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1941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08-09学年六校联考高二理科班语文试卷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江市老六所重点中学实验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周建中 李强 审核人:黄卫荣注意:答案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揣度置之度外 湮没没齿难忘 摘要摘瓜抱蔓B矜持自矜功伐 慰藉声名狼藉 着急着手成春C喘息清流激湍 紫绡悄然无声 栽培别出心裁D地壳金蝉脱壳 取缔啼笑皆非 不惮殚精竭虑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次全球规划师联盟大会,重点关注城市化、贫困问题、气候变化及危害三个

2、问题,都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B那座青灰的宇楼,就是梅村最古老的建筑,与宇楼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C. 周国平和于丹、易中天虽然同属于文化圈,而且同是如日中天的名人,但价值观上的南辕北辙很难使他们走到一起。D. 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在该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现阶段相互开放的港口,镇江港是两岸直航后开放的十五个河港。B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严峻挑战和我国

3、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证监会出台一系列近期有利于鼓励市场信心、远期有利于夯实市场制度基础的改革措施,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C近日,镇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市政府三号文件,文件指出要加强对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与消费,规范和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D在全球经济全面滑坡的情况下,丹徒国税外资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之所以能够实现新突破,是因为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后,税务部门加大了对企业的宣传辅导力度取得的。4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4分)如今的图书

4、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答: 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符合语境,表现手法和句式与画线的句子一致,并在内容上形成鲜明的对比。(5分)选择,是人格的写照:有人选择劲挺的白杨,永远直立着把人生的向往深深种植在大地上; ,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

5、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

6、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

7、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梁书曹景宗传)注:高祖:梁武帝萧衍,庙号高祖。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 卒:最终B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 克:攻占C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逆:预先D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 蹑:追击7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很多、才干卓异超群的一组是()(3分)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击魏洲上军尽殪。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 A C 8

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颇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象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景宗)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

9、,因是以胆勇知名。(3分)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3分) 虽公卿无所推揖,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3分) 三、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行无题 钱起橹慢开轻浪,帆虚带白云。客船虽狭小,容得庾将军。江行 柳中庸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注】庾将军:姓庾,名胜,汉代名将。(1)两首诗都写到了江行之“帆”,但情景各异,请作简要解说。(4分) (2)江行是怎样寓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说明。(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2)

10、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3)其间旦暮闻何物? 。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4)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5)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夜 雨 诗 意余秋雨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恐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无与伦比的充沛。去年我遇到一位美

11、国教授,闲谈间竟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说,他也深深迷恋着这种诗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顶造了一间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象,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反。苦旅的狼狈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的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是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

12、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要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团”。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是谈不上多少诗意的,只有一次在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司机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给予的艰难。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人一时还很难从中提取出来。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松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