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2103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现代教育研究表明, 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没有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 脱离儿童主动参与的灌输, 都是低效学习。可见,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书本知识的关键。学生主动参与, 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条件。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 不再是“警察”和“判官”。因此, 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 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潜力得到开发,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怎样才能使学生参与教学, 使教学成为有效教

2、学呢?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 克服“命令主义”的传统观念,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长久以来, 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学生只有照做的份, “老师说了, 要这样做” “老师不让这样做” “你做的不对, 我们老师教的不是这样”这些观念影响了学生, 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 严重的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 无论在生活还是教育教学中, 教育者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道判断题“25040 的结果至少有两个零”, 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 因为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有两个零, 根据“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 一眼就能看出有两个

3、零, 而有的同学却认为是错误的, 他们认为应该是至少有三个零才对, 因为除了根据“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 看出有两个零外, 还有25 中的5 和4 相乘的结果还有一个零, 也能一眼看出来。两种观点都有他们的道理, 如果老师搞“一刀切”, 否认其中的一种说法, 那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 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只能依赖老师和其他人, 久而久之, 就会严重阻碍思维的发展。反之,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还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外, 教师还要能虚心的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 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 学生从而产生学习

4、的兴趣, 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此外, 还要允许学生说错, 在课堂上, 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大胆思考, 积极发言, 说错了不要紧, 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这样, 学生就会大胆想象, 积极思考, 敢于发表观点,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二、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就必须精心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 老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 学生总结为把边长为1 厘米正方形依次摆放在长方形上, 看摆多少个这样的

5、正方形, 那样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数。老师为这一举动叫好。接着再问: “学校的操场( 长方形的) 用摆一摆的方法行吗? 简便吗? ”有的同学互相看看, “不简便, 很麻烦! ”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怎样做简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好奇心一起迸发出来。此刻, 教师不急于表白, 而是乘胜追击, 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图, 问: “要知道游泳池的面积, 能把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教室里出现短暂的安静, “不能, 绝对不可能。”此时此刻, 学生的探究已经到了颠峰。老师再适当点拨, 学生就能总结出“使用摆、数的方法不是最好的计算方法, 而且有时还使用不上这个数学方法”的结论。这种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

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 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 突出过程,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学生有了参与意识之后, 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这时必须突出教学的过程。教师要精心组织新授课程, 提供参与机会, 努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例如, 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 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 可以让生动手操作。用12 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拼好后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图形的面

7、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些图形的长、宽别是多少厘米? 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随着操作, 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 小组讨论, 很快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 沿着它的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 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长方形。再通过有关演示和共同讨论, 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刚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于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直视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不仅理解了这一公式的含义, 更明白了这一公式的由来, 从而也实现了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这一目标。四、 必须遵循学习规律, 给学生留足参与时间。 学生的

8、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 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的时间不足, 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 但只是一问一答的解决, 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 有时滔滔不绝地讲, 其间虽然也给学生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但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 这样就达不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目的, 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 也是低效教学。因此,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 要实现有效教学, 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 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 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 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 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 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