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1976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怀柔区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柔区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练习(一)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来源:Zxxk.Com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jio) 记载

2、(zi) 惩恶扬善(chng)B.称职(chn) 处理(ch) 情不自禁(jn)C.畸形(q) 庇护(b) 茅塞顿开(s)D.机械(xi) 强迫(qing) 轩然大波(p)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分泌分歧解说:两个“分”字意思相同,“把整体事物变成几部分”。 B.传奇传媒解说:两个“传”字意思不同。“传奇”的“传”是“情节离奇或超越寻常的人或事”;“传媒”的“传”是“传播”的意思。C.情投意合走投无路解说:两个“投”字意思相同,都是“迎合”的意思。D.满载而归载歌载舞解说:两个“载”字意思不同,“满载而归”的“载”是“装载”的意思;“载歌载舞”的“载”是“充

3、满”的意思。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清华大学的校训: ,厚德载物。 这句话 ,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和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在小明离家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从明天起你就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了。你要记住:念名牌大学,并不意味着就是名牌大学生。 ,要永不骄傲,要抱着 的态度,刻苦学习,争做名副其实的名牌大学生。A.句填“再接再厉”“苦口婆心”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句填“再接再厉”“苦口婆心”句填“玉不琢

4、不成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句填“自强不息”“言简意骇”句填“玉不琢不成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句填“自强不息”“言简意骇” 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4.结合语境,将下列短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多彩的锦罗绸缎,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五光十色的花线,清澈透灵的少女,绣制出了苏绣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精致、针法活拨、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 。(选自苏绣,江南女子的美丽情结作者:彳亍虾)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楼阁具现深邃之体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山水能分远近之趣A. B. C. D.5.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准确的

5、一项是。( )A.我想要吉姆的颜料,想要极了。几乎想得心都要疼痛了。理解:划线部分用夸张修辞手法,突出了“我”想要得到颜料的迫切心情。B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理解:语段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征和对学生的深远影响。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缚住悬崖迎风傲雪的松柏,启示我们只有不畏艰险,昂扬向上,才能尽显生命的意义。理解:划线句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稻穗、蚂蚁抬骨头和松柏的特征以及给人的深刻启示。

6、D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理解:划线句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所有宾客被我窗外奇景所倾倒,从而突出了窗外景色迷人。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从外面跑回来,听见有人喊黄涛没右手,后来就打起来了!”B.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C.下午去敬老院扫院子,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D.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 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1分)(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

7、丁洋)(1分)(4)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与外界交往的语句是: , 。(2分)8.名著阅读(3分)战国策简称国策,属国别体史书,是汉代 根据历史文献整理编辑而成。全书分西周、东周等 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有文学价值。邹忌讽齐王纳谏生动地描述了邹忌 的故事,刻画了邹忌这个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形象。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学校开展“建绿色北京,做环保先锋”主题宣传月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依据下面提供的四个材料,请你说出学校开展“建绿色北京,做环保先锋”主题宣传月活动的原因。(4分)【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1年月日电(记者殷丽娟)记者从日召开的首都绿

8、化美化总结表彰暨动员大会上获悉,北京市城市森林面积在“十一五”期间大规模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平方米提高到平方米。截至年底,北京市林地总面积达到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人均绿地面积达平方米。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说,年北京市新增造林面积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化面积公顷,改造绿地面积公顷,义务植树万株。根据规划,到年,北京市将新增造林面积万公顷,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绿色生态体系,实现城市绿化量明显增加。【材料二】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2006-2009年空气质量的相关数据,绘制统计图如下:【材料三】2009年十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百分比统计表

9、: 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昆明杭州广州南京成都沈阳西宁%789184100899586869077【材料四】“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全面投身“绿色北京”建设的进程中,首都青年必将锻炼成长、成才发展,为将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奉献青春和力量!”10.根据下面材料,结合班内实际,请你为班级确定一个活动项目,提出三条具体活动内容。(5分)【材料五】“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指出:青年绿色保护行动旨在针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实际,通过开展节水护水、植绿护绿、抵制污染、美化环境等环境保护基础性实践项目,组织广大青年投身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做出应

10、有贡献。答:活动项目: 活动内容: 11.请你为班级活动写一条宣传语。(2分)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第1214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1、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2.指出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弄虚作假 B.假人假义 C.假戏真唱 D.假公济私 (2)走送之A.飞沙走石 B.走南闯北C.走马观花 D.走投无路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 (2)不敢出一言以复 翻译: 14.阅读

12、选文,完成下面填空(2分)选文从借书抄录之劳, , 百里投师之艰; 四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苦。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完成第1519题。(共15分)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有删改)梁衡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为屏,一对古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

13、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殿在前,诸葛亮殿在后,并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诸葛亮殿,殿柱矗立,贯大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年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kn)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掩遮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 (甲);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 (乙)。透过他深沉的目光,看到他a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心系天下;b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兵灰飞烟灭;c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d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一千七百年前,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