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28521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期末考语试文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请将所选做题在答题卡上涂黑。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今节日文化的比较与思考萧放节日无论

2、今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生活。由于古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古今节日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古今节日都注意节日在一年中的适度分布,如一、三、五、七、九月的节日排列,以适应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但节期选择的观念古今有着根本的区别。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节日是人们划分时间段落的特定标志,人们依据它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现代节日以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为基础,是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古今节日也注重人们的身心调节。但传统节日主要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自然属特定神灵的支配,人们生产是否丰收,身体是否康健,事业是否发达,子嗣是否兴旺,都仰靠神灵的荫庇。中国传统节日从其起源看几乎都与神

3、灵信仰有关,如元日驱山臊恶鬼、五月五祭水神等,神灵信仰成为传统节俗的中心项目。人们通过传统节俗活动密切了人神之间的联系,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精神自足。而现代,人们面对的是社会,人们需要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通过节日这个人们共享的文化“平台”,密切社区成员乃至民族成员的联系,并展示民众的生命活力。很多节日还保留了传统形式,但其民俗内容已演化为一般娱乐性质,娱乐是当代节日的主导原则。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都成为欢乐的群众集会。古今节日还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传统社会中,节日是一道道隐形的关口,过节与“度厄”成为

4、节日形态的一体两面。诸多节俗都是为了在关键时日给人们以精神的抚慰与生理的放松。节日在民众生活中是文化传统、地方知识与道德精神的凝聚,民众社会的稳固,得力于民俗节日的周期性调节。而现代,虽然还没有一种生活样式能取代节日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但节日与生活实践没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人们往往没有了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那样浓烈的情感。节日文化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建构新的节日形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它与当代社会的适应与协调,而且也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赋予它新的意义。正如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所指出那样:“把传统民间节日活动中那些确实带有生活情趣的一些活动,认真加以挑选

5、和运用。这样做,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新文化,也将使这种新文化确实地具有较多的民族色彩和感情。”1.下列关于“古今节日”在身心调节方面内容的阐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自然属特定神灵的支配,而现代节日则在形式和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B传统节日能密切人神之间的联系,使人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精神自足,而现代节日却局限于一般娱乐性质,娱乐成了当代节日的主导原则。C现代节日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开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节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D文中所举的元日驱山臊恶鬼、五月五祭水神、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节日都

6、很有民族色彩,也都有利于人们的身心调节。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今的节日在民众生活中皆是文化传统、地方知识与道德精神的凝聚,民众社会的稳固,也都得力于民俗节日的周期性调节。B中国传统节日几乎都起源于神灵信仰,人们仰靠神灵的荫庇来寄托美好的愿望:生产丰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子嗣兴旺等。C现代社会,人们失去了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那种浓烈的情感,节日与生活实践也没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但还没有一种生活样式能取代节日所具有的文化意义。D新的节日形态的构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使它与当代社会适应与协调,而且也应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并能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3下列理解和分析,

7、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今节日都注意节日在一年中的适度分布,虽然节期选择的观念有着根本区别,但它们都成为了人们划分时间段落的特定标志。B古代社会,过节与“度厄”成为节日形态的一体两面,但诸多节俗都是为了给人们以精神抚慰和生理的放松。C作者通过古今节日形式、内容和作用等几方面的对比,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更能让人们获得一种生命意识的体验。D作者引用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的话意在表明,在新的节日形态的构建过程中,只有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批判地继承,才能丰富我们的新文化。二 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镐,字从周,博州人。仪状瑰伟,有大志,视经

8、史犹渔猎,然好王霸大略。少事吴兢,兢器之。游京师,未知名,率嗜酒鼓琴自娱。人或邀之,杖策往,醉即返,不及世务。天宝末,杨国忠执政,求天下士为己重,闻镐才,荐之。释褐衣,拜左拾遗,历侍御史。玄宗西狩,镐徒步扈从。俄遣诣肃宗所。数论事,擢谏议大夫,寻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引内浮屠数百居禁中,号“内道场”,讽呗外闻,镐谏曰:“天子之福,要在养人,以一函宇,美风化,未闻区区佛法而致太平。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挠圣虑。”帝然之。寻诏兼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诸军事。贼围宋州,张巡告急,镐倍道进,檄濠州刺史闾丘晓趣救。晓愎挠,逗留不肯进,比镐至淮口,而巡已陷。镐怒,杖杀晓。帝还京师,封南阳郡公,

9、诏以本军镇汴州,捕平残寇。史思明提范阳献顺款,镐揣其伪,密奏曰:“思明势穷而服,包藏不测,可以计取,难以义招,不宜以威权假之。”又言:“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狯,临难必变,宜追还宿卫。”书入不省。时宦官络绎出镐境,未尝降情结纳。自范阳、滑州使还者,皆盛言思明、叔冀忠,而毁镐无经略才。帝以镐不切事机,遂罢宰相,授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思明、叔冀后果叛,如镐言。召拜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坐市嗣岐王珍第,贬辰州司户参军。代宗初,起为抚州刺史,迁洪州观察使,更封平原郡公。袁晁寇东境,江介震骚,镐遣兵屯上饶,斩首二千级。又袭舒城贼杨昭,枭之。沉千载者,新安大豪,连结椎剽,州县不能禽,镐遣别将尽殄其众。改江南西道

10、观察使,广德二年卒。镐起布衣,二期至宰相。居身廉,不殖赀产。善待士,性简重,论议有体。在位虽浅,而天下之人推为旧德云。 (新唐书张镐传)注释西狩:这里指安史之乱中玄宗幸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或邀之,杖策往策:拐杖B时引内浮图数百居禁中引:请C檄濠州刺史闾丘晓趣救 檄:文书D镐遣别将尽殄其众殄:消灭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体现张镐“论议有体”的一组是(3分) ( )数论事,擢谏议大夫 天子之福,要在养人 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挠圣虑 不宜以威权假之 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狯,临难必变 镐遣别将尽殄其众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11、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镐仪表堂堂,胸怀大志,重视研读经史,喜欢谈论称王称霸的大政方略。在未进入官场时,张镐饮酒弹琴,表现得狂放不羁。B张镐有才华,因杨国忠的举荐进入仕途,任左拾遗。在玄宗幸蜀的时候,他紧随左右。后到肃宗身边,任谏议大夫。C张镐识见过人,对一些事情洞若观火。不阿谀奉迎,因没有对过境的宦官格外热情接待,遭到他们的恶意诋毁而被降职。D张镐平定作乱战功卓著。对为非作歹的地方豪强势力惩治有力,显示出他过人的胆识和突出的军事才能。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子之福,要在养人,以一函宇,美风化,未闻区区佛法而致太平。(5分)(2)自范阳、滑州使还者,皆盛言思明

12、、叔冀忠,而毁镐无经略才。(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0分)少年游 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注:长安:代指都城。词人早年曾到都城求取功名,年长仍未果。 狎兴:饮酒游玩的兴致。 请简要分析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结合全词简析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荀子劝学) , ,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

13、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阳关雪(节选)余秋雨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

14、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 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 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