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1929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练习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评估检测(十一)专题十二、十三(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2.读者文摘1988年1月号曾评论说:撒切尔夫人“代表了这个时代也是任何时代一桩伟大的成功事迹。她在1979年就任首相时,英国国势日衰,民气消沉,她主要凭她个性的力量斗志昂扬,固执己见,甚至冷酷无情,从而促成了空前的转

2、变”。撒切尔夫人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主要原因是()A.放弃了凯恩斯主义B.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C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D.推动中英关系正常化3.(2014江西模拟)苏俄实行粮食税后,革命领导人托洛茨基这样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眼下不能用集中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向市场这个魔鬼说 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在托洛茨基的解释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本质上是()A.基本一致B.彼此对立C.相互补充D.因果相扣4.(2014邯郸模拟)“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A.

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2014潍坊模拟)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理论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许多一脉相承之处。这主要表现在()都是以农业为改革突破口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以市场为发展经济手段都保证了两国经济长期发展A.B.C.D.6.“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它”指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B.雅尔塔体系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欧洲经济共同体7.下表为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三种模式模式特点模式1关

4、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选项中组织与模式对应正确的是()A.欧洲联盟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B.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1欧洲联盟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模式3C.亚太经合组织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欧洲联盟模式3D.欧洲联盟模式1上海合作组织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8.欧洲联盟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这反映出欧盟()A.已成为一个政治团体B.内部的政治疆域

5、被打破C.各成员国实现了均衡发展D.建立了经济和货币联盟9.下表是发展中国家贸易简表时间内容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量中所占的份额1980年25%8%2010年47%26%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控制世界贸易发展中国家推动全球化发展发展中国家形成区域集团A.B.C.D.10.下图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的悄然变化C.区域化推动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D.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11.下表所列的是20世纪

6、90年代以来,关于全球化发展的两种观点,能分别支持这两种观点的典型史实是()类别极端全球主义者怀疑论者观点全球化是人类活动框架的重组,是民族国家的终结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明的冲突,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仍然存在A.联合国的建立/美苏“冷战”B.欧盟的成立和发展/“911”事件C.跨国集团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中国加入WTO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应()A.坚持主导地位为前提B.提倡和遵循贸易一体化C.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条件D.加强政府控制

7、职能是根本途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对美好梦想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追求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之一。材料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罗斯福(1936年)材料二“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材料三下面是1900年民报出版后,胡汉民在报上提

8、到的六大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赋予美国怎样的梦想,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美国是如何践行这一梦想的。(10分)(2)材料二中“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说“毫无出路的处境”是这种方法产生的根本条件。(9分)(3)概括材料三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能否实现国家的强大。(7分)14.(2014广东六校模拟)海洋自古以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材料一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

9、斤,相当于2 000头骆驼的运输量。材料二近代以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近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材料三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西洋时代结束了,太平洋时代已经到来。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400多年的原因。(8分)(3)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外史实,从经济的角度列举“太平洋时

10、代”已经到来的具体表现。(10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的“紧急救济”和“社会保障法、养老金、失业保险”信息分析,前者是临时救济,后面强调制度保障,因此答案为A。2.【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撒切尔夫人上台的时代背景,当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撒切尔夫人促成空前转变的措施就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放弃了凯恩斯主义,故选A。【名师指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与20世纪70年代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差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1973年经济危机后又普遍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但这种差别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本质是相同的。3.

11、【解析】选A。由“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得出是请“市场”帮帮“计划”的忙,显然托洛茨基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利用市场来逐步实现计划。对立则不能帮忙,B错误。相互即互帮,材料未见计划帮市场,C错误。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D错误。选A。【加固训练】(2013湖州模拟)列宁认为:“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与这一措施同时实施的是()A.粮食税B.企业收归国有C.食物配给制D.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选A。题干中列宁“改良主义的办法”指的就是新经济政策的做法,而符合新经济政策内容的选项只有A。4.【解析】选

12、B。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迅速和激进方式”“深深的失望”即可判断为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故B正确,其余A、C、D都是渐进的,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不是失望。【加固训练】(2013中山模拟)“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苏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集体农庄”和“不等价的交换”分析,苏联的这一做法是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5.【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后被逐渐取消了,被斯大林

13、模式取代,而斯大林模式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的进步,但弊端也日益暴露,长期发展不正确。【加固训练】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述错误的是()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实际需要【解析】选B。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解析】选A。题眼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两国、西方金融霸权等信息。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代了英镑的霸主地位。故正确答案为A。7.【解析】选A。根据所学史实涉及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是欧盟;经

14、济一体化组织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松散、非政府间的经济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故选A。【加固训练】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名称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时间1989年1993年1994年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C.具有地缘经济特征D.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解析】选B。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均没有涉及政治领域的合作,选择B。8.【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结合所学分析,欧盟是一个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A团体表述不准确,B、C不符合实际。【加固训练】(2013大连模拟)有人将法德的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D.法德关系的和解【解析】选C。原来德国和法国“一再撞车”,是指法、德之间经常爆发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和解,共同致力于欧洲一体化建设,就“不再撞车了”,所以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建设,故选C。9.【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