过程 中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 作业布置 09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 问题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 想当年 花 遮柳护 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

15、翠绕 蓬壶殿里 笙歌作 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 如故 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 河洛 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注 万岁山 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 1 词中写了哪些 风尘恶 的景象 4分 2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 结尾说 再续汉 阳游 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 分 参考答案 1 铁骑满郊畿 士兵 膏锋锷 百 姓 填沟壑 千村寥落 2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对外 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对统治阶层 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对抗击敌人收复失 地的决心 转到想象中 提锐旅 清河洛 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