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试卷(华师版13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1882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科学试卷(华师版13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二科学试卷(华师版13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二科学试卷(华师版13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二科学试卷(华师版13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科学试卷(华师版13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科学试卷(华师版13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中期检测 姓名: 一、选择题(20*2=40) 1. 3G手机通俗地说是指第三代手机。它能够利用3G无线通信网络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3G网络传输信息是利用( )A微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可见光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导致数万人伤亡,众多房屋倒塌下列和地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许多动物可以感觉到地震前的超声波,而人却感觉不到 B地震导致许多地方发生山体滑坡,但下滑时山体的重力势能不变C救援使用的挖掘机有两个很大的履带,目的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D救援人员

2、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3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的深度 B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C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简谱中,“5”音比“3”音的响度大B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音调就越高C声、光和电磁波都只能传递信息D道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5下面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是()A水变“浅”了 B手影 C平面镜成像 D钢笔“弯折”了 6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

3、哪个图相符() A B C D7某同学从平面镜前2.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想像将()A远离平面镜B变大了C大小不变D变小了8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9如图为一个半圆柱状的透明玻璃,EF线段为其横截面半圆形的直径,O点为半圆柱的圆心若有一条光线HO自空气中射入此玻璃柱,入射点为O点则下列光折射路径正确的是()ABCD10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4、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11用电吹风机吹干湿头发的过程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吹风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丝是串联的B湿头发被吹干的过程中,水蒸发放热C电吹风机能吹出热风,应用到了电流的热效应D湿头发被吹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13题图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13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

5、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14在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A塑料、干燥的木棒、蒸馏水、石墨是绝缘体B铅笔芯、盐水、水银、人体是导体C水晶、冰、萘、玻璃是晶体D铝、铜、硅、锗是半导体1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IAIBBIAICCIBICDIA=I

6、C16如图所示电路中,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关于电灯和电铃的工作状态分析正确的是()A电灯亮,电铃响 B电灯亮,电铃不响 C电灯不亮,电铃响D电灯不亮,电铃不响17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的量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A0.42AB0.44AC2.2AD2.4A18如图,只闭合开关S1,灯L1、L2都发光;再闭合开关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L1变亮 B灯L2变暗 C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1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L1和L2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灯L1短路B灯L1断路C灯L2短路 D灯

7、L2断路18题15题16题17题19题20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5欧的电阻一个,但手边只有4欧和10欧的电阻各两个,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A将两个4欧的电阻串联起来B将两个10欧的电阻并联起来C将两个4欧的电阻并联起来D将两个10欧的电阻串联起来2、 填空题(19*1=19)1、女高音歌唱家独唱时,男低音歌唱家轻声伴唱,“男声”响度 ,“女声”音调 。2、右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但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4、 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

8、距离应远 镜头的焦距(选“大于”或“小于”),如下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 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_ _ (选项“正立”或“倒立”)的 (选项“实”或“虚”)像。5、如图所示电路中: 第5题(1)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 ,断开 ;(2)如果闭合S1、S3而断开S2,则灯 亮;(3)如果同时闭合S1、S2,则、 。6、电阻R1为18,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阻R2为1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把它们串联后,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 _V的电路里,此时R1两端的电压为_ V。2.8m?7、将一个5的定值电阻与一滑动变阻器串联接

9、在3V的电路中,已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V,则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_。8、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如右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 m。三、实验探究和作图(16*1,作图题每题2分,共22分)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调节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 _上,使得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 _;(2) 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_ _(填“增大”、“减小

10、”、或“不变),像_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某同学发现: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厘米,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5厘米 B、15厘米 C、8厘米 D、4厘米(4)实验中,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时有风吹过,使烛焰沿主光轴方向倒向透镜,这时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5)另一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 _。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6V,电灯L1,L2的电阻均为15,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正常发光。在某时刻。电路出现故障,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出现异常。造成该现象的电路故障由多种可能,如下表中1

11、、2所列故障。请分析写出可能出现的第三种由电灯引起的电路故障(其中一盏灯完好),并填上与2、3相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大约示数。故障序号电路故障电压表读数电流表读数1L2灯丝烧断6V0A2L1灯短路_ _ 3_ _ _ 3、请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在下面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2) 电路接通后,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时,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了,你认为电路连接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是_ _。(3)改正电路后,他将测得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次数1234电压U/V2.52.0

12、1.51.0电流I/A0.300.260.220.20电阻R/7.76.85.0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为_ _(保留一位小数)。(4)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说明_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_ _烧断(选填“容易”或“不容易”)。4、如图所示,完成从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再过A点的光路。AB5题图S . A4题图5、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4、 计算题(第1题5分,第2题6分,第3题8分,共19分)1、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驶向峭壁的汽车,第一次鸣喇叭后经过10秒听到了回声,第二次鸣喇叭后经过8秒听到了回声,两次鸣喇叭相隔时间为18秒,问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v声=340米秒)2、如图所示, R2的阻值为20,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2.7A,电流表A1的示数为.8A,求电源电压和R1阻值。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