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超、失重问题与共点力平衡.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25043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超、失重问题与共点力平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物理超、失重问题与共点力平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物理超、失重问题与共点力平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超、失重问题与共点力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超、失重问题与共点力平衡.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失重问题与共点力平衡【知识点与理论、规律、方法回顾】一、超重和失重问题:会区分“视重、实重、失重、完全失重、超重”等概念(从受力和运动两个角度分析)注意:1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2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速度方向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3在完全失重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完全消失。如摆钟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二、共点力平衡问题:1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数学表达式为:F合0,即: Fx0,且Fy0 (正交分解法)2解静力学问题的思路:在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后

2、,根据平衡条件所决定的各个力的关系,列出平衡方程求解。 (1)对于二力平衡问题:这两个力必然满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的规律。(2)对于三个力平衡问题:物体在共点的三个力作用下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然在同一个平面内且首尾顺次相连构成一封闭的矢量三角形(或用“合成法”或“分解法”构建矢量三角形)。如果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由边角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直接求解(最常考);如果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则构建成直角三角形再求解;如果是动态三力平衡的问题(题中常出现“逐渐变化、缓慢移动、慢慢移动”等词眼),则这三个力构成的动态三角形不断变化,常会碰到中途取极值的情况出现。(是难题,应引起足够重视)(3)

3、对于比较复杂的多个力的平衡问题,可采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典例剖析与针对训练】1(多选)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1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A. B C D.2(单选)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少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没有了D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3(多选)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 %,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取10 m/s2)A升降机以8 m

4、/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8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4(单选)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5一个质量是50kg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一个质量为5

5、kg的物体A,当升降机向上运动时,他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400 N竖直向下)6(单选)质量为 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 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 g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 BC D07(单选)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mg/tan.BFmgtan CFN=mg/tanDFN=mgt

6、an8(单选)用一根长1m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m/s2)( )Am/2. Bm/2 C1m/2 Dm/49如图所示,相距4m的两根柱子上拴着一根5m长的细绳,细绳上有一光滑的小滑轮,吊着180N的重物,静止时AO、BO绳所受的拉力各是多大? 10(多选)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AF1 BF2.CF3

7、. DF4FBOC3711如图所示,小球质量为6kg,两根轻绳BO、CO系好后,将绳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小球上加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的力F,使小球平衡时,两绳均伸直且夹角为90,则力F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g取10m/s2)12(多选)重为G的球放在倾角的光滑斜面上,并用竖直光滑挡板挡住,使球静止。若使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则在转动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N1和对斜面的压力N2的变化情况是:AN1先减小后增大.BN2先减小后增大CN1一直减小 DN2一直减小.13如图所示,AC为轻绳,BC为弯曲的硬杆,质量忽略不计,B端用铰链接于竖直墙上,且ABAC。当C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绳A

8、C的拉力为多大?14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1-15如图所示,拉B物体的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 角,O为一定滑轮,物体A与B之间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且均保持静止,已知B的重力为100 N,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80 N,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均不计,试求物体A的重力和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ab16(单选)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直径分别为da个db (dadb)。将a、

9、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则( )AF=(ma+mb)g f1=f2. BF=(ma+mb)g f1f2CmagF(ma+mb)g f1=f2 DmagF(ma+mb)g f1f217(单选)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

10、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PQ18(单选)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BAFc19(单选)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A=1kg,mB=2kg,mC=3kg,物体A、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11、数均为=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物拉动,则作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10m/s2):A6N B8N.C10N D12N5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对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选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gFTmAa,所以:a m/s22 m/s2,再以人为研究对象,他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地板的支持力FN。仍选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同样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方程:m人gFNm人 a,所以FNm人 gm人 a50(102) N400 N。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板的压力为400 N,方向竖直向下9均为150N 1136NF100N 13mg14解析:对物体A、B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A:FTGA对B:FNFTcos60GBFfFTsin60由可得:FT40 N。故GA40 N。由可得:FfFTsin6034.6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