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2015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11-1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溃退(u) 仄歪(z) 瞥见(pi) 白洋淀(dn)B. 诘问(ji) 脂粉(zh) 奔丧(bn) 蹿一蹿(cun)C. 寒噤(jn) 拂晓(f) 歼灭(jin) 颤巍巍(chn)D. 提防(t) 惊骇(hi) 管辖(xi) 迫击炮(p)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能耐 键忘 疏懒 赋闲 B. 地窖 箱箧 制裁 棉袍 C. 渴慕 荒谬 狼籍 琐屑 D. 阻遏 霹雳 莲篷 蹒跚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触目伤怀(心) 锐

2、不可当(抵挡)B. 举箸提笔(筷子) 不能自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C. 高屋建瓴(建起) 无人问津(路)D. 情郁于中(积聚) 永垂不朽(流传)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A. 对偶 排比 拟人 B. 排比 夸张 拟人C. 排比 对偶 反问 D. 夸张 对偶 反问5结合语境,填写在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习知识要靠一点一滴地积累。_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 细小的石子虽不起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

3、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起眼的石子C. 不起眼的细小的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起眼的石子6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现代B. 核舟记魏学洢明朝C.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D. 陋室铭刘禹锡北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7默写填空(1)予独爱莲之_ _ , _ 。(2)_,往来无白丁。可以_,阅金经。(3)无丝竹之乱耳,_。(4)_,决眦入归鸟。(5)_,恨别鸟惊心。(6)吏呼一何怒!_!(7)夜久语声绝, _ 。(8)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_ , _ , _ 。(9)望岳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豪情抱负的句子是:_,_。(10)春望一诗中

4、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8请补充横线上的句子,将答案写到答题纸相应位置。(2分

5、)9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诎右臂支船 神情与苏、黄不属 10翻译句子(4分)(1) 高可二黍许。 (2)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1.作者描绘完佛印手上的念珠后,又加上“珠可历历数也”的目的是什么?(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共10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

6、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掀身 探身 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扒 攀 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抬 缩 提);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

7、,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2辨别括号中的词语并把你认为最适当的依次填在答题纸相应横线处。(3分)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分)14怎样理解“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2分)15文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明理由。(3分) (二)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共10分) 捡到金子之后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这天,牧童又上山。望着

8、人迹罕至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着。妈妈摇了摇头。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牧童来到一个小

9、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着敲下的一小块,走到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儿弄来的?”“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

10、属于你。”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乞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林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16作者围绕“金子”精心地安排了文章的思路。请再读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分)希望得到金子_金子带来厄运_ _ 17首饰店老板接到牧童的金子后,作者运用了“举”“狐疑”“瞟”等词语描写,这些词语写出该人物怎样的心理?(分)18道士留下的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与前文相照应。请将前文中与之照应的话抄下来。(分)19文章结尾处“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这里的“金子”指的是什么?(分)五、作文(40分)20、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便成熟了。”的确,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都给我们以启迪、教益和帮助。请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